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老照片(第78辑)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冯克力
出版日期: 2011-08-01
商品条码: 9787547404355
版次: 1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1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老照片(第78辑)》收录了《忆姑父雷海宗》、《清华名师的家藏照》、《赤脚童年》、《我家的几幅老照片》、《恰同学少年》、《好看丽的鲜花》、《地下党忆往点滴》、《在舟山的日子》、《一次特殊的警戒》、《我的母亲张企罗》、《一张西南联大的毕业照》、《从一张结婚证说起》、《怀念母亲》、《六元妻》等文章。 《老照片(第78辑)》作者冯克力。
目录
忆姑父雷海宗
清华名师的家藏照
赤脚童年
我家的几幅老照片
恰同学少年
好看丽的鲜花
地下党忆往点滴
在舟山的日子
一次特殊的警戒
我的母亲张企罗
一张西南联大的毕业照
从一张结婚证说起
怀念母亲
六元妻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踪迹
潘景寅的故事
1930年代的北平育婴堂
感悟名师风采
周氏五兄弟的合影(周启朋)
吴晗和王光美陪同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哈蒂尼游览长城。(吴平王明恕)
罗家伦与张维柿的结婚照
摘要
四爹在昆明时社会活动也非常频繁,还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其中,给《周论》写的文章最多,几乎每星期一篇。一辆老式的黑色小汽车,时常停在91号门前,专门接他去写稿。李约瑟先生在昆明时期曾经多次到北门街91号来向四爹请教和讨论有关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我的表姐还记得有一次请他来吃晚饭,当十一二岁的表姐进人客厅时,他立刻站了起来,趋前和她握手,那高大的身影、谦和的态度使她至今不忘。他也曾与我父母广泛讨论了有关生物学方面双方都感兴趣的问题,1948年他所写的《科学前哨》在伦敦出版之后,还专门送给了姑父和父母各一本,我们家中至今仍然保留着他亲笔签名的这本书,他在《科学前哨》的扉页上的题字是“张景钺和崔之兰,仅致诚挚的问候――李约瑟”,估计是在1952年李约瑟先生再次访华时送的。但是理应送给姑父的那本书却不知所终。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前言中的致谢部分,在昆明时期的那一段众多朋友中,第一个就是向雷海宗致谢,可以想见他的广博历史知识和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见解都对李约瑟的巨著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抗战胜利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先后迁回北方,四爹一家也在1946年搬到了清华新林院42号。这个院子同时居住着从昆明搬来的一大批老师,像潘光旦、吴景超、华罗庚、刘崇乐、梁思成、周培源等都住在这里。但是,我们两家和潘光旦一家关系优选。 父亲和我是在1947年3月才回到北平的,当时住府学胡同北大宿舍,秋后才搬到中老胡同,并且一直住到1952年秋天。在这五年中间,四爹进城办事有时就住在我们家,他知道我从小就爱鼓捣机器,问我最喜欢什么?我在前门晓市上看中了一个美国制造的手摇钻,一问价钱觉得太贵,他让我一定去买下来,后来非常不好意思的买下了这件珍贵的东西,现在还放在我的工具柜中。 由于我的母亲崔之兰在1947年秋天才接到清华的聘书,直到1948年春天才正式到清华上班,当时住在西院,因此我是在1948年因病休学才到四爹家住过几个月,这期间还有几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家里有一架手摇上发条的唱机,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时髦的玩意,准是表姐喜欢才购置的,好多唱片都是百代公司出品,印在唱片中心的那只蹲在唱机旁边倾听的长耳大洋狗真是令人难忘。现在留在脑海中的只有鲍罗丁的《中亚细亚草原》,十岁的我并不知道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但那舒缓深沉的旋律似乎让人回到了千载之前,小时候以为是在茫茫的戈壁中一队骆驼的驼铃声,由远而近,然后又慢慢的消逝在天边,苍莽悲壮,万古如斯。这一曲神乐,启蒙了我对古典音乐的心仪。 在四爹的书架上有一本名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书,这是满清亡国,后人采用挽歌式的笔调,来回忆清朝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当时虽然不大懂,但是却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他的书架上还有不少小说,如《今古奇观》、《绿野仙踪》、《七侠五义》等。这些都是能满足我好奇心的启蒙读物。 四爹有手不释卷的习惯,平日里经常是呆在书房里闭门读书,我常常怀着敬畏的心情看着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起书来速度快而且十分专注,即使是出恭也是如此。每当如厕,先放一张茶几于前,上面放满了要看的书籍和手稿,一坐就接近一个小时。他的大脑好像照相机一样,几乎过目不忘。他阅读过的东西,无论是书籍报纸还是杂志,以至于片纸只字,几乎都一张不落。报纸杂志按照年月日排列有序,整整齐齐。母亲不止一次说过:像你四爹和潘伯伯他们就有老一辈文人那种非常了不起的记忆力,看起书来一目十行,看过的东西几乎都能记住。在这一年的暑假期间,一个十岁小男孩的顽皮淘气无疑给四妈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不是到朋友家玩就是到野外去捉蚂蚱,害的四妈到处喊。 他在新林院42号的书房是一进门右手第一间,紧靠窗台是一张大书桌,相当于画案那样大,桌面是榆木做成的,整个桌面一整张,足有一寸半厚,两边由两个独立的小书柜来支撑桌面。大书桌上自然放着文房四宝,但是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头,橄榄绿色,截面为椭圆形,头狭腹宽,表面相当光滑,并且开出来了斧刃,刃口崩了一小块。四爹喜欢搜集一些古物,还有一方砚台,上下有硬木的盖和托。他搜集的这些小东西接近服从于他的专业兴趣,有爱屋及乌之意,能从中看出他的目光和品位,却绝对没有时下某些收藏家们功利主义的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担任历史系主任,刚刚解放时他还担任学校校务委员的职务,算是学校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解放以后不久,上面授意让也是学校校务委员的好朋友潘光旦去做他和冯友兰的工作,让他们自己主动辞去校务委员的职务,可见工作之细致和周到,潘先生的日记是这样写的:奉派前往海宗处,做说服工作……P13-1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