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尘世的梦浮桥/苏枕书

尘世的梦浮桥/苏枕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 苏枕书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7404348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枕书所著的《尘世的梦浮桥》拟通过书写一组日本人物(近世到近代)的逸闻琐事,以作日本传统文化与日本人心态之管窥。《尘世的梦浮桥》选取人物有俳人、小说家、医学家、诗人、名不见经传的女性,试图多面表达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目录
自序
旅人芭蕉
露水的一茶
芜村
梅坑
杉田玄白
子规
岛崎藤村的私小说
啄木之歌
路女日记
小梅日记
观花
镜花
昔日的歌――梦二
一叶
汤川秀树的京都
青木正儿图编之《北京风俗图谱》
奥野信太郎的《北京杂记》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旅人芭蕉 欲谈松尾芭蕉,自然不可不提“俳谐”。俳谐一词原意“滑稽”。室町末期出现俳谐的连歌,即趣味滑稽的连歌。连歌是日本独特的诗歌体裁,最初是两人联句作和歌的游戏,始于平安末期,全盛于室町时期,与我们古代的联句作诗相类。二人参加为“两吟”,三人参加为“三吟”。第一人作五七五长句一联,为“发句”。第二人作七七短句一联,为“胁句”。第三人仍作五七五。以此类推,以七七句结尾,联成百句。发句必出现季语,是为铁则。此发句即为今日俳句之原始。 连歌往往是创作于静肃氛围中。因连歌素来崇尚纤细华丽之美,用语仅限于《古今和歌集》《后撰和歌集》《拾遗和歌集》。而俳谐连歌则多作于酒筵欢场,与正式连歌有别,故而传世记载较少,有《竹马狂吟集》《俳谐连歌抄》等。以俳谐连歌为母胎,江户初期形成“俳谐”这种新体裁。遂形成贞门俳谐、谈林俳谐两大门派。前者提倡俳谐之娱乐性与教养性。后者掌门是大阪天满宫连歌师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用语自由,将谣曲词句化人俳谐,被尊崇古典派的贞门俳谐斥为邪道。在日本,连歌师的地位远高于俳谐师。因为连歌师都受过和歌创作的修炼与教养,熟谙《源氏物语》《古今和歌集》等古典权威作品。宗因将民间谣曲之文句作成俳谐,无怪世人惊诧。《好色一代男》的作者井原西鹤便是谈林派门人。 而将俳谐从和歌束缚中真正解放出来,使俳谐成为独立文体的,便是后世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芭蕉生于三重县伊贺国的上野,少年青年时期均在上野度过。父亲松尾与左卫门是低微低微的下级武士。芭蕉是家中第二个男孩,有一位兄长,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人都由年轻的兄长照顾。 芭蕉少年时在藩内侍大将藤堂新七郎家长子良忠门下担任侍童。也有说法是他在大奥内担任一项地位很低的工作。良忠比芭蕉大两岁,爱好风流,俳号为蝉吟。芭蕉因擅长辞藻而受到良忠的宠遇。 良忠师从京都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号蝉吟。芭蕉对贞门俳谐耳濡目染,宽文年间芭蕉用的俳号叫做宗房。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名号,当时叫这个名字的人有很多。芭蕉之句最初被收入宽文四年出版的《佐夜中山集》,是年二十一岁,有两句入集: “月明之夜旅宿焉,绯樱绽放思暮年。” 很普通的句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宽文六年(1666)春,二十五岁的良忠病死。芭蕉决心致仕,这段时间内,他修禅、读书、远行,喜读老庄、李杜。到宽文十二年(1672)三月,廿九岁的芭蕉踏上前往江户的旅途。参考当时的医疗水平与人们的平均寿命,这样的年龄大概相当于今日的四十岁,算是已届中年。 在江户时代,大名所辖区域内的领民并不能任意离开领土,否则以逃亡论处,兄弟连坐。因此芭蕉到江户必有保证人。日本对芭蕉生平研究众多,有“忍者说”,谓芭蕉到江户后没有就职于任何藩国,无固定收入,先后又有五次大规模旅行,大抵是他从事忍者之职,四处探秘。 芭蕉究竟是否为忍者今人不可判断,也有老师大笑日无稽之谈,附会而已。而可以确定的是芭蕉到达江户后,很快在俳坛占有一席之地。芭蕉名号甚多,天和年间用的是“桃青”之号。因为他追慕李白。“李白”“桃青”刚好相对――也是诙谐的趣味。 延宝五年(1677)冬,京都有名的俳谐师伊藤信德到江户。翌年春,信德与芭蕉、山口素堂三人作百韵,出版《桃青三百韵》。 延宝八年(1680)正月,芭蕉作发旬云: “啊,春啊春,大哉春也,大哉春。” 这是仿米芾《孔子赞》起句云:“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延宝八年(1680)十月,三十七岁的芭蕉突然从繁华的日本桥移居深川。当时深川还是人迹罕至之地。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时给正冈子规的信中写过: “我现在住的地方好比是东京的深川。因住宿费低廉,地段自然不佳,甚为萧条。” 明治时期的深川尚且“萧条”,遑论芭蕉所在的年代。芭蕉在到江户的八年间内,广交游,多吟句,立门户,是世所公认的俳谐大师,门人为他建立芭蕉庵,可谓顺风顺水。此番移居颇令人费解。留下的句子有: “深川冬夜之感 橹摇波荡,断肠凄清独泫然。 富家食肉,吾啃菜根,困顿也。 雪之朝,独食干鲑。”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