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做人要讲距离:做事要有方向

做人要讲距离:做事要有方向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作者: 武庆新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44747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做人是一种艺术,我们都在实际的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奉行着各种各样的做人标准和准绳。 做事是一种具有方向感的技术,也就是说做事要有目标性,并且按照这种目标的指向性做出积极而高效的努力。 懂得并掌握做人做事的技艺,能够使你在人际交往以及工作生活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成就很好的人生。如果你无法领悟做人做事的主旨,就会四处碰壁、孤立无援。 为了使更多的人领悟并把握做人、做事的要旨,选择正确高效的人生发展之路,迈向成功,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做人要讲距离,做事要有方向》一书。本书从做人、做事两个方面出发,汇集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和成功学的很好研究成果,力求在人与人之间铺设起一条和谐相处、办事高效的成功之路。翻开《做人要讲距离,做事要有方向》,一定能够让你领悟做人的艺术和办事的真谛,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本书由武庆新编著。
目录
第YI章藏巧于拙,储存人生的底蕴
不露锋芒,善于保护自我03
锋芒内敛,化险为夷05
得势时更需正襟危坐07
胸有沟壑,不轻易袒露自己的意图09
隐而不露,伺机而动U
佯装痴傻,以退为进12
藏巧韬晦,学会应时而动16
虚者实之,善于麻醉对方18
示之以"笨",运筹帷幄之中19
装傻充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20
大智若愚,轻松猎取成功22
不动声色,把喜怒藏在口袋里23
难得糊涂,把握好进退的尺度25
吃亏是福,知止者不耻27
韬光养晦,匿壮显弱的艺术30
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32
委婉曲折,巧妙避免尴尬:33
谦逊知止,避免不必要的争斗35
……
摘要
    佯装痴傻,以退为进,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成功之道,其目的就在于迷惑对方,使其放松警惕,然后暗中行事,等到时机成熟,便挥剑相向,一举击破。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手中。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惟独担心司马懿。正巧此时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心知肚明,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任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我不想耳朵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洒了一床。司马懿对李胜说:“我不行了,可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司马懿不再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他。曹爽相信了他的话,交出了兵权,但局势稳定后,曹爽及其党羽统统被处斩,司马懿就此掌握了魏国军政大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朱棣为人沉稳老辣,很像朱元璋。在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许多大臣表示反对,理由为: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则无法交代,亦是不合正统习惯。朱元璋无奈,只得立朱标的次子(长子已病死)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年龄既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们各霸一方,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原来,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军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后来就分封各地,成为藩王。这样,许多藩王就拥有重兵,如宁王拥有八万精兵,燕王朱棣的军队就更为强悍了。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励之下,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中,杀了许多亲王,其中当然也有冤杀者,燕王朱棣听了,十分着急。
    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兼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过四十,长须过脐,必为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便积极操练兵马。
    消息不久就传到朝廷。大臣齐泰、黄子澄两人十分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讨燕,齐泰认为应先密布兵马,剪除其党羽,然后再兴兵讨之。建文帝昕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爵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谢贵、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镇守山海关,保卫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诸王。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高炽、高煦和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正在迟疑不决之际,朱棣早已料到这一手,飞马来报,说朱棣病危,要三子速归。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归去。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了,连忙来见,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原来,徐辉祖是徐达之子,也是朱棣三子的亲舅舅。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之中,维有高煦*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后作乱。”建文帝仍迟疑不决,再问别的人,别人都替朱高煦担保,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晦,临行时偷了徐辉祖的一匹名马,加鞭而去。一路上杀了许多驿丞官吏,返见朱棣。朱棣见高煦归来,十分高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的圣旨到来,对朱高煦沿路杀人一事痛加斥责,责令朱棣拿问,朱棣当然置之不理。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张爵、谢贵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了。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圣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P1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