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聆乐夜思(汉英对照)
字数: 23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刘易斯·托马斯
出版日期: 2011-10-01
商品条码: 978753576626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聆乐夜思》是刘易斯·托马斯在1980,1981,1982,1983这四年里,给美国几家杂志写的专栏。有些话题是从前说过的。可是,放在本书里,它们又有了新的意义。最终是要强调,我们无知的领域还有很多,科学的前景依然远大而光明,而科学教育也大有可为。
内容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编著的《聆乐夜思(汉英对照)》一书名字,来自书中最后一篇的题目。那篇文章,是谈论对于热核战争的忧思的。看起来,热核战争的危险,是作者当时关注的热点。《聆乐夜思(汉英对照)》有好几篇是谈论这个话题的。
除了这个和其他几个重大课题,这本书还比较集中地谈到了一些奇异的、也就是科学所不知道、无从索解的事物。2500多米的海下喷出的300多摄氏度的热水里,竞有活得好好的细菌;羊瘙痒病的慢作用病毒里,找不到DNA和RNA;甲虫oncideres妈妈会寻到共生树产卵,完了还不忘把树枝切断;人的皮肤怎样做到仅凭催眠师的暗示就能烧起燎泡或除掉疣子;还有,还有,聪明的马,聪明的猫和蜜蜂……
托马斯写这些,不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这里谈的是科学教育。弄得不好,科学教育是容易成为迷信教育的。我们从小学科学,就是学着相信。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去怀疑。我们以为科学是既定的,万能的,只要相信,学会,就成。托马斯说,不,我们是无知的。20世纪科学的优选成果,就是知道了我们的无知。科学就是一大堆困惑。科学就是承认无知。
批评愚见,激发思索,切中时弊。人间真理,复杂深奥,需要这样的科学家的头脑,而出之于诗人的语言。
目录
难忘的火灾/1
眼角/10
让科学管事儿/15
炼金术/23
聪明的动物/28
说气味/32
我神奇的节拍器/36
关于说话的说话/40
七大奇观/45
人工心脏/53
无边风光处处新/56
基础科学与五角大楼/67
科学与“科学”/74
收容所的需要/79
利他行为/84
作伪与失败/89
医学与原子弹/93
痴呆问题/98
测谎机/104
科学建言/109
大脑里的阁楼/113
人文与科学/118
论可疑的事物/128
聆乐夜思/135
译后记/139
摘要
眼 角
有些东西,人只能从眼角看见。最妙的例子,小孩子都知道的,就是那些隐约可见的小星星。这样一颗小星星,当你直视它时,它隐去了;而当你移开眼睛,凝视近处的夜空时,它重又出现。如果你挑出彼此相邻的两颗这样的小星星,聚焦于其中一颗,它消失了,而同时你就从眼角看到另一颗。你可以让你的眼睛来来回回,关闭处在你视网膜中心的一颗而打开另一颗。这一现象有个生理学的解释:在我们视网膜的周边,更多一些视杆,那是用来感知光线的细胞;而在视网膜的中心,则更多一些视锥,那些细胞是用来感知色彩的。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音乐里。巴赫的赋格曲里,有些音符串你并不是真能听见的,除非同时响起了其他音符,主导了那片地方。有些旋律,只能从大脑的角上听到。音乐的真谛端在于此。
有一时,我曾经犯愁,担心计算机会不会如此强大,如此精致,至于能取代人的大脑。人工智能这个想法曾把我吓得半死。一台足够大的机器,已经能做各种各样超出我们能力的智力活儿:多少分之一秒内算出靠人脑需用好多年才能算出的数学答案,凭记忆绘出准确的图画,甚至能制造出一串串声响,让你不得不承认那像是音乐。计算机能翻译整本教科书,自己撰写博士论文,甚至能朗读印刷的页面,发出非人的机器语声。它们会彼此交流,在全球的网络上自己举行咨询会和委员会。
当然,计算机会犯错误,小错不断,让人心烦。但这些错误几乎总会得到纠正。在这方面,它们根本是非人的,而正是这点,让人想一想会松口气:计算机不会接管世界,它们取代不了我们,就因为按设计它们不像我们这样,生来就有模糊性。
试想想,一台计算机要按照程序制造语言时所面临的困境吧。咱不说黑长尾猴之间那种好玩的声音交流,也不说聪明透顶的黑猩猩天才们所作的符号交流,咱只考虑真正的人话。语法倒不是过于困难,由原形词,也就是那种最初的,纯粹的,用来指称实物的不带歧义的词来构造某种词汇,应该也不成问题。可是,要它们犯人类在用词时所犯的那种必要的错误,像我们这样,在建造语言时本能地,直觉地犯一些错误,改变词义,让它们意指大为不同的事情,处心积虑地构造出花样百出的歧义,那就不可能了,而没有这个,话就永远成不了人话。
如果你想一窥人的大脑有什么特殊性质,致使机器望尘莫及,那就看看语言的记录。比如,看一看我们日常所用的隐喻,正是这些隐喻讲述着我们是谁,我们住在哪儿,我们来自何方。
不妨就从地(the earth)这地儿开始。Earth一词从前指的是我们行走其上的地面,我们种庄稼、挖蛤蜊的泥土,还有地球本身;我们也用它指称全人类,比如我们说,整个大地为一个孩子的美丽而欢呼。
我们语言中表示earth的最早的词,是那个印欧词根dhghem,看看我们对它做了什么。我们通过增加后缀,把它变成拉丁语里的humus(土,地);今天,我们称那种把肥沃土壤连拢在一起的复杂多聚物为humic acid(腐殖酸);不知怎么,同一个词根还成了humility(谦卑)。换一个后缀,那个词成了human(人)。是土地变成了人,还是人来自土地?有一种解释,可能包含在一个可爱的同源词里边,它就是humble(地位低下)。接着,humane(仁慈的,人道的)一词被建造起来,把大地和我们自己都延伸了。在古希伯来语里,有个词adamha意指土地,而指人的词则是adam(初人亚当即是这个词)。怎样的计算机会如此自己运行,这样子摆弄来摆弄去?
我们也从另一方向达到这一定义自己的系统。指人的最初词根是wiros;后来一路抬举我们,演变出virile(男子气的)和virtue(德行),这够让我们虚荣的。可是,它也演化出日耳曼语里的weraldh,意为人生,并由此演变成我们英语里的world(世界)。
在这种追根溯源中,我们领略到一种深藏的蕴意。人的世界乃来自这个星球,跟泥土的生命共祖同源,和所有其他生命一起谦卑地生活着。我想不出如何给电脑设计程序,让它想出这样的想法。反正20世纪的电脑是做不来这样的事。
时髦的说法是,世界起源于“大爆炸”。我们老是这样,用一些错误的字眼描述世界和我们自身的起源,而避免用另一个词儿,怕它让这个世纪难堪。当然不会有任何爆炸,因那时还没有空气去传导那声波,况且也没有耳朵听见。那是别的什么,发生在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绝然无声的寂静里。它就是“大光”。
从前我们还说那是什么混沌(chaos)。但是,那时候的世界,还不是我们今天会用混沌一词指称的这个世界。我们今天用这个词,指的是什么东西都乱七八糟砰乓乱撞。希腊语里的chaos可不是这个意思。人家的意思就是虚空。
到了我们语言里,我们拿过它来,从chaos,变成了cosmos,意思不过是秩序,齐整。我们惊异于这秩序,而我们的宇宙学者和物理学者们不肯罢休,还在继续寻找这份秩序之令人震惊的新方面。我们过去从整个这回事做成了一个词universe(宇宙),字面意思是把所有万事万物笼统为一。我们惯于说,它是个miracle(奇迹),至今还纵容自己说宇宙之妙不可思议(marvel),而把这两个词,miracle和marvel,的原本意思保留在潜意识里。它们的古老词根是smei,指的是一笑。见所未见,是给人这东西大欢喜的,而知所未知,就更让人欢喜无限,而最最让人欢喜的,乃是思所未思。最晚近的惊奇是土星的光环。我的所有物理学家朋友们都为这一现象神魂颠倒,惊异于对于行星动力学的小小违反,震惊于那些莫知其所以然的、像乱刻乱画一样穿插于道道光环中的带子和轮辐。让物理学家们看到新的、无从索解的东西,是件好事。那意味着,自然界的规律又一次需要再加一条新注脚。
优选的惊奇,乃在于我们自己本地近郊风光的太阳系。还不是火星;火星自有令人惊异之处,但还不够令人瞠目结舌。没找到生命的征象,是不免让人失望;从火星登陆舱传回的照片,确也有点让人悲哀:可怜那长着长腿的装置,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用它的多节手臂到处刺探,捡了一块又一块标本,一块一块都是不毛的火星土块,想从中寻找生命的闪现可是啥也没有。茫茫火星上,唯有的生命迹象就是那登陆舱,那只是人的思想从地球到火星的延伸,绝对是孤独的。
土星也不是多大的惊奇;木星不是,金星不是,水星也不是。瞅瞅其他的几颗,也都未足为奇。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