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华雨香云
字数: 17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释印顺
出版日期: 2011-10-01
商品条码: 978710108064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1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著述宏富,对印度佛教、中国佛教的经典、制度、历史和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梳理、辨析与阐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成为汉语佛学研究的杰出典范。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建立起自成一家之言的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汉传佛教的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书《华雨香云》是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丛书之一,收入印顺法师自传《平凡的一生》(1971年版),并汇集了印顺法师所写的杂记、随笔、序跋、赞德、哀思、碑记等文字。 《华雨香云》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释印顺,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有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中国禅宗史》、《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行世,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目录
一 平凡的一生
生难忘是因缘
出家难
普陀?厦门?武昌
谁使我离开了普陀
最难得的八年
业缘未了死何难
我回到了江南
厦门?香港?台湾
墓库运还是法运亨通
香港与我无缘
漫天风雨三部曲
《佛法概论》
余波荡漾何时了
我真的病了
我离开了善导寺
有关建筑的因缘
好事不如无
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
内修与外弘
游化菲律宾与星马
有缘的善女人
学友星散
写作与出版的回忆
传戒因缘
我缺少些什么
最后的篇章
二 杂华杂记
《华严经》
不思议解脱?入法界?普贤行愿
青年佛教
青年佛教的出现与南行
文殊?普贤?释迦
善知识?菩提心
百一十善知识
住?普?幻?庄严
三 华雨集
与佛有缘
陀螺与陀罗尼
香板
缓与急
道无不在
龙蛇混杂
燃顶
人之自觉
玄睿与珍海
禅宗第七祖
耶稣到西藏
佛灭无大师
皆大欢喜
道教反佛之伎俩
度牒与戒牒
僧肇与《宝藏论》
僧尼与帝王
神尼
为支那堪布翻案
三变
《般若经》优选
教主
《十八空论》
姓名之道俗辨
昙影与昙晷
布袋和尚
大黑天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佛教与边地民族
老子生而发白
将心来与汝安
北土重禅
求生东方
女王与《大云经》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
禅门之风格
土地菩萨
佛教之年节
读《新原人论》
四 《中华大藏经》序
五 《楞严经研究》、《楞严经摄论》合刊序
六 《法句》序
七 英译《成唯识论》序
八 影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
九 《胜矍夫人经讲记》序
一O 《哌嘻文集》序
一一 《中国佛教哲学概论》序
一二 序《佛教时论集》
一三 《佛学论文集》序
一四 《评新唯识论》自序
一五 慈明寺《同戒录》序
一六 善生精舍序
一七 华严寺刻经处募捐启
一八 清念上人传
一九 法舫法师行传
二O 大醒法师略传
二一 向近代的佛教大师学习
二二 革命时代的太虚大师
二三 我怀念大师
二四 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
大师在佛法中之意趣
为什么“非佛书研究之学者
为什么“不专承一宗”
为什么不想“即时成佛”
“学菩萨发心修行”之真意
二五 略论虚大师的菩萨心行
二六 悼念守培上人
二七 悼法舫法师
二八 我对慈航法师的哀思
二九 怀念长老?想起佛教
三O 赞泉公和尚之功德
三一 一代耆德邈兮难寻
三二 悼念续明法师
三三 护国净觉辅教大师章嘉呼图克图舍利塔碑记
三四 虚云老和尚舍利塔碑铭
三五 性公老和尚舍利塔四众海会塔记
三六 祝性愿老法师七秩大寿
三七 子宽居士八十寿序
三八 掩关遥寄
三九 净业颂
摘要
一九二五年(二十岁),我读到《庄子》的冯梦祯序文:“然则庄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驱耶”,而引起了探索佛法的兴趣。对于佛法,我没有师友的引导,只是自己在暗中摸索。 一九二八年清明后八日,慈母不幸在不到四天的卒病中去世,引起我内心极大的震动,不知所措的悲伤。九月(附注:本文的年月,都是农历)里,住在同一祖宅的叔祖父死了。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父亲又在病了两个多月,终日安详的睡眠中去世(极可能是肺癌)。一年多来,一直在求医求药,办理丧事,似乎人生只是为此而忙碌。内心的沉闷抑郁,在近年来佛法的熏习下,引发我出家的决心。 “出家难”,对我来说,不是难在出家的清苦生活,而是难在到哪里去出家。我一直生活在五十几华里的小天地里,在这一区域内,没有庄严的寺院,没有有名的法师。有的是香火道场,有的是经阡应赴。我从经论得来的有限知识,不相信佛法就是这样的,我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家。而且,离家过近,也会受到家族的干扰。我在书本上,知道些名山古刹的名字,但并不知小天地外的佛教情况。我是内向的人,不会找机会,主动地与人谈话,扯关系,所以没有熟人,是不敢冒昧外出的。在我的想像中,一个外来的年轻人,没有介绍,有谁会留他出家呢!如何实现我的出家目的,实在是太难了! 因缘终于来了!一九三。年(二十五岁)五月,报上刊出大幅广告――“北平菩提学院招生”。主办者大愚法师;筹备处是“北平东四马大人胡同齐宅”;秋季开学,远道的可以通信考试;资格是男性;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僧俗兼收。这一消息,如昏夜明灯,照亮了我要走的前途。我想,在三年修学中,总会熟识几位出家同学,介绍到那里去出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就这样满有自信的,决定进行出家的计划。 试题是“佛法以离苦得乐为目的论”。得到的复信是:“考试及格,准予入学。”但又附带说:“开学时间,另行通知。”到了六月,我天天看报,天天等待开学的通知,而开学的消息却始终没有。我越等越不耐烦,越是急于修学佛法了。当时的天真想法,横竖要开学,迟几天也没关系,不如到北平再说。我就在闰六月二十九日的早上,踏上了离家(浙江省海宁县)出家,充满光明远景,而其实接近不知前途如何的旅程。 到了上海,等轮船到天津,再搭火车到北平。那时,正是召开扩大会议,中央空炸怀仁堂的时节。我到“齐宅”去探问,回答是:“筹备还没有就绪。开学没有确定期间,远道的应等通知再来。”这一下,我可有点惶惑了。在卧佛寺(也许是卧龙寺)佛经流通处,选购了几册佛书。谈起菩提学院,这才知道学院是告吹了。一向被军政名流崇仰的大愚法师,在阎冯战争的逆转中,失去了信任与支持(大愚法师从此就无声无息地被人遗忘了)。这一次战争的胜负与我无关,而我寄于无限(出家的)希望的菩提学院却被弄得无影无踪。我该怎么办呢?办法是没有的,北平是那样的人地生疏,连一个熟人也没有。不曾出过远门的我,对于北平方言,听来异常别扭,连“前门外”都不能顺利地听懂。这里是不能住下去的,回到南方再说。这样,又坐火车、搭轮船,回到了最近来过的上海。 上海是那样繁忙,那样尽情欢乐的都市。而我在上海的旅馆里,除了对经书出神而外,却没有事可做,没有地方可去,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呆住了几天,想起宁波的天童寺,于是又搭轮船到了宁波。问起天童寺,才知道人力车是不能到达的,先要搭小船,还要步行两小时。天童寺交通不便,我的希望又动摇了,消失了。无事可做,无地可去,无话可说,又在旅馆里呆了几天。呆着不是办法,但没有一个熟人,没有勇气向人诉说要出家的我,有什么办法呢!忽然想起,南海普陀山离宁波不远,不如去普陀山礼佛敬香。这样,我又到了普陀山。 我住在普陀前山的锡麟堂。我以香客的身份,坐了兜子,前山后山地去逢佛敬香。普陀山寺庙多、和尚多、香客多,而我还是那样的孤独,心里一片茫然。第三天下午,我在客房前的廊下看书,一位青年香客见我所看的是佛书,就自我介绍:南通白蒲人,姓王,他这次是来普陀山出家的。我听了,几乎失声地叫起来。我说:“同道,同道――王先生!我也是想要出家的呀!”――这是我离家以来,第一次向人吐露了内心的秘密。这样的志同道合,片刻间成为知己,成为茫茫人世的良伴,商量着到哪里去出家――找一个理想的地方。王君随身带来的,有一本《普陀山指南》。仔细检阅,从大寺到小庙,从小庙到茅蓬,发见在“般若精舍”下,写着“藏书极富,主持者有道行”几个字。当下商量决定,第二天上午,专诚去般若精舍拜访。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