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也有风雨也有晴
字数: 42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陈德宏
出版日期: 2011-09-01
商品条码: 978750635995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也有风雨也有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也有风雨也有晴》内容简介: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情结、特殊参访,历史纵深、文化视角、以文会友、民间叙事,成就了也彰显了文化大散文《难忘台湾 难忘金门》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目睹、见证、亲历、也参与了“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令“师长背影”,“旧雨新知”鲜活、生动、温馨而感人;令与王蒙的对话细致入微而又还原历史。“青春记忆”,带我们走进作者的学生时代;“异域情丝”让我们领略了作者在国外进行文学交流的风采;“西部情韵”呢?则既是作者的收获,也是作者辛勤耕耘、青春付出,心血汗水与情感的挥洒,同时也负载着作者的人生感悟。
作者简介
陈德宏,生于沂蒙革命老区临沭县,学习、成长、工作于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毕业后只从事过两种职业:教师与文学编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与全国第一家省级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的创办及编辑工作,直至1987年年底该刊停刊;之后转入《飞天》文学月刊,继续编辑生涯;目睹、见证、亲历、也参与了"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曾任甘肃作协副主席,《飞天》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六届、七届全委会委员,政协甘肃省八届委员会委员、九届委员会常委等。主要时间与精力从事编辑及文学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业余从事文艺评论、报告文学及散文随笔的写作。主要著作有文艺评论集《文艺观潮》,长篇报告文学《跨世纪的辉煌》、《铜城交响乐》、《史兴全与企业家的T型结构》《跨越梦想》及文化大散文《张光年与黄河大合唱》、《难忘台湾 难忘金门》等。
目录
也有风雨也有晴(代序)1
第一辑 难忘台湾难忘金门
好事多磨――穿越历史的飞行2
两岸情结与到家的感觉6
松山机场“群英会”与“两岸文艺会金门”9
《X岛之两门相望》与陈水在县长的苦衷14
官窑名家精品联展与两岸共创千禧瓷版画19
荒芜的文化岛22
金门的守护神――风狮爷27
民俗文化村与王应睐故居30
太武风景与“广东粥铺”的山东老乡33
战争岛的战争记忆38
知识分子的忧虑48
听李敖痛骂52
参观国父纪念馆57
叙香园的笑声62
台北的“公车”与“公车诗”65
《创世纪》的宴请69
环北海游74
做客在老画家的山间别墅78
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81
摩耶精舍的遗憾与文协大楼的诗人兴会86
相见时难别亦难90
蜀鱼小聚与海鲜大餐93
难忘金门难忘台湾98
第二辑 师长背影
和谐、诚信与说真话――在某个会议上的发言并以此文悼念巴金老102
我与张光年的忘年交――从张光年的一封来信说起110
忆冯牧三题117
较为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132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片片断断忆吴坚140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杨文林其诗其文其事其人149
段文杰的敦煌梦163
第三辑 旧雨新知
内容与形式:追求完美――柳萌散文的美学解读170
《飞天》与李瑛:半个世纪五任主编的诗歌情缘――祝贺《李瑛诗文总集》出版177
欲说敦煌好困惑――雒青之与《百年敦煌》180
自杀真的是天才的宿命吗――从胡河清的三封来信说起187
诗人一怒泄愤懑――我所结识的台湾诗人杜十三195
李学辉的文学“三补”――青年作家补丁印象200
第四辑 青春记忆
成功者的身影――哭龙泉206
遥远的记忆――孙树强其诗其文其人218
第五辑 西部情韵
思念金川――忆《飞天》与金川公司的文学情缘222
魅力永存莫高窟257
会师楼与会师纪念塔前的遐思262
风沙疏勒河268
第六辑 异域情丝
哦,戴珊卡?马克西莫维奇――前南纪事之一276
“菩萨”与“天堂之女”――前南纪事之二285
第七辑 对话与交流
为历史存真――与王蒙对话《王蒙自传》并补充部分史料294
全球化语境下的忧患与选择――在“感知中国”土耳其行中土文学论坛上的演讲303
日中文学纵横谈――访日本有名评论家加藤周一309
我与中国文学――访台湾籍有名旅日华侨作家陈舜臣315
新时期文学: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李欧梵319
日本文艺家五人谈――访团伊玖磨、筱田正浩、三浦哲郎、渡边美佐子、司修331
跋 我的文学A、B、C……――就“改革开放30年甘肃文学的成就与局限研究”
答程金城教授问356
摘要
2000年1月5日
好事多磨――穿越历史的飞行
千禧年的第五天――2000年1月5日17时40分。随着发动机的巨大轰鸣,我们乘坐的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的CX466航班――“空中客车”腾空而起,直插云霄……
此时此刻,似有一块石头从胸中落下。我与同行的诗人李云鹏相视而笑――那潜台词,是企盼已久、策划已久、一波三折的台湾之行,在千禧年之初终于成行了。
早在去年5月中旬,《诗刊》主编高洪波(现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台湾有名画家李锡奇任董事的贤志文教基金会,策划了一项“金门国际诗酒节”,将于11月中旬在金门举行,问我与李云鹏可否参加。我的答复是八个字:非常高兴,非常荣幸。高洪波说,此刻李锡奇正在西班牙办个人画展,等他返台即会发来邀请函。之后便是海峡两岸的电话联络,电传往返。正当彼岸紧锣密鼓地筹备、此岸紧锣密鼓地申办各种手续时,震惊世界的“9?21”大地震发生了。不久金门又发生了百年罕见的“丹恩”特大台风。鉴于台湾同胞忙于救灾重建,社会气氛不宜举办大型联谊活动,贤志文教基金会二度发函,变更活动主旨,将“诗酒节”改为赈灾形式,并延期至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1月2日以跨千禧年祈福方式举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全球电脑系统面临“千年虫”灾的考验,台湾民航当局宣布,在跨千禧年期间停飞或减少部分航线的航班。其中就包括台北飞金门的航班。无奈之下,再度延期至1月6日至9日,且规模缩小,人员减少,将活动重新定名为“诗酒迎千禧――两岸文艺会金门”。
如此的艰难曲折。
通往台湾的路真的比蜀道还难吗?
好事多磨。多磨终成好事。
1月4日下午1时,我们从兰州飞抵深圳黄田国际空港。在深圳稍事休息,我们的朋友、报告文学作家郑世隆亲自驾车送我们至罗湖出关。
毕竟在自己的国土上,出境手续办得很顺利。随着出境的人潮,跨过罗湖桥便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了。尽管香港回归两年多了,心情仍难免有些异样的激动。听朋友讲,回归之前的港英当局的入境事务处,对大陆居民特别不友好,即使你手续齐全,也时常受到冷遇与刁难。90年代初,福建电视台的“海峡同乐”摄制组前往台湾做节目,就被搁置了五个多小时,险些耽误了预定的航班。大名鼎鼎的导演谢晋出访台湾,也被足足“冷冻”了八个小时。想到此,仍不免有些紧张。
香港毕竟回归了,入境手续办得比预料的要顺利,香港居民、大陆居民、外国公民、外交人员,各有各的通道。整个入关签证大约只用了半个小时。
入了关,翻看签证内容:“访客――批准逗留至二○○○年一月十一日”,也就是说,获准在香港逗留七天。这已足够了。实际上我们第二天就飞台北,连24小时也用不了。问题是在签证上还订着一张铅印的纸条。纸条的第一行文字是:“欢迎你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这当然很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下面的文字:“由于你现在持有的证件是内地往来港澳通行证,你是以访客身份留港,因此你不得从事任何工作(无论有薪或无薪)、经营或合伙经营任何业务;亦不得在任何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就读。如你不在所获准的时限内离开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违反逗留条件,就会被检控及遣送内地。”这犹如先给你一个笑脸,然后举起警告的威煞大棒,让你的心为之一紧。恰在此时,一个老外手持翻开的护照,盯着我通行证里的便条,那蓝蓝的眼睛里分明透着疑惑:我为什么没有呢?他定然是把那张便条当成入境事务处给大陆同胞的特别优惠卡了。
我的自尊心受到了重重的一击。与此同时,我倏然想到,对峙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能直航呢?据说福州飞台北只需40分钟,省时省事省钱又省麻烦,那该多好哇!
都说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可人类创造的历史为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呢?
台湾的中华旅行社所在的力宝大厦,是一座风格独特、后现代韵味十足的豪华大厦,出了金钟地铁站,一眼便能辨认出她的身姿与容颜,而且过目不忘。耐人寻味的是,隔着一条马路就是魅力无穷、光芒四射、生机盎然的中银大厦。中银大厦是当代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杰作,而今已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这两座豪华大厦,便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有时是隔路对峙,互比高低;有时是比肩而立,相映生辉;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森林中各领风骚,各异其趣……我们这些搞文学艺术的,成天坐而论道,大谈什么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其实,建筑才是文学艺术各流派的滥觞与渊蔽。人称香港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此言不虚。站在会展中心前的维多利亚湾岸边,倚栏举目,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经典之作,触目皆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在这儿,你会有更多的认知,更深的体验,更美的感悟……
中华旅行社的接待大厅设有许多办事窗口,其中有两个窗口是专办大陆人员赴台事务的。我们到得早,来此办手续的人尚不多。一位漂亮的小姐接待了我们。她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待人热情、礼貌、周到。看来,台湾很注意自己的窗口,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
所谓办手续,就是把台湾有关部门批准的电传给我们的“赴台旅行证”换成正式的赴台旅行证。就是这原本十分简单的手续,却用去了我们七个月的苦苦等待。这是怎样的七个月啊!不仅跨了世纪,而且跨了千年。这是否也应该算做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呢?……
仔细一想,也不尽然。半个世纪以来,海峡两岸,有多少人骨肉分离、天各一方?他们长相思、长相忆、长相盼,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有的甚至含恨离去,始终未能跨越海峡,始终未能与亲人谋面。相比之下,我们简直就是幸运者了。人类啊,你就是如此地创造文明又毁灭文明、创造自己又惩罚自己吗?
空中客车的设计优选,设备一流,容纳数百人的客舱仿佛是一座现代化的影剧院,宽敞舒适;每人一台电视就在前一排坐椅的背后,播放的数套电视和音乐节目,供你自由选择。此时此刻,我对电视、音乐不感兴趣,空姐赠送给每人一本的画报我也无心翻阅。对了,我应该看看蓝天,看看白云,看看大海……
多美啊!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也染红了机翼下一堆堆棉絮似的云层,透过云层的缝隙,大海跃动着玫瑰色的粼粼波光。啊!这就是我思念已久、渴望已久、企盼已久的阻隔两岸又连接两岸的台湾海峡吗?!
此情此景,蓦然触发了我大脑皮层深处的记忆。许多许多年前,我在一位老书法家的书斋见到过大诗人大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的一首诗――
仰视苍苍无尽,
俯视无尽苍苍;
红花万朵太平洋,
至今犹忆扶桑……
这是郭老当年访问日本归来时写于飞机上的一首诗。横溢的才华,澎湃的激情,加上郭老潇洒飘逸的书法,令这位身处逆境的老书法家的斗室蓬荜生辉。郭老的诗写得太好了。郭老的诗不也正是此时此刻台湾海峡的鲜明写照吗?
然而美丽壮观的“红花万朵”的台湾海峡,在我眼前淡出了。代之而来的是阴云密布的战火纷飞的多灾多难的台湾海峡――倭寇的侵扰,使台湾岛无宁日;荷兰人的殖民主义贪婪,在这儿点燃了战火;郑成功为了收复失地,在这儿发动了战争;清王朝为了版图的统一,在这儿万船齐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东亚共荣”的狂想,趁甲午战争之余威,在这儿烧杀抢掠……这些发生在近、现代历史上的铁血记忆,如果说还比较模糊的话,那么半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大炮与大炮的互射、军舰与军舰的碰撞、战机与战机的较量,则历历在目,恍然如昨……
台湾海峡,你不觉得在你平静的海水下面隐藏着太多的惊涛骇浪吗?
让过去成为过去,让历史成为历史。睿智的中华民族,不仅可能而且应该续写历史新篇章……
19时10分。我们的航班在桃园机场准时降落。飞机着陆的一刹那,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不仅穿越了海峡,而且穿越了历史。
哦,宝岛!我们终于踏上了你的土地!
台湾,你好!我们终于来了……
两岸情结与到家的感觉
通过长长的甬道,再次来到海关。再次的查证,验证,询问,诘问,盘问……从大陆经香港到台湾,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旅行,却要出关――入关――再出关――再入关这样的反复折腾,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无奈还得忍耐。这就是历史造成的现实。不过下面发生的一幕,让我的心情愉悦了许多。
从海关出来前往接机厅,中间还要经过一道边检,有许多穿黑色警服的警官在检查旅客的行李。说是检查,实际上是抽查。大概因为我的行李箱又大又重吧,被一个年轻的女警官挡住:
“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她满脸严肃地问道。
“是书。送给台湾作家同行的书。”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幽了一默,“以前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现在是作家送礼――净是书。”
女警官的脸上闪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仍未放弃警觉:
“还有呢?”
“衣服。我从祖国的大西北,来到祖国的大东南,温差将近30℃,一路换下的衣服全在里面。”
“你们是大陆来的?”她指了指我和紧跟我身后的李云鹏。
“是的。”我边回答边掏钥匙,准备开箱让其检查。出乎意料的是,女警官把手一抬――请――了。
是我故意强调的“祖国”二字打动了这位不苟言笑的女警官呢?还是我的幽默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说不清楚。反正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是我们台湾、金门之行一路受到诸多优待的第一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应邀赴台的其他六人来自福建。他们是港台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福建社科院的刘登翰,福建省歌舞剧院编剧、女诗人黄锦萍,福建工商报总编辑刘友容,《管理与财富》杂志主编薛承枫,福建电视台国际部记者吴国标,福建芳华越剧团当红小生郭莉英。他们乘坐的中华航空公司的航班,本应早我们15分钟抵达,但却因故晚了我们半个小时。我们同福建的六位同行素不相识,在桃园机场的接机厅经李锡奇介绍才相互握手,自报家门。这实在有点荒诞加滑稽――大陆同胞经台湾同胞介绍于台湾相识,这不仅是一段佳话,而且更是一种缘分。
同李锡奇一起前来接机的,还有企业家黄?权、吴安安及被称做“唯美主义者”的青年画家蔡志荣。他们各自驾着自己的车。福建的六位同行被平均分在了三辆车上,我和云鹏由李锡奇陪同上了一辆“大众”面包。
古月说:李锡奇可以没有老婆,不能没有朋友。诚如斯言!六年多不见,李锡奇依然热情不减,精力过人;对朋友依然是古道热肠,侠肝义胆。当然,也有变化,那就是两鬓增加了许多白发。岁月不饶人啊!
我们的四辆车鱼贯而行,驰上了桃园至台北的高速路。夜晚的高速路,车流如潮,灯火如炽,闪闪烁烁,似流动的银河,蔚为壮观。十多个座位的面包车,只坐我们三人,本应很宽松,我们三人却挤在一排,谁也不愿分开。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互相倾诉着别后的情形……往事如烟,时间倒流,仿佛又回到六年前的敦煌……
……
1993年在金川公司经理杨金义和党委书记杨学思的大力支持下,我和李云鹏所供职的《飞天》与《中国作家》决定联手举办“敦煌笔会”。应邀参加这次笔会的有有名评论家、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唐达成,著名作家蒋子龙、陈丹晨、高洪波、程树榛、袁和平等十余人。就在参加笔会的作家名单已经确定、笔会即将举行的前几天,突然接到高洪波(时任《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台湾《联合报》副总编唐经澜先生和他的夫人陈长华女士热切希望参加这次笔会。高洪波问我,可否把他俩加上?我立即表态:可以。就在笔会开始的前两天,又接到了高洪波的电话,说唐经澜夫妇因故不能来,问换成台湾有名现代派画家李锡奇及夫人、台湾有名诗人古月行不行。我同样作了肯定的答复。
笔会从8月10日至24日,历时半个月,在金川公司的大力支持与精心安排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笔会直接的成果,是产生了一批写丝路、写敦煌、写金川的精美散文力作。长期而巨大的结果,则是通过与李锡奇、古月的朝夕相处,深入交流,使大陆作家产生了“台湾情结”,而李锡奇、古月则产生了“大陆情结”。
8月23日是笔会的最后一个夜晚,依依惜别的情绪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头。夜深了,大家仍聚集在唐达成的房间里,久久不愿离去。李锡奇、古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留言签名册,请大家留言签名,以资纪念,并请达成为之作序。达成同志当众欣然命笔,一挥而就:
癸酉初秋,有敦煌笔会之举。台湾艺术家李锡奇、女诗人古月相偕同行。是时天高云淡,和风舒畅,同行十四人自兰州出发,沿古丝绸之路,驱车千里,遍览历史古迹、地方风情,尤以瞻仰敦煌莫高窟为此行高潮。窟中彩绘泥塑,庄严雄伟,典雅博大,鬼斧神工,精美绝伦,令人心神震撼,叹为观止。李先生、古女士尤为感奋,为纪念此次半月之欢聚,李先生出此册页,以求同行签名为念。岁月易逝,友谊长存。聊志数语,以记其胜。
――长沙唐达成志
达成同志的序及与会者的签名留言,情真意远,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
……
带着美好的回忆,带着浓浓的“台湾情结”访问台湾,那思绪,那感觉,那心情,是不能用文字来形容的。当现实的、立体的、栩栩如生的台湾取代了概念的、书本的、地图的台湾呈现在你面前时,那惊奇,那欣喜,那感受非笔墨所能描述……
我们抵达下榻的六福客栈已是晚上10点多了。行装甫卸,李锡奇就邀我们去吃宵夜。在去餐馆的车上,李锡奇告诉我,腊月是台湾最冷的季节,此时台北最流行的小吃是姜母鸭。这一季节吃姜母鸭,既可进补,又可御寒。驰车十分钟,便来到了据说是台北最负盛名的“霸味姜母鸭”餐馆。老板见我们人多,又不愿分桌就餐,干脆将三张餐桌并在一起。姜母鸭颇似四川的火锅。不同之处在于锅的底料是事先烧好的母鸭及母鸭汤,然后配以蔬菜、豆腐等涮着吃。果然名不虚传,鸭香汤美,霸味十足,别具特色,口感不错。我们十多人围着一字摆开的三张餐桌并成的大餐桌动起手来,杯筷并举,各选所爱,一个个大快朵颐,吃得头上冒汗,口中打嗝,旅途的疲劳早已不见了踪影。
我由衷地发出感叹:真是到家了。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