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用学

无用学

  • 字数: 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日] 西成活裕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311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东京大学知名教授、“拥堵学”创始人西成活裕,通过调查知名企业本田公司,开创出划时代的“无用学”。大胆论断——无论是家庭、组织,乃至国家、地球,要确保稳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无用”。
读了这本书,读者将明白“无用”是不考虑金钱、时间、资源、劳力等“成本”,只去做“让自己满意的事”。所谓“无用”,是经济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人自身的“无用”行为,可以分成3大种类……
本书倡导掌握“无用之用”,改变自己的人生。
目录
无用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将无用科学化
堵塞学和无用/理学和工学/直观的重要性/无用学的诞生/邂逅山田 日登志先生/无用尚待定义/掌握秘诀/“T”字型通才/系统思考/何谓创发/失败学和无用
第2章 何谓无用
无用的案例/输入和输出/明确目的/明确期间/找到很好/投入效果图和三种无用/利益变化的要因/很好在哪里?/路径图/酱油放多了/捐款是无用?/无用的关联词/为了清除无用/自然型的无用和宿命
第3章 与无用一决高下
清除无用的历史/透彻研究福特方式/何谓丰田生产方式/七大无用/人字旁自动化/准时化/平准化/清除无用的方法/可视化/限量经营/其他领域的导入案例
第4章 “无用清除”最前线
大声喊出的意义/只恨无用不恨人/创建无用清除学院/前往山形/线和点的改善/5之谜/中国的无用清除现状
第5章 社会处处有无用
冷气暖气的浪费/电力的浪费使用/我家的冰箱、其后/支付的浪费/使用电脑的无用/时间的支配方法/职场中的无用/过度包装和购物袋/说明书的无用/过度安检/过度用药和过度保护/过度填充/清除运动中的无用/堵塞学和无用
第6章 无用和资本主义经济
3R及其问题点/对无用敏感些/争夺游戏/食粮问题/素食之心/资本主义和利息/摆动型经济/“组合”与“磨合”/欲望支配财产/道德和无用/利他行动/轮换型社会的提案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堵塞学和无用
    “唉,真可惜!”
    “啊,我又把时间浪费了!”
    迄今为止发过多少次类似的感叹?一直以来我都强烈厌恶做无用功时候的自己。回顾此前,每当本想高效向前推进成果却事与愿违时,我就会自我辩解,生硬地给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告诉自己“以后会派上大用处”。为自己做了无用之事而不断地焦躁自责,这本身就是无用的,所以我才会尽快转变思维,消除负面情绪。可能大家会说我很乐观,实际上我后来有过很多乍看无用的东西却起到了重大作用的经历。
    我对“堵塞”的研究长达10年之久,其中若隐若现的关键词就是“无用”。约4年前,我将自己的堵塞研究命名为“堵塞学”。该学问除了研究所有车辆的堵塞之外,还以世间万物、所有流动及其堵塞为研究对象。对此我先作简要说明。
    ~想到早晨上班时间的电车就能明白,人流也会发生拥堵。我们在讨厌超市结账排长队的同时也要知道拥堵的并非只有人类。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蚂蚁列队行进时,每只蚂蚁的速度是**缓慢的。当网络和手机出现拥堵时,通信速度就变得迟缓。我们体内也有很多液体在流动,一旦迟滞则会出现病灶。神经细胞内的蛋白质流动延迟时,则容易患上阿尔察默病。等神经疾患。商品的滞销也可视为堵塞。广义理解堵塞,就会有新的视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利特主张“万物皆流动”,与此相对,“万物皆堵塞”则是堵塞学的论点。
    很多时候,堵塞并不招人待见。虽然万物顺畅流动是好事,但是也存在令人喜欢的堵塞。比如“店铺一条街”,适度的拥挤反而更能招揽顾客,并增加商机。展会上人头攒动的展位会让人驻足观望,午饭时分人流稀松的餐厅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认为传染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流动,那么让它停滞下来,阻止疾病的扩散就是令人欢喜的阻滞。同理,要阻止火势蔓延只须让火情停滞。如此看来,堵塞现象须从正反两面加以看待,有流动就有堵塞。
    其中,道路上的车辆堵塞是我们*想清除的、*厌恶的堵塞。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每年因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家预算的七分之一。换句话说,这个社会因为堵塞而发生诸多浪费。谁都不愿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列出“堵塞=无用”的等式。那么,清理堵塞的问题就转变为如何清除无用。当再次考虑何谓无用时,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开始认真思索后,我决心进一步深人挖掘怎样做才能清除无用。在不断推进对无用的研究时,我终于明白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强有力的,我也因此在清除无用方面产生了诸多新颖的想法。上转变意识,即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清除无用”。所有的所谓科学家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真实观察,通过各种方法分析现象并明确其机制。通俗地说,思考“为什么会那样”的人可以称为科学家。从“为什么”到“怎么办”的飞跃远远不同于普通思维,这也是多数科学家无法逾越的高度。当然更多的是对逾越本身不感兴趣。这既是在整个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问题,也是今后思考无用时的重要课题,在此稍微展开叙述。
    理工科的研究者可以大致分为“理学系”和“工学系”。所谓理学系,即研究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科学,其问题意识的根本在于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一般我们所说的科学家往往是指理学系人士。
    而工学系的研究者则是关注具体应用并加以研究,肩负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其产业化的重要作用。一般我们所说的工程师、技术员往往是指工学系人士。换言之,理学系是“为什么”,工学系则是“怎么办”。这就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