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青春读书课·古典的中国(第1册)
字数: 36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严凌君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55070185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我们要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好处,才能高高兴兴做一个中国人。文言时代与我们相距遥远,如何让青年贴近古典,严凌君主编的《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第1册修订本)》选择了新颖定位:还原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情调,呈现中国人传统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一面,属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面。《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第1册修订本)》选文按民族原生态文化体例,试图反映中国人的精致的修养情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性画面,作为一个种族在大地上探求人性的生存方式的辉煌努力和丰厚积淀。
目录
上编 中国书生
有韵的童年
天籁童谣(3则)
本色民谣(5则)
天地对韵(9则)
劝君惜取少年时
三字经【宋】王应麟
续小儿语【明】吕坤
幼学琼林?文事【明】程登吉
洞学十戒【明】高贵亨
学问天下
汉书下酒【宋】龚明之
地理模型【宋】沈括
寒号鸟【明】李时珍
听琴【南朝?宋】范晔
草圣“张颠”【唐】李肇
陆游读诗(2则)【宋】陆游
东坡说文(3则)【宋】苏轼洪迈
读《水浒传》法【清】金圣叹
养成一名君子
君子之风(《论语》10则)【春秋】孔丘
大学之道佚名
大丈夫?民为贵【战国】孟轲
廉耻【清】顾炎武
菜根谭(10则)【明】洪应明
出发一 人迹板桥霜
送外入都【清】席佩兰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次北固山下作【唐】王湾
上书自荐【汉】东方朔
陈子昂摔琴觅知音【清】陈祥裔
王维“走后门”【唐】薛用弱
白居易叩问长安【唐】张固
诚实君子晏殊【宋】沈括
廖有方【唐】范摅
与马策之【明】徐渭
归程小记【明】归有光
出发二 治国平天下
短歌行【三国?魏】曹操
凉州词【唐】王翰
谕渤海吏民【汉】龚遂
遵义丝绸的由来【清】柯劭惠
二升米一条命【宋】魏泰
温公客位榜【宋】洪迈
吕蒙正的脸【宋】欧阳修
韩公帕苏公笠【清】梁绍壬
书生意气
鹤冲天?黄金榜上【宋】柳永
蒲松龄写《聊斋》【清】徐珂
示儿【明】支大纶
与聂化南【明】袁宏道
让马瑶草【明】王思任
史书的威力(3则)【宋】司马光等
乔影【清】吴藻
文心侠骨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张千载高谊【明】张燧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
烈豆【明】郑二阳
诗生活一 风雅的意趣
炼一颗文字丹(5则)【宋】阮阅等
诗歌姻缘(3则)【清】袁枚等
雍丘驱蝗诗【宋】何蘧
前度刘郎今又来【宋】李颀
旗亭唱诗【唐】薛用弱
李贺小传【唐】李商隐
诗生活二 精致的品位
幽梦影(9则)【清】张潮
正午牡丹画【宋】沈括
蟹【清】李渔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
约客【宋】赵师秀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我本农民【宋】黄庭坚
诗人在死前【宋】陆游
双调?夜行船?秋思【元】马致远
下编 中国味道
中国创世纪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补天
燧人与苍颉
炎帝
黄帝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吾土吾民
人间的节日(5则)
天人感应的习俗(8则)
一勾新月女儿节(4则)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陶母(2则)【南朝?宋】刘义庆
洪承畴母【清】刘献廷
名二子说【宋】苏洵
鬼母传【清】李清
芒山盗【明】陈继儒
耕读传家
南村辍耕录【近代】柯劭惠
唐曹因墓铭【宋】洪迈
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铨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朱子家训【明】朱用纯
书香门第
天一阁【清】陆敬安
示儿燕【清】孙枝蔚
颜氏家训1.勉学【北齐】颜之推
戒当阳公大心书【南朝?梁】萧纲
戒子书【三国?蜀】诸葛亮
示侄孙语【明】王夫之
琴瑟和鸣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清】沈复
秋灯琐忆【清】蒋坦
影梅庵忆语【清】冒襄
人间存道义
剑系冢树【汉】司马迁
吴保安【唐】牛肃
王义士传【清】陈鼎
善士【宋】王辟之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宁欺官,不欺贤【宋】洪迈
民间多高人
成衣【清】钱泳
汤琵琶传【明】王猷定
王积薪【唐】薛用弱
叶天士遗事【清】梁章钜
名捕传【清】姚伯祥
少林功夫【清】无名氏
市井繁华
东京梦华录(3则)【宋】盂元老
西湖七月半【明】张岱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士商十要【明】?漪子
冯商叹银【清】无名氏
田园家园
四时田园杂兴(3首)【宋】范成大
平望夜泊【明】王稚登
入蜀记【宋】陆游
养柑蚁【宋】庄绰
唱龙眼【清】周亮工
似水流年
去者日以疏【汉】无名氏
木犹如此【南朝?宋】刘义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宋】欧阳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
锦瑟【唐】李商隐
黄鹤楼【唐】崔颢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晓窗【清】魏源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摘要
听琴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书法家。博学多识,书法精妙,尤工隶书。熹平四年(175),他书写《六经》经文,刻碑石立于太学门外,供天下学子校对,世称“熹平石经”。从史传中的这两则小故事看,他在音律方面的天赋近乎出神入化。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桐木,不亚于伯乐拯救一匹千里马。从琴声中听出“杀心”,这种听琴辨音的功夫真是神乎其技,简直让世人的耳朵都成了摆设。 范晔(398~445),字尉宗,顺阳(今河南省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后汉书?蔡邕传》 吴地有用桐木为柴烧饭的人,蔡邕听到柴火噼啪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木柴是做琴的好材料。于是就讨来把它制成琴,琴音果然优美,而琴尾还是被烧焦了的,因此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作“焦尾琴”。早年,蔡邕住在陈留,有一位邻居邀请他去家里喝酒,等他到了邻家院里的,席间酒兴正浓。一位客人在屏风下弹起了琴,蔡邕走到门口想悄悄地听听琴声,心下吃惊地嘀咕道:“哎呀!用音乐召我来饮酒可是又怀有杀意,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抽身而返。被打发去请客的人,禀告主人说:“蔡先生方才来了,可是到了门口又回去了。”蔡邕向来被乡里所尊崇,主人赶紧亲自去追回他并询问来而复返的缘由,蔡邕把详情告知了邻人,座中人无不莫名其妙。弹琴的人说:“方才我弹琴,看见螳螂正向鸣蝉扑去,蝉将要飞走而还没飞走,螳螂为扑它进进退退,我心下惊惧,唯恐螳螂捕不到它。难道是我把杀心表现在琴声里了吗?”蔡邕微微一笑说:“你的这种心境足以弹出隐含杀机的乐音了。” 草圣“张颠” 在世界诸种文字中,只有汉字的书法成了一门艺术。而汉字,也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是如此洗练、准确、生动、明快、渊博、典雅,形、声、义兼备,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以往,我们总是以“四大发明”自豪;此后,我们或许会以汉字为更大的自豪。放眼更辽远的历史长河,科技的发明总有过时的时候,文化的发明却历久弥新。汉字,或许是中国人贡献给人类的伟大的发明。 中国书法名家代有其人。比如,唐朝的柳公权,名气传到了国外,外邦来进贡时,常常另附一笔钱,注明:“此购柳书。”(《旧唐书?柳公绰传》)写字的状态就是创作的状态,不免怪态百出,如苏轼自白:“仆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跋草书后》)而书法家中拥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张旭(675?~750?)了。先把自己灌醉了,然后用头发蘸墨写草书,这与近年来国际挺时髦的先锋派自动写作、身体绘画如出一辙,也是一种实验艺术吧?只不过古人认为他“颠”,没承想他无意间成了千百年之后先锋艺术的祖师爷。张旭从“公主担夫争路”和“公孙氏舞剑器”,悟出草书笔意,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师法自然”的出色例子。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薛或有异论,至张长史,无问言矣。 ――李肇《国史补》卷上 张旭深通草书写字运笔的奥妙。后来把这种技巧传授给了崔邈、颜真卿。张旭说:“当初我看到公主担夫争路而行的情景,受到启发而悟出草书用笔的意态风格;后来又看见公孙氏舞剑而悟到了草书的神韵。”张旭每饮酒就要创作草书,挥动着笔大呼大叫,把头发浸入墨中而用头作笔写草书,天下人都叫他“张颠”。酒醒后自己看醉中之作,觉得非常神奇,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后世那些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人的书法,或有微词,至于对张旭的书法,就没听到批评意见了。 P27-3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