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汪维辉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4334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有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有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内容简介:每十年左右出版一批优秀语言学家自选集在出版界和学术界已经成为惯例,该套自选集继承了业界前两套自选集的优良传统,并且此次入选的作者作品更为全球性的学术研究视野。浙江大学的汪维辉教授是目前我国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对汉语常用词的历时研究填补了国内多项研究空白,其研究成果获得了王力语言学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将其优秀作品收入自选集具有很强的学术代表性。
作者简介
汪维辉,男,1958年2月25日(农历)生于浙江宁波。1975年于宁波六中高中毕业。1976-1978年在鄞县望春公社长乐大队插队落户。1978-1980年就读于宁波师专中文科,毕业后曾在奉化师范学校任教。1983-198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师从杨潜斋教授研习训诂学,获硕士学位。1995-1997年在四川大学师从张永言教授研习中古汉语词汇,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做博士后研究,联系导师为鲁国尧教授。先后任教于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1986-1994)和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院(1999-2009),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6月受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02-2003年,任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8年11-12月,应日本学术振兴会之邀,在爱媛大学从事短期合作研究。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在二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汪维辉的研究领域涉及训诂学、汉语词汇史、语法史、文献语料学、辞书学和方言学等,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详见本书附录),合作编著出版《宁波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1995年,张永言和汪维辉合撰的《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在《中国语文》上发表后,汉语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和响应,逐渐形成一个研究热点等。
目录
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
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周氏冥通记》与《齐民要术》为例
关于上古汉语核心词表的确定的几个问题――评《论核心语素表的确定――以上古汉语为例》(陈、汪2006)
域外借词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遐―迩”与“远―近”
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唐宋类书好改前代口语――以《世说新语》异文为例
《老乞大》诸版本所反映的基本词历时更替
从语言角度论一卷本《般舟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说苑》与西汉口语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词汇差异
“伐辐”“伐轮”及其他
《左传》“死且不朽”解诂
“比数”的语源和词义
《世说新语》词语考辨
宁波方言词语札记三则
再说“举似”
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札记
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
“所以”接近变成连词的时代
从汉语史看“多”“少”直接修饰名词问题
附录一 代表著作提要
附录二 主要论著目录
摘要
    论证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都是难度很大的工作,地域性比时代性更难。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文献有限,汉语目前有相当多的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已经无法阐明,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一工作的开展。能够大致确定其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词还是数量众多的。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应该力求从使用时段和通行地域两个角度给它以一个定位。
     有的词从古到今一直使用,它们的时代性表现为“泛时性”。有的词没有地域,它们的地域性表现为“泛空性”。既具有“泛时性”又具有“泛空性”的词属于“泛时空性”词。汉语中有一批“泛时空性”词,它们属于基本词汇,比如天、人、手、山、牛、东、来、大、一,等等。如果从一种语言的“通史”着眼,具有“泛时空性”的词不会太多,词库中的绝大多数词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确定“泛时空性”词的范围和成员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更难的是解释其为何不变。罗曼?雅柯布森曾经指出:“如果说共时是动态的,那么历时(即把语言一个漫长时期的不同阶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就不能而且决不能仅仅局限为变化的动态性。我们也必须考虑静态的成分。法语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什么东西变化了,什么东西恒定未变;原始印欧语分裂成印欧语之后,印欧部落在数千年的迁徙过程中,他们语言中什么东西没有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雅柯布森文集》121页)此话值得深思。在以往的词汇史(包括语言史)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变化及其过程、动因、机制等,而对于亘古未变的基本词汇通常只是一笔带过,不予深究。这种偏向应该纠正。我们有必要经过深入的考证列出一个从甲骨文时代直到今天都没有变化的“汉语泛时空词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