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心计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心计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左广成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6356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心计》内容介绍:你是否曾为寻求成功之路而转得焦头烂额呢?停!从此刻起,请带上“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颠扑不破的立身原则、百忍成钢的持重性格、运筹帷幄的自信步伐、持之以恒的奋斗品质、虚怀若谷的形事态度、如鱼得水的人际关系、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彬彬有礼的举止风度”这八大成功的模板,踏踏实实地去复制吧。当你真正掌握了这八大资本的精髓,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心计》的作者是左广成。
目录
第一章 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
第二章 颠扑不破的立身原则
第三章 百忍成钢的持重性格
第四章 持之以恒的奋斗品质
第五章  虚怀若谷的行事态度
第六章 如鱼得水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 其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第八章 彬彬有礼的举止风度
第九章 运筹帷幄的自信步伐

摘要
    急于出头露面,急功近利,这是许多人在职场、官场上的表现。官场最忌急躁,急是一种急于升官的心态的外露,有了这种表现必招来对手的攻击。戒骄戒躁是优选的心态。何况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争也白搭。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纷纭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所谓“泰然处之、不急不躁”,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敢于正视矛盾,认识现实,对现实生存环境和理想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持乐观豁达态度。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一匹马退役,他们不会坐等它在比赛的中途颓然倒下,成为众人的笑柄。 古往今来,安世处顺者大有人在;曲径通幽,最终成大业者也不少。今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或主动或被动地投入竞争和角逐之中,生活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太多可选择的机会,同时也给人们精神上、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顺应自然、泰然处之,会在你失衡时,甚至绝望时为你调整心态,重建人生信念,塑造新的自我。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美德和智慧。这种采取均衡状态的智慧,即是儒家的“中庸”。 《中庸》中有许多关于“中庸之道”的金玉良言。如: “人生太闲,则别念穷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就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趣。若至烂漫酩酊,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很好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很好。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然长存于天地之间。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多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我们常常看见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事与愿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变得孤立无援,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是“厌”而远之。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