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

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兮颖
  • 出版日期: 201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2250852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主要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原型批评、文化学研究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着重探讨犹太知识分子在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及犹太伦理道德现在美国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及其特殊的启迪和指引作用。论者指出,犹太民族特有的受难意识是在贝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伦理一神教”的思想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以艺术化的方式得以呈现。对贝娄笔下的主人公而言,如果生命是神圣的,那么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必须坚持下去,因为活下去是一种道德职责。这正是小说传达出的犹太伦理取向。 《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由刘兮颖编著。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贝娄与犹太伦理
  第一节  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思想
    一、受难意识与“契约观”
    二、犹太伦理思想
  第二节  贝娄的犹太文化渊源与犹太伦理取向
    一、犹太根基的确立
    二、贝娄的犹太伦理取向
第二章  应许之地:《受害者》中的受难与“爱邻如己”的伦理取向
  第一节  利文撒尔与阿尔比:迫害者与受难者的双重悖谬
    一、迫害者的受难
    二、反犹主义与受难
  第二节  “爱邻如己”的伦理取向
    一、“邻人是敌人”
    二、同化危机与责任伦理
第三章  伊甸乐园:《只争朝夕》中的身份认同与道德冲突
  第一节  威尔赫姆的身份认同
    一、身份危机
    二、回归犹太传统
  第二节  父子之间的道德冲突
    一、父与子:上帝与亚当
    二、道德冲突的核心:个人利益与亲情的较量
第四章  西奈山约:《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
  第一节  摩西?赫索格的精神受难史
    一、摩西的犹太根基
    二、赫索格的精神受难
  第二节  赫索格的道德困境
    一、传统犹太婚姻伦理与道德悖论
    二、寻求正义与善的抉择
第五章  巴别挽歌:《洪堡的礼物》中的“成功”与救赎
  第一节  失败与成功的磨难
    一、洪堡的“失败”
    二、西特林的“成功”
  第二节  西特林的救赎之路
    一、西特林的犹太记忆
    二、西特林的救赎
第六章  诺亚方舟:《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欲望之劫与道德困境
  第一节  欲望之劫
    一、爱的诱惑与性的奴役
    二、金钱的奴役与消费的欲望
  第二节  本诺的道德困境
    一、拉亚蒙:实用主义道德的化身
    二、本诺的道德抉择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