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唯真--黄敏与武汉外小的真教育/真教育丛书

教育唯真--黄敏与武汉外小的真教育/真教育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萧斌臣//张琪
  • 出版日期: 201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4158208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了方便表达,《教育唯真――黄敏与武汉外小的真教育》作者萧斌臣等把这本20多万字的书稿分成了“上篇”、“下篇”和“附录”三个部分,三部分采用的是三种不同的文体: 上篇是报告文学形式,意在勾勒黄敏带领她的团队,十年如一日探索“真教育”模式的艰难历程; 下篇是人物访谈或者对话形式,以充分表达黄敏作为一个战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家对教育本源与真谛的理解和对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困境、出路的深刻思考; 《教育唯真――黄敏与武汉外小的真教育》中的附录则是为关心、关注“真教育”模式,并希望从这个模式中吸取经验和养分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可触摸、可学习的案例。
目录
上篇 只为一个梦想而来――解读黄敏与“武汉外小现象”
序章 一个人和一所学校的传奇
“太子湖1号”的独特风景
一所让领导“头痛”的名校
一个女校长的千面传名
一 不让人“安生”的校长――教师眼中的黄敏
“温水煮蛙”的拍案惊奇
黄敏的“硬”与“软”
“大家长”的心到底有多大?
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团队伙伴眼中的黄敏
“外小七侠”与“全真教主”
黄敏的“大”与“细”
“班长”的境界究竟有多高?
三 为什么我们眼里常含着热泪――家长和学生眼中的黄敏
让每一朵花蕾都绽放得灿烂
黄敏的“冷”与“热”
和孩子一起“上学”的日子
四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专家眼中的黄敏
一个终生都在追求梦想的人
黄敏的“顺”与“拗”
原来教育可以办得这样精彩绝伦
五 您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女儿眼中的黄敏
一个鲜为人知的黄敏
黄敏的“严”与“慈”
梦想的传承与延续
尾声 只为一个梦想而来
下篇 五问黄敏:学校教育的本源与真谛
前奏 认识黄敏
一问黄敏:“真教育”的真谛何在?
二问黄敏:“熊掌”(质量)与“鱼”(减负)何以兼得?
三问黄敏:什么是打造名师团队点石成金的“法宝”?
四问黄敏:如何把做教育家的信念传递给每一个班子成员?
五问黄敏:如何创办家校互动的“大教育”?
尾声 “外小模式”与外小的明天
附录 近距离触摸“真教育”――武汉外小“真教育”活动选摘(武汉外小提供)
用三味“真火” 冶如兰之馨――武汉外小“书香工程”回顾
链接一 教师读书随笔
链接二 教师读书沙龙纪实
真心营家万事兴――武汉外小“暖心工程”扫描
链接一 教师节贺词
链接二 教师生日贺词
链接三 新春联欢晚会节目串词
路虽远心更近――武汉外小不断拓宽家访路
链接一 我的家访故事
链接二 家长感谢信
不同凡响的“约会”――武汉外小2008年新春家长会掠影
链接 家长会后各方感言
“象牙塔”外的冲击――武汉外小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案例
链接 “走出外小看教育”教师体验活动分享会感言
花样年华别样假期――武汉外小2010年教师暑期生活沙龙秀
链接一 新生家长学校第一课活动案
链接二 家长学校第一课后家长感言
后记
摘要
    “教了几十年书,现在却不知道怎么上台讲课了!” “天哪!刚摸到点门道又突然改道,又得像实习生一样重新开始!” 最开始时有人心存侥幸,以为课改不过是一阵风,你不动它刮一阵就会过去了。但很快他们就明白,在别的学校也许会这样,在外小却是不可能,因为他们有一个爱“板命”的拼命三郎一样的校长――黄敏! 课改,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地在武汉外小展开了。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新理念、提升素养、丰富底蕴,黄敏还专门设计和启动了“零教龄学习工程”,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帮助老师们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花重金购买EMBA管理专家的讲座门票,让行政班子去学习;兴师动众,全校大换课,确保全体语文老师赴杭州观摩“新课程”;作为数学特级教师,黄敏还亲自走上讲台,示范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如何让教学活动快乐起来…… 外小的老师还记得,当时外小的语文课改成效显著,数学课堂则显得沉闷。一些数学老师说:“新课改强调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这个只适合于语文课,在数学课上根本行不通!” 黄敏说:“那我来上堂课试试。谁说数学课堂不能进行对话教学?我就不信这个邪!” 同样是数学特级教师的吴昌全记得,黄敏这一堂课讲的是平行四边形。她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农民李伯伯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冬天到了,他想给菜地罩上一块塑料薄膜。请问他至少要准备多大的薄膜才行?” 她给每一组学生发一个用吹塑板剪成的正方形,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形状,自己探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面积的关系,从而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自主合作探究,兴奋快乐无比…… 下课了,孩子们还围着黄敏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绽放在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上。 外小的数学老师们从黄敏的课堂上触摸到了课改的高度,感觉到了课改的温度。 2003年,全省课改现场会在武汉外小举行。黄敏力排众议,坚持全校6个年级32个班全部随堂开放,接受专家和与会代表随堂听课。而来自专家们的众口一声的好评,让外小老师再一次明白了黄敏的良苦用心―― 对于发展初期的武汉外小来说,课改是锻造师质、师魂的熔炉,更是创造教育辉煌的契机。正是这次课改,“刷新了校园,成就了教师,精彩了学生”。正是这次课改,使得外小完成了一次凤凰涅?般的新生,从此步入教育的诗话境界。 外小人从此对黄敏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接受、抵触,到后来的“被推动”、“渐渐适应”,直到“心悦诚服”、“敬重”、“敬佩”。但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这个女校长的头脑里怎么有那么多的“新花样”、“新点子”?而且每一次改变都那样“及时、准确、到位”? 之后,黄敏又在外小发起了旨在提升全体教师文化底蕴的“书香工程”。为了引导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这个没有财权、买一把扫帚也要向总部打报告的小学部校长,甚至自己掏钱给老师买书、送书。为了让“书香工程”得到制度保证,她甚至规定时间,派专人记考勤,每个小时给老师发10元钱的读书补助,然后通过办读书沙龙、千字文征文比赛,检阅老师的阅读收效。 这项“书香工程”在武汉外小坚持了8年,让全体老师们真切体会到了“黄敏语录”的深刻含义――“学习是给员工优选的福利。学习是储蓄,为自己储蓄成功,为家庭储蓄幸福。” 黄敏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她要在外小打造和培养一个浩浩荡荡的名师团队。这和现行的宝塔尖式的名师培养模式不一样,不是培养一个、几个,而是要培养一批、一群,是把一拨接一拨的老师锻造成名师。而这个名师团队的标准就是:“站起来能滔滔不绝地说,走下去能扎扎实实地做,坐下来能文思如泉地写。”P019-0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