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换种思路做父母
字数: 17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晓燕 著
出版日期: 2011-06-01
商品条码: 9787303121755
版次: 1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换种思路做父母》由王晓燕所著。 《换种思路做父母》教育父母们:为人父母是一项人生的修炼,是身、心、灵多方面的自我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的出生与成长促使着我们走向成熟和完善,而唯有我们父母自身的成熟和完善,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和谐适宜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自我与幸福生活。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感悟父母之道
第一讲 成长的奥秘――父母的影响意味深长
第二讲 父母的内涵――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第三讲 父母的学习――孩子的成长需要怎样的父母素质
第二章 全能宝宝早教讲坛
第一讲 观念篇
以欣赏的目光期待孩子自我成长――诠释现代儿童观
教与养的艺术――解读中国父母教养观
教子做人,重在点点滴滴之中――浅谈家庭育人观
现代意识从小培养――关于价值观念的启蒙引导
第二讲 习惯篇
良好的习惯是幸福人生的基石
消退替代延缓――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有效策略
第三讲 智力篇
怎样使孩子更聪明――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地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解读
第四讲 性格篇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何塑造积极快乐的性格
梅花香自苦寒来――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性格磨砺教育
第三章 幸福人生引导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第一讲 观念引导篇
做生活的主人――主体意识的培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的培养
朋友多力量大――合作意识的培养
爱拼才会赢――竞争意识的培养
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从小开始的理财教育
第二讲 认知引导篇
知识:增进幸福的杠杆
智慧:幸福生活的阶梯
策略:扬起幸福的风帆
第三讲 能力引导篇
学会自我照顾
学会与人共处
学会创新
学会自我表现
结语 父母大学四大法宝
摘要
靠前讲 成长的奥秘――父母的影响意味深长
如同胎儿在母体中汲取所有的养分而发育一样,孩子在出生后便自然而然地吸收着家庭环境中的一切因素而成长。排除那些一生下来就被寄养的孩子,或是因某种原因缺失父母的家庭外,不管怎样的父母,是贫穷还是富裕的,是清闲的还是繁忙的,是几代同堂的还是单门独户的,父母都会不由自主地成为这个家庭环境的和孩子成长的共创者。从母亲抱儿哺乳的感觉,到父亲逗儿玩乐的气氛.,从父母双方的交流协商或是磕碰纷争,到父母与祖辈之间的和谐互动或是矛盾冲突――这些有形的言行或是无形的气氛都会转化为阳光空气般的养分,被全然开放着的婴儿所感受所吸纳,而渐渐渗透在孩子的生命体中,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应该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意味深长许多。总体而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格塑型
“家庭是人格的工厂”,这一句话很好贴切地表明了家庭对于孩子的重要影响。为了使父母对这种影响意义有更明确的理解,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人格的含义和作用。这里的人格,在心理学上等同于“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持久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如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消极应对,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不同人格功能的表现。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弗洛伊德等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五六岁之时就基本形成人格雏形,我国俗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是指这个道理。父母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的人格逐步形成的过程。那么,父母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的呢?除了生物遗传的因素以外,教养行为、言行示范、习惯养成、性情熏陶都应该是父母对于孩子人格塑造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又是如何要求自己、表现自己的,还有父母如何去养成孩子的习惯,以及父母以怎样的性情去带动孩子,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相关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如果自身比较内向退缩,遇到什么事不是去真实面对、勇敢向前冲,而是常常以“算了”来避免抗争,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容易形成软弱退缩的人格状态,这便是模仿与同化的作用。如果父母一方对孩子很专制强势,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做主、不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这样的教养模式下,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退缩懦弱的人格特质,当然,也有可能走向反面,那就是变得极其叛逆反抗,这是压制与顺应的结果。前者常常是父母无意为之,他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带来的结果;后者则常常是父母有意而为,他就是希望孩子不要反抗,事事听自己的指挥、受自己的控制,以显示自己的威信,但殊不知,你的“威信”是暂时树立了,却让孩子对自己失去自尊与勇气了,把问题留给了孩子自己成长后的生活,或者孩子因叛逆反抗而事事与父母作对、与自己的人生作对,我想,这种种结果,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吧。可见,父母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是父母之道重之又重的大事。
那么,父母是怎样影响孩子的人格,或者说,父母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孩子的人格发展呢?为了探究人格与天性、环境、教养之间的关系,我们建构了一个“人格发展生态圈”,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很内层两圈分别为“基因与生命”,这是人格的本体结构,决定人格发展的生物基础,一个人是偏内敛还是外向,是趋向理性还是容易冲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基因和他本身的生命特质有关,后天只能是加强或是削弱,而不可能有效改变方向;中间层两圈分别为“自我与关系”,这是人格的主体结构,决定人格发展的核心因素,事实上,一个人形成怎样的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主要来自于自我的价值认知与关系投射,一个自我价值感强的人,他就会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是受欢迎的,与人的关系是开放和谐、可信赖的,他在人格特质上的表现就会比较主动、合群、坦诚、热情,而一个自我价值感相对较低的人,投射到人际关系中就会比较封闭、冷漠、怀疑、防御感强。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人格影响往往是指这一部分的关系建构,也就是如何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人格生态圈的很外层两圈分别是“情境与环境”,这是人格发展的载体结构,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自我概念,其人格都是要通过一定环境和情境中的行为来加以展现的,而父母对于孩子人格的影响也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和情境刺激来予以实施,因此,情境与环境便成了人格发展的媒介与载体,离开这个外在结构,人格发展便如空中楼阁无以支撑。整个人格生态圈呈由内而外逐层影响、由外而内逐层制约的天性与教养双向互动机制,从天性而言,首先是基因的表达决定生命特质,生命的动力决定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决定关系投射,关系投射又影响环境建构,环境建构则影响情境发生,所以,我们说怎样的人会带来怎样的际遇,这便是人的内在本性对外在环境的选择作用;反过来,人对情境的反馈又影响着环境的打造,而环境又制约着人的内在关系镜像,这种关系镜像影响到自我的价值呈现,并进而影响到生命的能量与基因的复制功能,这便是后天教养对于先天因素的影响作用。举个例子说,一个天性刚硬倔强的人,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动力和自我意识,投射到他的人一物、人一我关系中,就会显得比较独立强势,他的环境就容易显得紧张,情境也会比较激进,这种人与环境的冲突会反过来给他带来不同的关系镜像和自我价值感,或者在关系中得到肯定,而变得自我价值感更强、更自信,从而加强他原本的这种生命能量,或者在关系中受到置疑退缩,而降低原来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削弱他原本强势的生命能量,使原来的基因在复制中获得一定的改变。
按照这样的分析推断,父母对于孩子的人格塑型,将主要围绕着了解孩子的天赋禀性、加强孩子的自我价值、建立孩子的积极关系这一条主线而展开。首先,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就要去观察孩子的性情表现,是好动的还是安静的,是敏感的还是延迟的,是反应强烈的还是平缓的,等等,再根据他的特性来因势利导地教养,比如对于动作缓慢拖拉的孩子,就要注意提早督促,让他有时间概念,对于爱玩好动的就要多给他安排一些游戏,使他的精力可以得到及时疏泄等。其次,不管孩子是怎样的天性条件,一定要注意正面评价、积极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专享的、是被爱的、是受欢迎的,从而帮助孩子建立爱自己、相信自己、悦纳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P11-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