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观之说(心灵和谐的疗法)

内观之说(心灵和谐的疗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日)真荣城//辉明
  • 出版日期: 2011-11-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76632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真荣城和辉明编著的《内观之说:心灵和谐的疗法》是对于内观疗法的深入解读。通过一篇篇短文逐渐向读者展开内观疗法的发生、发展,让读者对内观疗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内观之说:心灵和谐的疗法》适用于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参考使用。
目录
关于内观
第一回至第三十五回
第一回 内观与吉本伊信(1)
第二回 内观与吉本伊信(2)
第三回 心理的治愈与内观的意义
第四回 内观与新闻报道
第五回 “毛毛会”与内观
第六回 “爱”与内观
第七回 中国的“森田与内观”
第八回 “面谈者”考
第九回 故乡的山
第十回 内观疗法与梦
第十一回 “面谈者”考续
第十二回 “绊”考
第十三回 “绊”考续
第十四回 咨询与内观
第十五回 与校友谈内观
第十六回 人际关系考
第十七回 不可思议的“心”
第十八回 内观的生活方式
第十九回 直面死亡
第二十回 《宫本武藏》读后感
第二十一回 “咨询”考
第二十二回 千年同期生会
第二十三回 “生存意义”考
第二十四回 “内观”考
第二十五回 少年的泪
第二十六回 “自立”考
第二十七回 内观与教养
第二十八回 幸运的病历
第二十九回 暂别“毛毛会”
第三十回 心中的镜子
第三十一回 中国的心理疗法
第三十二回 来自韩国的内观者
第三十三回 逆抵抗
第三十四回 “灵性”
第三十五回 大和内观与西洋心理疗法
特集(1)中国与韩国的内观
第三十六回至第五十七回
第三十六回 被害者的内观
第三十七回 “和解”考
第三十八回 咨询式的家庭访问
第三十九回 青春期的心理
第四十回 从中国到韩国又传到日本
第四十一回 “精神分析”与“内观”的片断
第四十二回 咖喱饭的吃法
第四十三回 不在,不在,吧
第四十四回 内观与共时性
第四十五回 关于“合掌”
第四十六回 耳中的“钟声”
第四十七回 屏风、包袱布及内观
第四十八回 “罪恶感”
第四十九回 作为心理疗法的内观
第五十回 “自力”与“他力”的问答
第五十一回 “向前看”考
第五十二回 国际交流与内观
第五十三回 少年的祈祷
第五十四回 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第五十五回 占卜师的梦语
第五十六回 “美铃会”
第五十七回 师徒问答
特集(2)特殊座谈会
第五十八回至第七十回
第五十八回 “太宰治研究家”的故事
第五十九回 心中的教育――如何生存?
第六十回 “文化差异”谈
第六十一回 罪恶感的片断
第六十二回 “厕所”的话题
第六十三回 死之壁
第六十四回 日中文化的差异
第六十五回 为了生存
第六十六回 面临郁闷
第六十七回 故事与内观
第六十八回 鲁滨逊?克鲁索与内观
第六十九回 没有镜子的地方
第七十回 精神疗法与直观
特集(3)倾听孩子的心身
特集(4)倾听大会的主题
特集(5)出席大会开幕式
后记
解说辞
摘要
    人生经历 吉本伊信出身于1916年5月25日的奈良县大和郡山市,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父亲伊八一面经营肥料同时又是村里的一名议员,还热心地接受了学校父兄会的工作。伊信少年时期读书很用功,始终担任班长一职,运动不是强项,据回忆“在运动会上跑步不快,小学六年里,没有得到三等以上的成绩,始终是四等以下。” 在他经历中惹人注目的是,在早期就体会到对人强烈的爱心和与人离别时的痛楚。例如,他一年级时的班主任米2尺老师是一位有着爱心的好老师,“很少批评人而经常运用表扬的方法”,“当时我刚懂得时钟的认识方法,老师用双手不断地抚摸着我的脸并且表扬了我”,“能够在入学的早期就碰上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在第一学期的第四个月的暑假即将来临之际,听到了这样一位亲切的老师因病要离开学校,他感到非常悲痛,当时伊信只有八岁又住在郡山市的柳街,因此不能前去看望老师,只能在夜晚一个人用哭泣来与老师道别。 1924年他小学二年级,5月11日弟弟出生。第二天另一个才4岁的妹妹却不幸夭折了。母亲为可爱女儿的去世感到非常悲伤,为了摆脱痛苦她就倾注于求道、闻法和诵经。少年时代的伊信就这样,在母亲的身边成长起来。由于有了这样的体验,就开始自问:“我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后世又会是怎样的?” 也可以说,从那时起,伊信就开始考虑人生问题,他的人生与内观就产生了联系。 母亲的影响 母亲对伊信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她在参加了各个讲>-3所或传道会的听讲后,总买回一些宗教方面的书或小册子,母亲要求伊信读这些书,伊信在阅读了这方面的书后,开始了解各种有关的事情。“母亲经常让我把做好的珍馐食品送到祖父家(她的娘家),这等于教会了我应该如何与亲人相处,这个对我以后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内观疗法中,对母亲的重视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伊信三岁时,母亲经常给他讲已过世的祖母有这样一个1:3头禅:“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就要看他是怎么过日子的。”这些也许都对少年伊信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内观法就在重视与母亲的关系中建立起来了。 作为内观的三项目“恩惠”、“返回”、“麻烦”,是吉本本人在商业交换中得到的体会,这是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讲的话。其中的“恩惠”与“麻烦”也许是通过母子关系而产生的想法。就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而言,母亲给孩子的“恩惠”始终是有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淘气的孩子给母亲“添麻烦”也肯定是有的。 河合隼雄先生在所著《荣格的生涯》一书中,在荣格的自传里对母亲有如下的叙述:“我的母亲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她有悠然自得的气度,做菜上乘,人缘极好,性格爽朗,她善于倾听他人的讲话,她讲话的声音犹如潺潺泉水又好似美妙的音乐。”与弗洛伊德的父性原理相对应的是,荣格心理学重视的是母性原理。吉本伊信的内观法与荣格心理学两者在对母亲的看法上是有共通之处的。 父亲的影响 尽管母亲的影响很大,但也不能说父亲就没有一点影响。吉本伊信的父亲严肃而固执,一面经销肥料一面又经营着有着一定规模的矢田山农园的柿子园,考虑到家业,他让儿子转到园艺学校读书,可以说父亲是比较重视实际的。 我曾经在《信浓佛海》志中讲到,在大师那里,对外部世界现实的视线与对内心世界的视线保持着一种极妙的平衡,因为我认为不仅是母亲,父亲给予他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父亲一面经销肥料一面又是一位村会议员,因此优先考虑的是现实的生活方式。吉本有较强的现实适应力,使得他在商业方面取得了成功,这应该首先是父亲的影响。另外,如果除去父亲的影响,内观普及能取得成功开展也是不可能的。 妻子的影响 都说男子有喜欢类似自己母亲的妻子的倾向。吉本也是,他娶了个与母亲相似的妻子。谈到妻子,吉本大师有一次这样讲:“在三年级的一次暑假里,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到了嫂子的娘家,大和高田市土庳的森川先生那里,第一次看到了嫂子的侄女,即现在的妻子绢子,当时她只有6岁。12年后我们结婚了。”那时吉本13岁,他感觉到有了恋情,“当时可能不知道这就是初恋,总觉得暑假里到高田去是很高兴的事。”这真是天真烂漫的话语。 吉本曾经这样说过:“她是一位被人所尊敬、爱慕的人,心思也接近放在内观上。”还认为她能够很适宜地理解对方的期待和爱好,有很强的应对能力。 吉本死后,妻子绢子称“伊信是个菩萨”,这虽然是妻子的一种想法,但也说明妻子认为吉本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位达通之人。 吉本认为绢子是一位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的女性。由于她的存在,使得吉本能集中精力进行内观,这就是妻子的魅力,吉本感到妻子也非常不容易。 吉本如果能被称为是菩萨的话,妻子绢子又该如何称呼呢?冥冥之中,好像听到了吉本大师的声音:“是啊,我如果是孙悟空的话,在内观这样的范围中虽不是专享的,但她也算是位释迦吧。” P1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