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消弥与重构中的

消弥与重构中的"查玛":项宗教仪式的人类学研究

  • 字数: 2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静 著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8110899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完成一篇深刻而有学术见地的民族学田野报告是困难的,它也与民族学一贯倡导的长期观察、居住体验的规范性田野调查要求存在差距。然而,通览上述19篇成果,其中90%以上都是作者先前已经从事或正在进行的研究内容,而且在调查点都有过不止一次或长或短的田野调查经历,有的还就相关内容发表过文章,有相当的前期田野工作经验与成果积累。而本期田野调查高级研讨班的举办.则为他们已有研究的深入、深化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条件。
    有鉴于此,我们通过指导专家的推荐和研究中心评审组的评审,从中筛选出部分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相对突出的调查报告结集出版。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王静女,1981年4月出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艺术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等。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理论探讨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复兴
    (二)现代性图景中的宗教“祛魅化”
    (三)“仪式”与“文化展演”的相关理论探讨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研究动态
    (一)“仪式”还是“艺术”——不同主体者眼中的“查玛”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动态
  四、本书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的田野地点——辽宁蒙古贞
  第一节  一个“农耕蒙古族“的诞生
    一、历史沿革及主体构成
      (一)历史沿革
     (二)主体构成
    二、生计方式及变迁:从“逐水草而居”到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
  第二节  从笃信孛教到大兴藏传佛教
    一、蒙古贞藏传佛教文化三源头
    二、孛、佛之争
  ……
第二章  从繁荣走向失落的“查玛仪式”
第三章  复兴中的“查玛”艺术
第四章  从传统宗教仪式到现代文化展演:作为“社会戏剧”的历史
第五章  从查玛“兴衰演变”看“社会戏剧”的生产
结语:消失·弥留·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