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论是什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

理论是什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邢建昌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014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艺理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政治运动对文学理论的修正、解构实践的自我修正及对解构目标的废弃、文学理论学科外延的扩展、新型理论的寻求、理论写作的愉悦,等等,使得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也出现了一股反思热潮,这既是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在中国语境的落实,也是中国文论在二十年来对西方文论大量移植后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建构。全书包括导言与九个章节,系统地清理了文学本质的研究;勾勒了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学科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到后理论的发展轨迹,探寻文艺理论未来的走向;澄清文学理论学科的学科性质,重审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内涵;考察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挖掘文学经典的形成背后的权力场;辨析文化研究与审美阐释之关系;透视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争论双方的文化身份及对话语权力的争夺;阐述文学理论学科建制及理论讲述的演化;反思古代文论现代转化之问题与意义。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对当下文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审视与反思,是一部具有相当质量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邢建昌,1963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文艺美学、文学理论和当代文化批评。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文艺美学研究》、《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转型研究》等学术专著5部。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河北省文学学会、河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等。
目录
导言 文学理论的自觉:走向反思/001
一、来自反思社会学的启示/003
二、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的反思/008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反思/013
第一章 文学是什么:观念与方法/021
一、“文学是什么”与“文学的本质是什么”/023
二、存在不存在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026
三、常识中的文学与理论中的文学/032
四、历史性、地方性地理解文学与观念地生成文学/037
五、文学性的追问可否取代文学本质的追问/041

第二章 理论何为/045
一、有关理论是什么的一般思考/047
二、学科命名与文学理论/057
三、文学与文学理论/063
四、从文学理论到理论/072
五、理论之后或后理论/076
六、对当前文学理论危机的一种回应/079
七、文学终结了吗/085

第三章 文学理论:在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095
一、澄清几种关于“科学性”的混乱认识/097
二、历史地理解“科学性”的内涵/102
三、科学性:文学理论的安身立命之所/107
四、开拓出文学理论“科学性”的新境界/112
五、关于文学理论科学性的理论探讨/122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129
一、大众传播语境/131
二、大众传播与文学场/137
三、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146
四、回到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场域/153

第五章 权力笼罩下的文学经典/161
一、文学经典与权力/163
二、文学史与文学经典/166
第六章 文化研究与审美阐释/177
第七章 学术论争与话语权力之争/201
第八章 理论是如何讲述的/229
第九章 回到精神家园:关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277
主要参考书目/320
后记/324
摘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基本徘徊在两种方式的建构之中,一种是从某种先验的、自明的命题出发推演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大厦,这可以看做是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建构方式。思辨是文学理论研究摆脱感性和经验的必然环节,不能丢弃。但是这种“思辨”的主要问题是,思辨赖以依托的现实文化问题被忽略了。在某种先验的思辨中,文学理论的真实命意被遮蔽了。另一种方式,是把文学理论看成高度主观化的个人经验的结晶,以纯粹的个人言说支撑文学理论的学科叙事。结果,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受到很大影响。这两种文学理论建构的方式,都对当下文学理论的状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也是现行文学理论日益苍白,失语失态的一个原因。所以,像人类任何一种知识生产需要反思一样,对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而对文学理论是什么以及如何可能的追问,实际上是文学理论反思视角引入以后的产物。这说明文学理论真正开始了对自身的关注,有利于摆脱单纯的经验支配,提升研究的内涵和质量。
     这种反思研究局面的形成,首先是中国文学理论向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现状和走势开放和回应的结果。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深刻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渗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频繁、这么广阔和这么深刻。尽管面临着并不相同的现实问题和文化问题,有着不尽相同的价值关切,然而中西方文学理论之间的互动却是自然而通畅的。中国文学理论讨论的几乎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中找到言说的根据。而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状况,也都在中国文学理论内部得到显形。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文化研究以及围绕图像、文学经典、文学性和文学终结论的讨论等,都既是西方文学理论问题,又是中国文学理论问题。尽管有语境的差异,但不存在截然对立的分别。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