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瑞卿

罗瑞卿

  • 字数: 17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成刚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80890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共和国十大将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十大将呈现给我们的是伟大的灵魂,不朽的丰碑,人生的标杆,壮美的凯歌,值得我们敬仰和回味。《共和国将军》就是立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定位于我党建国史与建军史的普及型读物。由李成刚编著的《罗瑞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为其中一册。 
内容简介
罗瑞卿,中国人民解放军不错将领,杰出军事家,他的一生,磨难频频,多年征战中,曾经三次大难未死,由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身兼党政军各方面要职的大将军,“”中又惨遭迫害……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由李成刚编著的《罗瑞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是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罗瑞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从少有壮志,黄埔军校的锤炼,战斗在中央苏区,军事教育家,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转战燕赵大地,革命者的爱情和家庭等十方面讲述他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李成刚:1965年生,四川广元人,1994年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副研究员,军事历史专家。个人专著有:《第—场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沙漠硝烟——第三次中东战争纪实》、《20世纪重大军事危机》、《从沙漠风暴到沙漠惊雷》、《凤凰涅槃》。合著有:《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三卷本)、《海湾战争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五卷本)、《彭雪枫传》、《靠前军事学概论》、《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等。 
目录
第一章  少有壮志
  来之不易的“吉娃子”
  热爱读书的少年
  开始接受进步思想
  在南充中学参加抗捐斗争
  与封建家庭决裂
第二章  黄埔军校的锤炼
  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
  勇斗洋人
  山雨欲来
  讨伐叛徒夏斗寅
  第一次大难不死
  在白色恐怖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  战斗在中央苏区
  游击队的罗教官
  叫他“罗长子”
  第二次大难不死
  带伤率红四军东征
  担任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l
  “长征的大护卫”
第四章  军事教育家
  委以创办红军大学重任
  开办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窑洞大学
  巧妙识破日本特务
  公正无私处理黄克功事件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带领抗大总校里挺进敌后
第五章  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
  刚到太行山就迎来了百团大战
  化整为零,扭转被动
  艰苦岁月下的政治工作
第六章  转战燕赵大地
  舌战北平军调部
  总结大同战役失利教训
  卧薪尝胆,扭转华北战局
  研究傅作义,拖住傅作义
  平津战役中吃掉傅作义的老本
第七章  革命者的爱情和家庭
  抗大播种爱情
  最困难时期的结合
  孩子们公认他是好父亲
第八章  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部长
  点将
  组建公安部队
  镇压反革命
  取缔娼妓,荡涤旧社会浊水
  公安没有特权
  的“大警卫员”
第九章  日理万机的总参谋长
  东南沿海防范蒋军登陆
  西面进行边境自卫反击战
  参与“两弹”的研制规划
  号召“学雷锋”,提倡“大比武”
第十章  宁死不屈的硬汉
  向老部下开火
  罗织罪名,欲置罗瑞卿于死地
  第三次大难不死
  最后的战斗 
摘要
    来之不易的“吉娃子”
    5月下旬,正是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村农民收割小麦的时节。清泉坝离南充县城约50里地,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村。嘉陵江从村边蜿蜒流过,江中不时穿过行船,粗犷嘹亮的川江号子隐隐约约传人人们耳中。美丽的嘉陵江两旁,是金黄色的麦田,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然而,在清泉坝村马家坡(今南充市舞凤乡双女石村)的一间瓦房内,姓罗的房主人一家却紧张到了极点。
    按照预先估计的时间,罗家一年前娶过来的儿媳妇鲜氏在8天前就应该产下小孩了。可是8天8夜过去了,孩子依然没有生下来。躺在床上的鲜氏一开始还大声呻吟,8天过去后已经气若游丝。年轻的丈夫在旁边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婆婆罗蒲氏摸了摸儿媳妇的脉,嘴里咕嘟着:“哎哟,人恐怕不行了!”转身对站在床边不知所措的儿子说:“儿啊,你媳妇难产,恐怕不行了。赶快派个长工去把你岳父岳母请来。”
    这位年轻的丈夫名叫罗春庭,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其父亲罗盛于本是湖北的贫苦农民,清朝初年移居四川南充,凭着多年终日劳累和精打细算,终于发家致富,买了百多亩田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户。罗盛于育有三个儿子,可谓家业人丁均兴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罗盛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病逝,那时小儿子罗春庭才3岁。罗盛于死后,三个儿子分了家。罗盛于的妻子罗蒲氏带着小儿子罗春庭生活。罗蒲氏对从小失去父亲的小儿子十分溺爱,被宠坏的罗春庭既不爱干农活,书也没有读多少,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和懦弱的个性。不过,由于家境不错,加上运气很好,母亲给他攀上了一门不错的亲事:他娶了南充北乡有名的大户鲜锦堂的长女鲜氏。
    鲜锦堂是南充有名的财主,家中不仅有上百亩田地,还在南充县城内买了房子,开了绸缎铺。因为南充是四川有名的丝绸之乡,所以鲜家生意特别好,赚了不少钱。鲜锦堂是当地有名的吝啬鬼。当地人暗里给他取了个绰号“鲜大狗儿”,意思是说他像狗一样贪财,就是一块骨头也要啃得干干净净。他的大女儿人称鲜大小姐,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鲜锦堂视若掌上明珠,从小请了先生,在家教她读书写字。女儿到了十四五岁时,上门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可吝啬成性的鲜财主合不得把宝贝女儿轻易嫁人,都一一回绝了。这样拖了一年又一年,鲜大小姐眼看就要到20岁。在旧社会的四川农村,20岁的女子已经是不好嫁出去的“剩女”了。鲜锦堂开始着急了。正好这时罗家派人到鲜家提亲。考虑到罗家也是附近村子的大户,家业虽不及鲜家,但也算衣食无忧,小富即安,加上罗家与鲜家挨得很近,彼此知根知底,因此就答应了这门亲事。1905年春节刚过,鲜大小姐就嫁到了罗家。不久,鲜氏就怀孕了。十月怀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殊料遇到了难产!
    罗春庭连忙派人把岳父岳母请来。鲜锦堂和夫人一见奄奄一息的女儿,又急又气,大声嚷道:“人都这样了,怎么还不请接生婆?快去!”
    几个小时后,罗家长工用轿子抬来了当地有名的接生婆。接生婆摸了摸鲜氏的肚子,冷冷地说:“情况不好,只能保一个。你们是要大人呢,还是要娃儿?”
    鲜氏的母亲一听傻了眼,连忙从自己手上摘下一对银镯子,交到接生婆手中,说:“你行行好,大人孩子都要,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接生婆仍然面无表情,说:“我尽力而为!”
    罗蒲氏看到一对银镯子落入接生婆之手,有点心疼,更怕人财两空,低头埋怨亲家母:“你咋这么快当?”
    鲜氏的母亲瞪了罗蒲氏一眼,反问道:“是人要紧,还是东西要紧?”罗蒲氏不再说话了。
    一会儿,孩子终于出来了,是个男孩儿。只见脐带缠在婴儿身上,难怪会出现难产。刚出生的婴儿浑身红紫,不会哭。接生婆倒提着婴儿的两条小腿,朝屁股打了几巴掌。只听得“哇”的一声,接生婆满脸笑容地喊:“好了,娃儿没事了!”
    鲜锦堂忙问:“大人怎么样?”
    “恭喜老爷,大人娃儿都平安!”
    罗蒲氏这时高兴过了头,握住接生婆的手,嘴里念叨:“谢谢你,全靠你,娃儿大人才得以平安,我们都会记住你的大恩大德。这个娃儿就叫‘接娃子’吧!”
    从此,这个由接生婆接生的小孩乳名就叫“接娃子”。外公鲜锦堂嫌“接娃子”这个小名太土,为了讨个吉利。,取其谐音,改称“吉娃子”。
    这,是1906年5月的很后。清泉坝全村的人此时做梦也没有想到,5月31日这诞生的是一位未来的共和国大将!
    他的名字叫罗瑞卿!他是难产而生,似乎预示着他的成长历程将十分艰难和非凡!热爱读书的少年
    “吉娃子”在罗家是“其”字辈的人,很初取名为罗其荣,包含“荣华富贵”之意。然而无论是“吉娃子”的乳名和“罗其荣”的大名,都没有给罗家带来荣华富贵。相反,罗家很快就衰败了。“吉娃子”的父亲——公子哥罗春庭吃喝玩乐,还沾上了抽鸦片和赌博的恶习,很快就耗掉了家里的大部分财产。
    支撑这个家的专享支柱是“吉娃子”的母亲。她既当妈,又当爹,在内侍奉婆婆、抚养子女,在外掌管经济。由于生“吉娃子”是难产,伤了身子,后又生了二男四女,身体越来越差。
    “吉娃子”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对母亲却毕生充满着爱和感激。“吉娃子”幼年时曾与弟弟同时染上天花。父母亲各自照看一个。照看“吉娃子”的母亲日夜守护,照顾无微不至。天花过了生命危险期后,会结痂并奇痒无比。母亲拍他、哄他,想方设法不让他挠结痂处。天花好了之后,“吉娃子”的周身没有留下任何疤痕。而父亲照看的弟弟却留下了一脸麻子。1926年4月,当他得知母亲终因劳累过度、吐血而亡后,他毅然离家远行,追寻革命道路。
    “吉娃子”长到6岁时,个头比同龄小孩高出一头。母亲张罗着让他进入一个姓袁的地主家的私塾读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