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春秋)左丘明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222081239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春秋左传》以孔子的《春秋》为纲,运用大量史实,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同时,作者左丘明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能人异士的斗智斗勇、纵横捭阖;争霸战争的金戈铁马、气势恢宏。而儒家所崇尚的等级秩序、宗理以及民本思想也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总之,《春秋左传》是一部文史并美的很好作品。
目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一年经
十一年传
桓公(元年~十八年)
五年经
五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十八年经
十八年传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八年经
八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二十二年经
二十二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三十二年经
三十二年传
闵公(元年~二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二年经
二年传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二年经
二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五年经
五年传
九年经
九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二十三年经
二十三年传
二十六年经
二十六年传
二十七年经
二十七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三十年经
三十年传
三十二年经
三十二年传
三十三年经
三十三年传
文公(元年~十八年)
六年经
六年传
七年经
七年传
宣公(元年~十八年)
二年经
二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九年经
九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一年经
十一年传
十五年经
十五年传
成公(元年~十八年)
二年经
二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十三年经
十三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三年经
三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二十六年经
二十六年传
二十九年经
二十九年传
三十一年经
三十一年传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十九年经
十九年传
二十年经
二十年传
二十七年经
二十七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二十九年经
二十九年传
定公(元年~十五年)
元年经
元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六年经
六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二十年传
二十七年传
摘要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取其祸。”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扩大到廪延地方。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势力一大,将会争得民心。”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却会崩溃。”
    太叔整治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说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反叛太叔,太叔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进攻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又逃到共地。
    原文
    书曰:“郑伯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真姜氏于城颍①,而誓之曰:“不及黄泉②,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③,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④。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⑤,请以遗⑥之。”公曰:“尔有母遗,?⑦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⑧地及泉,隧⑨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人而赋⑩:“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11!”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12!”遂为母子如初。
    ①城颍:就是颍城。
    ②黄泉:地下的泉水,这里指坟墓。
    ③颍考叔:郑国大夫。颍谷:地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地方的官员。
    ④舍肉: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⑤羹:带汁的肉羹。
    ⑥遗:送。
    ⑦?:语气助词,无实义。
    ⑧阙:同“掘”,挖掘。
    ⑨隧:用作动词,挖隧道。
    ⑩赋:指作诗。
    11融融:快乐高兴的样子。
    12泄泄:快乐欢畅的样子。
    译文
    《春秋》说:“郑伯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春秋》这样记载就表明了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因为史官下笔有困难。
    于是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后又后悔起来。
    颍考叔当时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到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赏赐给他食物。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的肉汤,请求让我带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咳!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泉水,在隧道里面相见,那还有谁说不对?”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意见。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说:“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也赋诗说:“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原文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①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②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嗄来归惠公、仲子之?③。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④毕至;诸侯五月,同盟⑤至;大夫三月,同位⑥至;士逾月,外姻⑦至。赠死不及尸⑧,吊生不及哀⑨。豫凶事⑩,非礼也。
    注释
    ①施:延及,推及。
    ②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既醉》。匮:匮乏,穷尽。锡:同“赐”,给予。
    ③天王:周天子,此处指周平王。宰?:宰为官名。喧为人名。贝冒:吊丧所用的礼品。
    ④同轨:指诸侯。
    ⑤同盟:同盟国的诸侯。
    ⑥同位:官位相等的同僚。
    ⑦外姻:外戚姻亲,泛指亲戚。
    ⑧尸:这里指下葬。
    ⑨哀:举哀,哭丧。
    ⑩豫:提前,预先。凶事:即丧事。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