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旷代女杰:柯瓦列夫斯卡娅传

旷代女杰:柯瓦列夫斯卡娅传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作者: 安·希布纳·科布利茨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2634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旷代女杰:柯瓦列夫斯卡娅传》是辞海译丛之一。 
内容简介
《旷代女杰:柯瓦列夫斯卡娅传》以传记形式讲述了这位女数学家艰辛的求学历程和坎坷的个人生活,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她的不平凡的一生。
柯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是近代靠前位获得数学博士学位、靠前位担任数学教授的女性。她生长于俄罗斯,在德国接受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在法国参加过巴黎公社斗争,在瑞典出任大学教授,驰骋于欧洲各国数学界,在偏微分方程、理论力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从事科学研究之余,她还写作诗歌、小说、剧本。她的一生,短暂而丰富。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安·希布纳·科布利茨 (Ann Hibner Koblitz) 译者:赵斌

安·希布纳·科布利茨,(Ann Hibner Koblitz)1983年获美国波士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担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妇女与性别学教授。长期从事妇女在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中的角色等问题的研究。除本书外,还著有《俄罗斯的科学、女性与革命》。她还以本书的版税设立了一项基金,用来资助第三世界国家女科学家。
赵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4年在上海参加出版工作,1992年应聘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数学科普著作和译作。兼任几家大学出版与传媒学科的特聘教授。 
目录
第二版序
初版序
引言
第1章 幼年和家庭关系
第2章 早年的成长
第3章 一次假婚
第4章 寻求受教育的机会
第5章 柏林和巴黎公社
第6章 数学学位
第7章 数学被冷落
第8章 缓慢的复苏
第9章 一位四处漂泊的数学家
第10章 “科学公主”
第11章 一位女性在欧洲数学界
第12章 柯瓦列夫斯卡娅的最后岁月
第13章 柯瓦列夫斯卡娅的数学工作
第14章 柯瓦列夫斯卡娅的文学作品
第15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 
摘要
    1868年秋天,索菲娅结婚前后的几个月中,她一再地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有一阵,她决心成为一名医生,并已在圣彼得堡医学院旁听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课。然而,她不能把数学研究放在自己生活的次要地位。在她过19岁生日以前,柯瓦列夫斯卡娅确定,自己不但对研究医学没有胃口,而且事实上对任何“实践性活动”都不感兴趣。
    有时她为自己作出这样的决定感到内疚,特别是当她置身于那些被马列维奇称为“并非接近是无功利心”的妇女中时更是这样。那些妇女投身科学,是因为她们觉得,掌握了科学能对社会有益。她们为了大学课程能向妇女开门而鼓动宣传。(在19世纪60年代前期,俄国和整个欧洲一样,大学对妇女是关门的。)她们剪去发辫,穿上朴素的深色衣着,因为她们希望被看作是人,而不是没头脑的玩偶和摆饰。她们认为,父辈一代的俄国从政治、道德、社会方面说都是崩溃了。她们中的许多人参加了推翻专制统治的秘密活动。简而言之,她们就是自称为“民粹主义者”的妇女们,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用这个称呼来刻画年轻的一代。
    柯瓦列夫斯卡娅赞成这些信念,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真正的民粹主义者。同时,我们后面还会看到,基于这种信念,有时她也自觉地作出了超常的努力。但她没有像她的姐姐安纽塔(她是巴黎公社和靠前靠前的成员)和她的朋友波兰革命家玛丽亚·扬科夫斯卡一门德尔森那样,把全部时间都投入激进活动。
    除了参加激进的斗争和研究数学,索菲娅还有广泛的兴趣。从她5岁时起,她就爱上了铿锵音韵。青年时,她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诗人。她能在脑海中做诗,而在拍球时背诵这些诗。她作为一名作家的名声,几乎和作为数学家一样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