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

  • 字数: 2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祖庆//张宝友//孟丽君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75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通过对浙江省77家企业的调查分析表明,75%的企业认同电子垃圾或废品应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的观点。本研究认为,要想有效解决电子垃圾问题,必须加强政府有关指导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行为的立法,企业需变革产品设计以提高产品可拆卸性,还要加大对回收产品再处理技术的投入。
内容简介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内容简介:近年来,电子电器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导致电子垃圾大量产生。这些电子产品本身都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处理,将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污染。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逆向物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靠前部分理论篇包括逆向物流的概述,允许退货的库存控制模型研究,闭环供应链结构的效率分析,逆向物流的协调策略研究,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逆向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第二部分实践篇包括浙江省废旧产品回收与处理现状,浙江省电子类废旧产品回收系统设计,浙江省制造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浙江省各级政府逆向物流管理绩效研究。
《逆向物流管理研究:理论与浙江实践》适合物流管理研究和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黄祖庆(1969-),江西会昌人,博士,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已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共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项目2项和多个横向合作项目;并已在《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工程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EI收录5篇,SCI收录1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张宝友(1977-),浙江兰溪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靠前贸易和高校社会服务等方向的研究。已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6项;参编《物流管理》、《靠前物流》和《电子商务》3部教材;以靠前作者在《统计研究》、《靠前贸易问题》、《工业工程与管理》等靠前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孟丽君(1982-),山西榆次人,博士。主要从事逆向物流、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1章 逆向物流概述
1.1 逆向物流的概念
1.2 逆向物流产生的驱动因素
1.3 逆向物流的分类
1.4 逆向物流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允许退货的库存控制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含逆向物流的“报童问题”
2.3 退货处理具有时滞的EOQ扩展订货模型
2.4 基于退货定期和定量处理的很优库存控制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闭环供应链结构的效率分析
3.1 引言
3.2 模型基本假设
3.3 集成式“超组织”闭环逆供应链结构的效率分析
3.4 销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结构的效率分析
3.5 第三方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结构的效率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逆向物流协调策略研究
4.1 基于数量折扣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企业成员协调策略
4.2 基于政府政策视角的逆向物流激励机制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5.1 基于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的逆向物流系统构建策略探究
5.2 基于BSC思想和AHP/DEA模型的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
式决策研究

第6章 逆向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6.1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6.2 基于BSC思想和AHP/DEA模型的网络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系统绩效评价

第二部分 实证篇
第7章 浙江省废旧产品回收与处理现状
7.1 引言
7.2 研究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结论

第8章 浙江省电子类废旧产品回收系统设计
8.1 引言
8.2 浙江省电子类废旧产品回收体系的一般流程
8.3 浙江省电子类废旧产品回收系统设计的规范

第9章 浙江省制造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9.1 研究对象
9.2 研究框架
9.3 问卷的形成与发放
9.4 数据分析
9.5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10章 基于DEA的浙江省各级政府的逆向物流管理绩效研究
10.1 引言
10.2 基于DEA的政府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模型
10.3 浙江省各级政府的逆向物流管理绩效的实证

附件1 浙江省企业再制造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2 制造型企业逆向物流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管逆向物流涉及的范围较广,但很主要的流动还是废、次产品及包装材料从顾客、零售店向分销商或生产制造商的逆向流动。显然,逆向物流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料的单向运作模式,有利于减少不适当物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因焚烧、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改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企业的角度看,逆向物流形成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政府法规强制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现在许多国家的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环境法律法规,迫使企业对它们所制造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消费大众对优选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关注加深了这种趋势。
    各国纷纷出台的有关法律条款及政策也促使企业以循环使用的观念代替“一次性使用”的观念。例如严厉的包装废弃物法律措施对产品出口商影响很大,他们不得不使自己的产品包装满足大多数进口国家的标准,这意味着出口商必须回收并处置废旧的包装材料。不同的国家都制定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如德国的《包装废品废除法令》和英国的《垃圾掩埋税收法案》等都是极好的例证。
    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使得不少企业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逆向物流的管理,以期达到法律的要求。聪明的企业并没有消极地应对强制性法规的实行,它们正在为下一代的环境法案做准备,积极地思考它们在企业逆向物流业务运作的地位、责任和机会;为必将到来的做准备,在产品使用寿命终结之时,对它的处理负全部责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