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
字数: 39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田涛
出版日期: 2011-09-01
商品条码: 978701010087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5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相信大家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多数人都会想起那首充满亲情的江南童谣: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又有团子又有糕。
……
在这刻,清脆的童声从耳边飘过,宛如初夏晨曦中一束明丽的阳光,透过河面的氤氲和树影的婆娑,照射进我们最深的那一层心田 ,恬静而温和地抚慰着我们的灵魂。
它让我们想起从前的日子,那种为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重复,但却永远不曾写进历史书的日子。多少年了,我们在这种乡土温情中长大,又把这种温情传递给自己的后代。它延伸了我们的生活,也延伸了属于大众那绵长的记忆。
让我们走进民谣,打开这一段记忆。
目录
导言 属于民众的记忆
以娱乐为主题:文学意义上的民谣
民意与妖言:民谣与社会政治
作为教化的工具:民谣与文人
还原大众精神:民谣与历史重构
第一章 走进百年
千年流变
盛世的终结
交会时代
第二章 激变
关于咸丰的预言
骚动
革命的时代
天国悲歌
故事没有完
第三章 洋世界:沾染与对立
西洋印象
洋烟歌
两个世界之间
屈辱与抗争:心态解读
红灯照:蒙昧时代的冲突
第四章 阿Q的年代
裂变中的社会
革命与辫子风波
物质的变迁
变与不变:女性的视角
第五章 动荡岁月
兵祸与匪患
道德的失落
贫民社会一瞥
流离之歌:南洋、西口与关东
第六章 吾乡与吾族
鬼子来了
苦难岁月
觉醒与抗争
两种不同的感受
第七章 乡村里的革命
灰暗的乡村
基层结构:劣绅政治
败落年代
翻声的日子
结语 一点说明
附录 本书征引歌谣出处
摘要
第一章 走进百年 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发育成熟的农耕经济不仅保证了民族的生息繁衍,也使中国文化表现为农耕文明的累积。高度发达的皇权和完备严密的专制体系,使政治成为中国社会统摄一切的权威,也对千百万民众造成了最酷毒的戕害。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原则贯穿于各个社会等级,使伦理道德成为国家、群体和个人行为的优选准则。 这一切,勾画出中国社会的基本轮廓。今天的人们习惯把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称为传统社会,表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里,中国社会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保持了一种恒定而缓慢的演变状态。 当历史的长河流淌进19世纪的时候,变革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千年流变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按照人们职业、身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士、农、工、商四种人。以劳心为业、作为官僚阶级后备队伍的读书人地位优选,以农耕为业的农人其次,操持工商谋生者,社会地位大力度优惠下。职业等级的进一步细分,体现在民间对于九流――各种社会行业和角色的描述上。不过,他们对各色人物的排序与上层社会公认的标准多少有些不同: 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仙, 三流天子四流官, 五流公卿六流相, 七买八卖九庄田。 中九流: 一流举子二流医, 三流地理四流推, 五流丹青六流相, 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 一流修脚二流头, 三流娼妓四流游, 五流吹手六流轿, 七奴八婢九茶壶。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天津卷 各色人等纷纷纭纭的活动,构成了中国民众纷繁而形态各异的生活面相,也构成了他们的得意与失意。在传统社会中,四大得意之事是: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四大失意之事则是: 寡妇携儿泣, 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 下第举人心。 ――《古谣谚》卷八十五 在中国,以力田为业的农民始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生存方式构成了社会流变最主要的内容,也决定了中国社会基本的轮廓和色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简单再生产中,农人们相信世界是恒久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春种秋收的稼穑功夫中,他们懂得了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农耕文明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与性格的基本依据。几千年漫长岁月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少有改变,同样的故事被一再重复。在歌谣中,他们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 乡下农人,田内存身; 一双泥腿,满身汗淋。 终朝劳苦,忘却时辰; 直至日落,始得暂停! 三季巴巴,惟望冬临, 黄烟一袋,闲话收成。 乡下农夫,田内去做; 终朝乐少,满身汗多。 忘却时辰,不知辛苦; 直至日融,始得归窝。 春耕夏耘,秋收其果; 倘得年丰,一曲山歌。 ――《民间歌谣全集》 对田间劳作生涯的感叹,饱含着几分无奈,又可见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一丝自得。在小农经济时代,无缘进入社会上层的人们,把种地看做是最可靠的职业。有谓: 著衣看家当, 吃食看来方, 种田钱,万万年; 做工钱,后代延; 经商钱,三十年; 衙门钱,一蓬烟。 ――《绘图童谣大观》 历史上的中国社会,虽然战乱频仍,灾荒不断,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某些政治安定、风调雨顺的年代创造出较为丰富的物质财富,辛苦劳作的民众,在某些时代也有机会获得温饱有余、相对安逸的生活,这使得乐天安命始终是民众基本的精神趋向。有的时候,这种满足感表现为一种闲适与无所求的生活态度: 小棉袄儿,紧身靠儿, 稳垂家中不出门儿, 吃饱了,捡泡粪儿, 逢五排十,赶个集儿, 闲来了,没有事儿, 去到庙台儿听讲古迹儿, 就便是大皇帝, 不如我们庄稼人儿。 ――《民间歌谣全集》 不过,倘若我们把这看做是农村社会的常态,也许会对民众的生活产生误读。换个角度看,农人的这种叙说其实仍然不脱理想化的痕迹。安逸的时代毕竟是少数,在现实中,农人的生活同样充满得意与失意。令他们焦虑的是: 小孩没有奶, 放羊崩了群, 黑夜迷了路, 炕上有病人。 令他们欢悦的则是: 天旱下透雨, 家里盖新房, 绝户生儿子, 光棍做新郎。 ――《风俗通》 P44-4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