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 字数: 17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作者: 王志艳 周强
  • 出版日期: 201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84058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微表情心理学”丛书中的一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是站在保护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角度,意在帮助读者弄清楚在社交活动中究竟哪些表情和动作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想法,并提醒读者注意,在今后的社交中如何少做或不做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不把我们的内心想法展露给对方。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学着去洞悉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这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从更细致、细微的角度让读者对微表情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语言通俗易懂,文笔流畅,结构清晰,是一本让你在社交中读懂他人的实用宝典。
目录
第一章  微表情中隐含着我们的秘密
  1.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
  2.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
  3.“微表情”让我们掩饰不了“真相”
  4.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情
  5.笑容背后,展现的是“心里话”
  6.细微动作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内心
  7.语言最能透露我们的真实想法
  8.声音,会让别人潜入我们的灵魂
  9.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我们的真性情
  10.身姿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第二章  你的眼睛也会出卖你的心
  1.眼神里最能流露出“真情”
  2.眼球的运动泄露了你的内心秘密
  3.不同的眨眼方式,透露出你不同的想法
  4.目光是传递你内心信息的索道
  5.目光注视的方向,代表着你的心境
  6.目光坚定不一定就说明尔是诚恳的
  7.瞳孔的变化,展示着你的情绪变化
  8.视线,最能体现内心深处的东西
  9.睁眼闭眼间,你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心事
  10.凝视也是一种内心活动的展露
  11.眼皮也是泄露内心秘密的通道
第三章  会说话的脸,泄露出你的真实情感
  1.眉毛的变化,与你的内
  2.鼻子也能透露你的秘密
  3.嘴部动作,让别人看透你的心
  4.咬嘴唇时,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5.舌头的动作也会“出卖”你
  6.牙齿也能体现你的教养
  7.下巴的动作,是你内心情绪的展现
  8.耳朵的“语言”也会泄露你的秘密
  9.透过胡须,你的内心更容易被看穿
  10.脸色变化暗示着你内心的波动
  11.好脸色,谁都喜欢
  12.左脸与右脸体现出来的不同表情
  13.面无表情时,别人会怎么想
  14.迟疑的表情,暗示你在说谎
  15.流汗,内心焦虑的外在表现
  16.氖色,那是人心的脉动
第四章  笑也会使你的内心一览无余
  1.隐藏在笑容里的内心感受
  2.微笑,最令人难以抗拒的肢体语言
  3.你的微笑能够给别人多少好感
  4.歪脸笑所流露的内心语言
  5.紧闭双唇的微笑,你在抗拒什么
  6.伪装的笑脸,会被别人看破
  7.爽朗的笑,展现1尔爽朗的个性
  8.不同的笑,体现出你不同的性格
  9.不自然的笑最容易被看穿
  10.愤怒至极点时也会微笑具
  11.不同的笑声,传递出不同的含义
第五章  头部动作,让你的内心不再隐秘
  1.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却暴露了你的内心
  2.摇头前快速地点头,表明你是在撒谎
  3.点头与摇头体现出来的内心活动
  4.低头、耸肩,一种消极情绪的外露
  5.高高地昂起头,展露的是骄傲或自信
  6、歪头的姿势流露出你的顺页从
  7.头部前伸。前面一定有你感兴趣的东西
  8.用手触摸头部,以期获得安全感
  9.头部的动作也能令自己获得认同
第六章  手部动作,被人看穿了你的“隐私”
  1.十指连心,你的秘密就在指尖上
  2.摊开的双手展示着你的诚实
  3.独树一帜的尖塔式手势
  4.扭绞双手的动作透露着你的不安
  5.攥紧拳头,丰富的内心活动的展现
  6.摩拳擦掌时,你的心事已被看破
  7.自我触摸的动作有时也会出卖你
  8.双手插入口袋,表示你在拒绝别人
  9.“抓耳挠腮”出卖了你的所思所想
  10.紧握双手或十指交叉时,内心活动的展露
  11.恰当的握手方式,体现你的人格修养
  12.一些握手方式会给人留下坏印象
  13.交叉双臂,意味着你在防御对方
  14.双手叉腰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15.拥抱自己时,你在掩饰什么
  16.让手平静地放着不动,防止别人看透内心
第七章  肢体姿势与动作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1.坐姿出卖你心望的秘密
  2.就痤时的动作变化,坦白着你的内心活动
  3.“弹弓式”坐姿会给他人怎样的印象
  4.你的站姿时刻都在向外界传达信息
  5.分开或交叉的双腿,体现着不同的心理内涵
  6.腿部的细微动作,你的消极心理已被看破
  7.脚的动作也能反映你的内心活动
  8.走路速度,展现尔的个性特点
  9.走路姿势“出卖”你的个性与心情
  10.走路时,注意你的双脚形状
  11.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展现出你的内心活动
  12.如何巧妙打破“身体领地”的界限
  13.睡觉的姿势体现出来的性格和心理
  14.微妙的腰部动作也是无声的语言
  15.抽烟的姿势与动作显露内心
  16.等电梯的姿势,反映出你的性格特点
第八章  言谈之间,透露出你的心灵密码
  1.言谈风格反映出你的内心感受
  2.开口就说实话,也许并不能给人好印象
  3.谈话之中的声音变化,正是你个性的外在体现
  4.留心自己的语速变化,别被对方识破你的心理
  5.自己未察觉到的口头禅成了别人了解你的线索
  6.突然变得健谈,你也许是想逃避话题
  7.你会巧妙地打招呼吗
  8.你的幽默谈吐,也是你心灵秘密的体现
  9.与人谈论不同话题,也能被人识破心理
  1O.常说错话,说明你有些表里不一
  11.客套话,能让别人看清你的真心
  12.言辞过于恭顺,也许并不是好事
  13.说粗话,并非因为好色
  14.在辩论中,你的性格已被看透
  15.打电话也能让自己“被出卖”
  16.吵架时的语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即使彼此互不言语。但人的心理变化也会流露在表『青上。心情愉快时,面部肌肉自然就会松弛;而心存悲哀时,自然会伤心落泪。可以说,表情通常要比言语更能明显地表达一个人的心理动态。然而,想借由他人的表『青来判断他人的心情看似简单。事实也并不尽然。 就拿我们自身来说,有时我们的表情、动作、言语也可能会刻意掩饰当时的真实心境,不想让对方识破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你明显展现出来的表情,也许并不是你心中真正所想的。 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在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面具”。也就是说,在社会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肯定不全是自发的自己,而有一部分是顺应别人的期望、社会的看法等。而且,这种“人格面具”对人顺利地适应社会也是必须的。 首先,现代社会文明礼仪需要有一张“面具”。今天,表情不再只是一个内心符号,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谈判或洽谈生意中,我们可能会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始终面露笑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极为满意的回应,本以为成交是毫无问题的,结果对方却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由此可见,当时对方表露出来的笑容就是一种伪装,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其次,我们的本能也需要有一张“面具”。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活动接近暴露给别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需要拥有自己的“隐私”。在某些场合下,我们甚至会很担心自己的心理动态被别人察觉,于是就会极力掩饰内心活动,表情也会与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别人可能无法从我们的表情中看透我们的真实感情,或者我们的表情根本就是伪装的。 可是,虽然我们极力戴上“面具”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是,面部的细微表情还是会出卖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句话,不知不觉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成为别人洞悉我们内心的工具。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保密”起来,不让自己被表情出卖,我们还真需要多下点工夫。 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很精神。”这里所说的“精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表情。人的表情是由人的面部器官、肌肉组织的各自表现而形成的组合效果,因此,表情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 一个人的情绪、心态、自信度和注意力等等,都会无时无刻不通过表情让他人感觉到和了解到。比如,基于我们对“甜”和“苦”不同的生理反应,也就形成了“愉快”和“不愉快”两类不同的基础表情。当我们感到愉快、喜欢、幸福、快乐时,我们的面部肌肉就会横拉开,面颊提高,额眉部放松,眼睛眯小,瞳孔放大,嘴角后收上翘;当我们感到不愉快、愤怒、恐惧、痛苦、厌恶时,面部肌肉就会纵伸,面颊下降,面孔拉长。当然,也许在出现以上这些情绪时,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但你接近可以借助镜子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面部的真实反映。 表情也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表现得自然、从容,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该沉默时沉默,该微笑时微笑。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古人说:“情,动之于众,形之于外,传之于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神态,使之适合交际的需要。神态的错位或失常,都会令自己的表情、神情与交际环境相矛盾,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反感。 虽然表情的动作基础是遗传于我们的祖先,但也需要后天学习,比如新生儿就能模仿父母的动作、表情等。因此,表情虽然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但也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既可以夸张也可以抑制,还可以掩盖和伪装。演员就是通过想象和模仿,真实地体验所扮演的角色的内心情感。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