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四川区域经济协高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区域经济协高发展战略研究

  • 字数: 20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漆先望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027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四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内容简介:人口和经济总是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不存在产业那样的替代效应,区域协调是永恒的经济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4500美元左右,进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今后10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进一步达到10000美元,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却很不平衡。与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成长相比,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越发明显。这不但直接制约了靠前需求,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孕育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抓住机遇努力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关系到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
四川是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在整个西部大开发申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四川的幅员高达48.5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复杂。省内各区域资源赋存各异,区位条件不同。发展很不平衡。促进本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提高发展速度,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1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主要理论/1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突出特点/13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19

第二章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概况/30
第一节 历史沿革/30
第二节 发展现状/40
第三节 主要问题/55
第四节 制约因素/61

第三章 以主体功能区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4
第一节 生产力均衡布局利弊分析/64
第二节 生产力非均衡布局利弊分析/72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布局可行性分析/86

第四章 降低人口和要素流动的制度成本/91
第一节 破除人口在城乡间迁徙的制度障碍/91
第二节 破除人口在区域问迁徙的制度障碍/98
第三节 创造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条件/106

第五章 降低旅客和货物位移的运输成本/110
第一节 优化城镇布局/110
第二节 优化产业布局/115
第三节 改善交通设施/121
第四节 发展现代物流/127

第六章 合理确定经济区划/134
第一节 尊重自然规律/134
第二节 尊重经济规律/138
第三节 尊重其他规律/142
第四节 调整经济区划/146

第七章 成都经济区研究/149
第一节 成都经济区的突出作用/150
第二节 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条件/152
第三节 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战略/156
第四节 成都经济区的产业定位/161
第五节 成都经济区的协作重点/165

第八章 沿江经济区研究/167
第一节 沿江经济区的发展条件/168
第二节 沿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174
第三节 沿江经济区的产业定位/175
第四节 沿江经济区的协作重点/181

第九章 攀西经济区研究/184
第一节 攀西经济区的发展条件/185
第二节 攀西经济区的发展战略/193
第三节 攀西经济区的产业定位/197
第四节 攀西经济区的协作重点/202

第十章 川中经济区研究/205
第一节 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205
第二节 川中经济区的发展条件/208
第三节 川中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13
第四节 川中经济区的产业定位/215
第五节 川中经济区的协作重点/217

第十一章 川东北经济区研究/222
第一节 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条件/222
第二节 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28
第三节 川东北经济区的产业定位/235
第四节 川东北经济区的协作重点/237

第十二章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研究/239
第一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条件/239
第二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45
第三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定位/247
第四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协作重点/250
参考文献/25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