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南明史(上下)
字数: 8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顾诚
出版日期: 2011-08-01
商品条码: 978751121327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807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南明史(套装上下册)》:历史学家顾诚先生扛鼎之作,十几年坐稳学术冷板凳、悉心打磨的精品。书中引用方志达237部,引用书目达579种,几乎遍查南明义军所至的每一州县,可谓“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解开了许多历史死结。竭泽而渔的治史方法,严谨求真的朴学精神,真实活现的历史情节,拨开反清复明运动的阵阵迷雾,重现有功有过的历史人物。
《南明史(套装上下册)》见识通达,文字精炼,深入浅出,读来津津有味又发人深省。曾获得中国国家图书奖。
内容简介
《南明史(套装上下册)》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
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清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
《南明史(套装上下册)》史料扎实,内容丰富,被誉为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者简介
顾诚(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市:《明末农民战争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顾先生生性耿直,视学术为生命,孤灯长夜,治学谨严,是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在明帝国疆域管理体制(卫所制度)、人口、耕地及明清易代史事(南明史)等领域均有精深独到的研究,学术成果和历史结论在明清史学界具开创和奠基意义。先生还是学界公认的“三好”学者:外语好、学问好,文笔好。翻开一部专著或论文,即开启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史学历程。
目录
第一章 明朝覆亡后的全国形势
第一节 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二节 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第三节 吴三桂叛变与山海关之战
第四节 清军占领北京和大顺军西撤
第五节 畿南、山东、晋北地方官绅反对大顺政权的叛乱
第二章 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 继统问题上的纷争和史可法的严重失策
第二节 朱由崧的监国和称帝
第三节 四镇的形成和跋扈自雄
第四节 弘光朝廷内部党争的激化
第五节 清廷接管畿南、山东等地和山东百姓的抗清斗争
第六节 1644?1645年河南的形势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一节 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第二节 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第三节 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第四节 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第五节 弘光朝廷的腐败
第六节 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用兵策略的变化
第四章 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一节 潼关战役和多铎部清军占领西安
第二节 陕北战役和大顺军放弃西北
第三节 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五章 弘光政权的瓦解
第一节 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第二节 睢州之变和史可法南窜
第三节 左良玉率兵东下
第四节 扬州失守
第五节 弘光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第六节 弘光帝被俘
第七节 潞王朱常?监国和降清
第六章 清廷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政策
第一节 多尔衮的失算
第二节 清兵的滥杀无辜百姓
第三节 强迫汉民剃头改用满族衣制
第四节 圈地和“投充”
第五节 严酷的缉捕逃人法
第七章 各地抗清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江南绅衿的动向
第二节 江阴等地百姓的自发抗清
第三节 英霍山区的抗清斗争
第四节 皖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五节 陕西各地的抗清运动
第八章 隆武政权同鲁监国的争立
第一节 隆武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鲁王朱以海监国浙东
第三节 唐、鲁政权的对立与纷争
第四节 鲁监国政权的抗清活动
第五节 靖江王朱亨嘉之变
第九章 隆武政权的作为和覆败
第一节 1645年秋到1646年夏的形势
第二节 隆武帝的政策和举措
第三节 郑芝龙兄弟的跋扈
第四节 黄道周的出征和被俘杀
第五节 清兵占领浙东与鲁监国航海
第六节 清军占领赣南
第七节 隆武帝汀州遇难
第十章 大顺军联明抗清
第一节 东路大顺军同何腾蛟的联合与受排挤
第二节 李过、高一功等部改编“忠贞营”
第三节 忠贞营围攻荆州之役
第四节 何腾蚊经营湖南的举措失当
第五节 清孔有德等三王兵入湖南
第十一章 大西军的经营云南
第一节 云南沙定洲之乱
第二节 大西军由贵州进入云南
第三节 孙可望等的经营云南
第十二章 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第一节 郑芝龙降清
第二节 郑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第三节 鲁监国在浙闽的抗清活动
第十三章 永历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 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和绍武争立
第二节 绍武政权的覆亡
第三节 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在广东的抗清活动
第四节 永历朝廷在武冈
第五节 郝永忠部由湘入桂
第六节 永历帝的逃离桂林
第十四章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第一节 郑军同安之役
第二节 郑军潮州之役
第三节 1651年清军袭占厦门
第四节 郑、施交恶和施琅降清
第十五章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一节 吴胜兆反清和陈子龙等人的遇难
第二节 宁波华夏等人的密谋反清
第三节 王光泰兄弟在襄阳、郧阳反清
第十六章 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第一节 金声桓、王得仁领导的江西反正
第二节 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
第三节 李成栋的进攻赣州和败亡
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第一节 山东等地的反清斗争
第二节 姜?等人领导的山西反清运动
第三节 王永强等在陕北起兵反清
第四节 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为首的抗清运动
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战局
第一节 明军收复常德、宝庆与何腾蛟挑起内衅
第二节 忠贞营等部湖南之役
第三节 济尔哈朗进军湖南与何腾蛟被俘杀
第四节 忠贞营的撤入广西和堵胤锡病死
第十九章 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第一节 楚党和吴党
第二节 所谓“五虎”
第三节 永历朝廷的“打虎”
第二十章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第一节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统兵南下
第二节 孔有德占领桂林与瞿式耜死难
第三节 尚可喜、耿继茂攻占广州
第四节 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二十一章 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第一节 孙可望请封秦王之纠葛
第二节 军阀纷争中的川黔
第三节 大西军出滇抗清
第四节 忠贞营的北上夔东和所谓“白毛毡贼”
第五节 永历帝的进入安龙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一节 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
第二节 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之役
第三节 海澄战役
第四节 江西义师的抗清活动
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节 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战役
第二节 李定国桂林大捷
第三节 李定国衡阳大捷
第四节 刘文秀进攻保宁之战
第五节 孙可望逼走李定国和宝庆之败
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第一节 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
第二节 清廷命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
第三节 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活动
第四节1655一1656年郑成功的活动
第二十五章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第一节1653年李定国广东肇庆之役
第二节 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第三节 郑成功与李定国关系之分析
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第一节 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
第二节 钱谦益、姚志卓等人密谋策划会师长江
第三节 孙、可望决策会师长江和计划被搁置的原因
第四节 郑成功与“三入长江”之役的关系
第五节 刘文秀进攻常德失利
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第一节 孙可望的跋扈自雄和阴谋篡位
第二节 密诏李定国救驾和“十八先生案”
第三节 李定国奉迎永历帝入昆明
第四节 刘文秀领兵入川
第五节 孙、可望内犯和兵败降清
第六节 孙可望叛降后的永历政局
第二十八章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一节 清军三路进攻贵州、云南
第二节 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之役
第三节 磨盘山战役
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第一节 长江之役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 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第三节 南京战役失败和郑成功退出长江
第四节 张煌言的招抚南京上游州县
第三十章 永历朝廷的覆亡
第一节 永历帝流亡缅甸
第二节 清方对西南明军的剿抚政策
第三节 清军入滇后荼毒百姓和元江府那嵩等人的抗清
第四节 两广抗清义师的被摧毁
第五节 李定国、白文选的竭蹶救亡
第六节 清廷向缅甸施加压力和“咒水之难”
第七节 永历帝被俘杀
第八节 李定国之死
第三十一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一节 郑成功决策复台
第二节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第三节 郑成功的开始经营台湾和病卒
第四节 清廷的沿海迁界
第五节 鲁监国病死与张煌言就义
第三十二章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第一节 清廷组织三省会剿
第二节 关于“韩主定武”政权的考辨
第三节 茅麓山战役
引用书目
后记
摘要
四镇中高杰、黄得功兵力较强。高杰、刘泽清是望风而逃的败将,本应受到朝廷的惩罚;黄得功、刘良佐在甲申年间也无“功”可录,只是由于他们以兵力作后盾使朱由崧得以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都成了定策功臣。五月十七日,黄得功进封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良佐广昌伯;世守武昌的左良玉虽然没有参加定策,但他兵多将广,也进封为宁南侯。正因为四镇的形成本不是在为明室收复“失地”中作出过什么贡献,而是在策立上对朱由崧个人有功。就弘光、马士英而言,需要凭借他们的兵力慑服江南士绅;四镇也自恃有功,“天子乃我辈所立”,从此骄悍跋扈,一味唐集于南直隶江北地区争夺“善地”以自肥,进而挟制朝廷。
关于四镇封爵的问题,种根于迎立新君上的分歧。具体情节各书记载不接近相同。应延吉记甲申十一月史可法对他说:“天下事已不可为。先帝变日,予待罪南枢,分固应死,转念天下国家之重,庶几主器得人,希绍一成一旅之烈,不意决裂至此!揆厥所由,职由四镇尾大不掉。为今之计,惟斩四臣头悬之国门,以为任事不忠之戒,或其有济。昔之建议而封四镇者,高弘图也;从中主张赞成其事者,姜日广、马士英也;依违其间,无所救正者,余也。”②黄宗羲的说法是:“马士英既借四镇以迎立,四镇遂为士英所结。史可法亦恐四镇之不悦己也,急封爵以慰之。君子知其无能为矣。”③姜日广记:“先是,封事起仓卒,诸将条上事宜,上许焉。一切诛戮、署置、盐课、商税以及正供之赋,俱得便宜从事。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