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 字数: 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 作者: 孙学敏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63499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靠前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很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孙雪敏编著的《萧统与文选》为丛书之一,《萧统与文选》详细描述了萧统的生平、思想、创作以及他在组织学士编辑诗文集,尤其是在编纂《文选》中所起的作用,所作的贡献。同时,本书对萧衍和萧氏家族在南朝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目录
―、浩浩文苑淘尽黄沙始见金
二、昭明太子传奇一生惊世人
三、多才并集文坛之盛前未有
四、五柳先生高蹈淡定终显贵
五、萧氏文学集团与宫体文学 
摘要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目前各种文学形式自由发展并趋于成熟定型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也远远超过了前代。由于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因而对它们进行品鉴别裁、芟繁剪芜就成为广大阅读者的需要,于是选录很好作品的文学总集便应运而生。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晋代迄陈、隋,总集共有二百四十九部,五千二百二十四卷,其中有名的有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论》、宋代刘义庆的《集林》,但都已亡佚。今天所能见到的很早的也是影响优选的总集,就是《文选》。
    (一)文选概述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靠前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从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之所以被称为《昭明文选》,是因为该文选是昭明太子萧统召集文人选编的。萧统为南朝梁代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五代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他对文学颇有研究,遂招集天下有名的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集成《文选》三十卷。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所推崇。
    《文选》三十卷三十八类,共有七百余篇诗文作品,其所选作品按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分类编排,凡三十八类,为今所见我国辑录很早、规模优选的一部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目前占有独特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文选》究竞选些什么?萧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这时的萧统已经初步注意到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别,因而也可以说,《文选》是现存很早的诗文选集。
    首先,宣传道德的圣贤经书不选;以思辨为核心的诸子哲学著作不选;对于以纪事为主的史书,则只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描述,概不选入。
    萧统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其所选的作品都应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才能够被辑人《文选》。可见萧统在文学上既注重内容,又要求形式,是文质并重的。
    由于《文选》在选编时注重文采,因此,不少很好诗文都因《文选》持久的生命力而得以流传、保存到了今天,所以说,《文选》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较有见地的是,对于当时盛行的内容空虚的华文艳诗,《文选》一概不选。当然,有些好的诗文,由于缺乏《文选》所强调的“骈倔、华藻”也未能被收进《文选》,这是由当时文坛的风气乃至《文选》风格所决定的,使不少后来的学人感到些许遗憾。
    《文选》一问世,便受到普遍的欢迎。隋唐以后,文人往往将《文选》视为学习诗赋的教科书,甚至将它与经传并列。随着人们阅读《文选》的需求,后来有不少学者为它作注。历代注解研习《文选》的学者、著作层出不穷,据不接近统让今天尚能见到的专著就有九十多种,其他散见的考据、训诂、评论更是难以计数,研治《文选》遂成为一种专门学问――“文选学”。
    (二)《文选》成书的文化背景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目前各种文学形式自由发展并趋于成熟定型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也远远超过了前代。与之相适应的是,文艺理论中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也日益精密。宋文帝刘义隆立儒、玄、文、史四馆,宋明帝刘或分儒、道、文、史、阴阳五科,都标志着文学已取得了正式的独立地位。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期。
    P3-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