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周朝其实很有趣儿
字数: 17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 江月
出版日期: 2011-09-01
商品条码: 978750647570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的主体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的这一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时代主要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终结时间要略迟于周朝。为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一兼顾到了战国末期的历史。
作者简介
姜正成先生,70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国家机关职,2000年后专事文化出版工作,曾成功策划:“青春有约”系列(10本)、“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10本)、“回味历史”系列(11本)、“心灵绿茶”系列(10本)、“青少年心理自助”系列(10本)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副秘书长、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 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始建大周
一、商之无道与周之有道
二、周之强盛与文王之治
三、周武雄风之辅臣姜尚
四、周武雄风之牧野之战
五、周公辅政成周室王道
第二章 华夏雏形
一、多姓族的周朝
二、四海分封成大周
三、成康之治
四、周昭王南恨荆蛮地
五、周穆王环游天下
第三章 西周之秋
一、王师多败绩
二、西周末世诸王
第四章 西周哀怨
一、烽火狼烟散九州
二、镐京城破走洛邑
第五章 西周社会
一、礼乐征伐出于天子
二、西周的社会体制
三、西周的农业与百工
第六章 周室衰微
一、平王东迁后的局势
二、?葛一战,射散天威
第七章 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二、愚蠢的宋襄公
三、过花甲而称霸的晋文公
四、西进扩疆秦穆公
五、问鼎中原楚庄王
第八章 春秋吴越
一、吴国的兴起
二、伍子胥与孙武
三、吴楚大战
四、吴越争霸
五、范蠡与西施
第九章 战国风云(上)
一、三家分晋
二、战国之七雄
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四、一代奇才吴起
五、政治家商鞅
第十章 战国风云(下)
一、魏国的兴衰
二、纵横变幻的战国风云
三、战国之四公子
(一)信陵君
(二)春申君
(三)孟尝君
(四)平原君
四、秦、赵、齐三国间的对抗
五、秦赵争衡
第十一章 东周的灭亡
一、东周最后的灭亡
二、天下一统
附录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
一、儒、道、墨、法四大家
二、战国时期的都市发展
三、稷下学宫与士阶层的兴起
四、周代的文学
(一)《春秋》、《左传》与《国语》
(二)《战国策》的特点
(三)先秦诸子的散文
(四)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五)宋玉的文学成就
附录二 生产力的革新
一、铁器的使用
二、鲁班的传说
附录三 周朝历史时间表
参考文献
摘要
文王既然要率领周人灭商,那么在武王伐纣前,周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呢?前边已经说过,由于商朝内部社会动荡,在武王之前,周人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要优于商朝。由于周人地区社会较为安定,商品贸易方面也要比商朝繁荣。尽管在整体实力上,比起商王朝的地大物博,生活在岐山地区的周人显得望尘莫及,可周人却能够集中优势力量,给予商人有效的打击,逐步蚕食商朝。下面我们就对商周之间的军事力量进行一下对比。 周人是否拥有比商人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呢?如果从人数上来看,商王朝地括中原,人口众多,并征服了山东半岛和湖北各地的藩邦,恐怕不是蕞尔小国的周族可以比拟的。那么在武器方面,周人的装备是否要强于商人呢? 首先看战车。由于商朝先祖驯化了马和牛这些大型动物,依靠马匹作为动力的战车也就随之产生。周人承继商人,也学会了驾车技能。商人的战车是由两匹马或四匹马拖拉一辆直辕双轮的车辆组合而成。在车上站有三名战士,一人执弓,一人用戈矛一类的长柄武器,另外一人则负责驾车。作战时,车上三人相互配合,远用弓射,接近时用戈矛等长柄武器刺击,再近就要使用短兵进行近身搏斗。为防止战车直接受到冲击,战斗中每辆战车跟前都配属若干名随车的步卒。根据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遗址中宗庙前人祭坑的安排来看,在战场上,步卒每十人为一组构成方阵,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车队及其所属步卒随后,战车以五辆为一组,队形大约是以左、右、中三队为列队的方式。通过这种排列,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战争中,步卒的作用要远远高于战车。在战场上,战车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学者们颇有疑问。有人提出,在快速奔驶的战车上射士发射,可以发挥十足的威力。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战车硬轮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必致颠簸不堪,自然会影响射士命中的准确性;战车前又有马及车辕等阻碍,执戈战士对刺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在两车错毂交驰时,才可以进行短促的互击。因此,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战车的功能大约只是将战士迅速运送到战场,指挥官站在车上可以取得较好的视野,方便以旗帜与金鼓指挥军队进退,战场上的主力也许仍是那些随车的甲士与步卒。周国是向商人学来的驾车技能,比起商人的战车,周车稍微宽些,辕略长些,但差另Ⅱ很小。所以无论战车在战场上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商周两国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应该不分伯仲。 下面我们再来看周人的兵器与铠甲。通过对商周两地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证明,在士兵贴身的武装配备上,周人的装备要比商人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周人士兵使用的兵器有戈、矛、戟、剑及弓矢。商人的标准配备是弓、矢、戈(或矛)、盾及短兵。与商人的武器装备比,周人则配备有较为复杂的戟,这是一种将戈与矛联装而成的武器。虽然在商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有戈矛联装成的兵器,周人的戟未必是一种新型武器,但商人对这类武器的使用并没有像周人那么普遍。周人真正的优越性表现在剑的使用上。剑是商人所不曾使用的,作为一种短兵器,可刺可削,无论是在车战、马战还是下车搏斗及近身战中,剑的威力要高于斧钺和手戈等短兵器。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铜剑是在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的铃首剑,其年代相当于商代后期。铜剑在西周早期已普遍出现,陕西长安张家坡、岐山贺家村、甘肃灵台白草坡、北京琉璃河,各处西周早期墓中都发现了一种柳叶状、无柄的铜剑。周人用剑可能和受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有关。游牧民族在马战中接近敌人时,用剑砍杀十分方便。周人先与戎狄杂居,后又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时常发生战争,吸收他们的优选武器也是可能的。剑不一定是由周人发明,却是由周人将其发扬,以至于成为后来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不可缺少的兵器。 周人的甲胄在作战时,活动起来也要比商人士兵穿着的甲胄更为灵活。商人的甲胄是用整片皮甲制成的,可以防护前面,但裹甲的战士却不能自由活动。而周人的甲胄则不同。在山东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青铜甲由胸甲、肩甲和背甲三片组成,在各甲片的边缘都有小穿孔,’可以通过这些穿孑L,将铜甲用钉缀在皮革或其他质料的甲衣上。这种将甲胄分开制作穿着的方法,可以使士兵的各部分关节能够较为灵活地活动,这就使得甲胄在增加防护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士兵的战斗能力。在战斗中,周人自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在武器方面的优越性,使周人变得强大,但要灭商,周人只凭借这种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战略上实行正确的方法才能够逐步瓦解商朝的统治,最后将如同苍天巨树一般的商王朝连根拔起。周人从古公?父时期开始“剪商”,季历又以维护商朝北边的名义不断开疆拓土,文王姬昌又用了五十年的时间逐步消减商朝的羽翼,在武王当政后,灭商之势终于不可逆转。P4-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