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信的系列故事(礼品装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信的系列故事(礼品装版)

  • 字数: 130000.0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彗生 编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145286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信”,就是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最早是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诚实和依赖,“忠于民而信于天”,到了春秋时代,“信”更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之所以将“信”作为儒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儒学创始人孔子、孟子对“信”有较大的发展。到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将“信”列为“五常”之中,成为古代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孔子认为,“信”是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如果人不讲“信”,不具备“信”的品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信”分为一是信任,二是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对“信”的认为:“信”是交朋友优选的办法。“信”是上天赋于人的品德,是人们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 历代圣贤们把诚信视为是任何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认为人如果没有信用是不能立身处世的。人身在世上,言而有信,说话要真实,不要说假话,与人相交要开心见诚,守信用,就能事业有成。 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连环画丛书――《信的系列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紧紧围绕“信”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诸如“富贵不悔贫时之誓”,讲述秦国宰相百里溪在富贵之时,仍立誓守盟,念念不忘在“家无余钱,炊无剩米”时向妻子信誓旦旦许下的山盟海誓;“言出守信曾子杀猪”,讲述曾子不因妻子哄逗自己孩子的一句信口之言而失其信,教导孩子诚实守信,无论是怎样许诺的,既许诺就要兑现…… 《信的系列故事》由李彗生编著。
目录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