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想念季羡林

想念季羡林

  • 字数: 1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0420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想念季羡林(1911-2011)》:北大东语系教授张光?撰文告诉读者季羡林先生究竟是什么家;有名印中友好人士、印度学者贾根。波拉普称赞季羡林是中印文化交流之桥;有名藏学家、季先生的老友王尧先生深情回忆了有关季先生的几件小事;中华书局的老编辑、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讲述了他同先生的交往后,还惦记着去看一看先生老房门前那一树的马缨花。
内容简介
该书是“想念大师系列丛书”之一,是为了季羡林先生百岁诞辰而约请他生前好友和学生、弟子撰写的回忆和介绍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记述了先生所取得的辉煌伟大的学术成就,回答了“季先生到底是什么‘家’的问题”;还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他在学习、沈国、工作和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广为流传或鲜为人知的小事,文中配有不少照片,为广大读者了解认识和学习季羡林先生提供了一部真实可信的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是资历编辑,与众多专家和学者有着较为密切的工作联系,编辑并主编出版多部名家作品。
目录
前言
季羡林传略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中印文化交流之桥――季羡林
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对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
穷搜百代不世之功――读季羡林先生新著《蔗糖史》
有趣而幸福的回忆――我接触到的季羡林教授
季羡林教授对我一生的影响
遣巴季羡林先生二三事
他给我的“很好礼品”――怀念季羡林先生
门前一树马缨花――怀念季羡林先生
继承先贤遗愿做好民族古文字研究――缅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
试谈季羡林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语朴情醇是正行――深切缅怀中国翻译界的一面旗帜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我永远的人生楷模
迟到的纪念
深切怀念我们永远的季主任
以荷相传――回忆恩师季羡林
心祭敬爱的季先生
怀念季老
季羡林教我如何做人做学问――记恩师季羡林先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怀念恩师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长寿之秘诀――续《凡人小事》
怀念季先生
君子之风学者之范――怀念季老
想念季羡林
摘要
    羡林传略
    季羡林教授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属临清市)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贫,6岁时离开父母,往济南投靠叔父,在那里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
    1930年,19岁的季羡林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很有名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很终,他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语。1934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后回济南母校任省立济南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1935年,季羡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深造。他主修印度学,副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欲归不能,只好滞留德国,继续从事学习研究。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等。
    1945年秋,欧战硝烟未尽,他取道瑞士等国,几经辗转,于1946年夏回到了祖国,时年35岁。
    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任系主任至1983年。1956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等五十多个职务。2003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9年7月11日不幸逝世,享年98岁。
    季羡林治学六七十年,涉及的领域之广、之深,在靠前外实属罕见,很难用一两句话所能包容,只能说他研究的领域包括那些。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印度文化学;3.中印文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4.历史学;5.佛教学;6.印度古代文学;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及杂文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