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在教育

情在教育

  • 字数: 28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伟江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753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情在教育》从个人的经历、理念和感悟出发,记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主任张伟江从一名留洋博士、大学教授到一名政府官员的心路历程,着重描述了在进入政府机关后,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管理庞大而复杂的教育系统,进而为民谋福利。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对于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之情,并不时穿插着他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情在教育》还收录了作者任职期间的一些演讲和报告,不仅能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近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上海蓬勃向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缩影。
作者简介
张伟江,教授,1946年6月生,浙江宁波慈溪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上海市敬业中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东北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Ph.D)。1967年7月本科毕业后相继在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东北大学任教。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之职,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1992年起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总支书记、系主任,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历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2006年后还曾任上海市人大侨民宗委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任国家督学,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等。
其间专攻应用数学研究,现为中国数学会奇异摄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任职期间还专心于教育理论研究。曾有120多篇论文发表于各专业期刊,并有多本著作出版。
目录
从教授到官员
步人仕途(1991~1994)/3
说来话也不长――我的教育简历/3
赶鸭子上架――很意外,我当上了系领导干部/5
伯乐的提携/8
新的思路与行动/11
告别交大/16
三年初试(1995~1998)/20
新官上任/20
为你打开一扇窗――上海的shernet/22
难忘的再学习――我在中央党校一年/27
一举展天下――教育评估的兴起/30
八年历程(1998~2006)/33
披挂上阵教务主任/33
为民建起合格学校/36
齐心共创惊人之举/43
任职第一考:述职在人大/55
舞笔弄墨,雅趣人生/69
情在教育/73
无官却不“轻”/73
不忘当年人/75
教育评估/77
论文与演讲/81
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83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上海市初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总结/93
务实开拓,突破难点,加快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5
以理论为指导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在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16
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谈高校春季招生考试改革/129
汇集勇气与智慧,实现上海高等教育更大创新/134
从E-研究院谈高校特色形成氛围/139
共同努力,为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而奋斗――在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44
略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155
必须预先设计上海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160
老年教育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大工程/164
上海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历史、现状及未来/167
在上海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75
教学评估是门科学/185
加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188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教育评估/194
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质量保障与评估――上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体制创新与实践探索/197
构建教育评估学――上海教育评估回顾与展望/208
关于建设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学的思考/213
教育现代化后关于教育评估的思考/217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经验与特点管窥/222
媒体访谈录/233
上海交大一批年轻博士探索学术交流的新形式――多学科联合交叉研究出成果培养一批优秀科学带头人/235
上海交大三位教授建议在京沪等地建立留学生中心
“筑巢引凤”吸引留学人员为国效力/238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访新任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教授/240
“校校通”之后――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畅谈上海教育信息化/245
未来要做的事情很多――上海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张伟江会长访谈录/251
更大的气度更宽的胸怀更远的视野――张伟江谈上海教育/257
张伟江代表网议“高校教育与人才”/270
摘要
    当天下午3点到3点45分,时任市委书记约我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其实这是最令我震动和难忘的一件事。他说道,“科教兴国”进入了新阶段,上海教育已有很好基础,中小学由区县管,高校由市管;你是教卫党委第一副书记,党委集体领导,决定思想方向和重大决策,行政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在决策前多交流,多酝酿,做到“三不一到”:不争位、不恋位、不越位、要到位。他还谈了自己任各级干部的经历等等。第一次面对面听上海优选领导人推心置腹的谈话,自然很珍惜和感动。至今令我深记不忘的第二句话是:“你厚道,相容好,但拍板时该断则断,要硬一点,我们都支持你。”谈话快结束时,他又说:“你厚道,往往会在不顺时心里不舒服,郁于其中,要注意身体。”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我的习性的。果然不出书记所料,当教委主任岂是美差,不要说“日理万事夜又思”,许多事情远比我想象的复杂、烦心,除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外,还得对付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很高兴任职后能直接受到高层领导的教诲,这实属人生难得。第二天徐匡迪就约谈,除谈了许多体制、机制改革,告诉我要多研究,思想积极、行动稳妥……特别指示我到北京去汇报上海改革的设想。
     接下去,龚学平、周慕尧皆约谈。我才赴任,边听边快记,唯恐错过重要指示。我当副主任的三年里,有的事不属我管,有的也不去插手,心中有数就是了。其实两位领导都十分清楚,各层早有安排。这样,我放心多了。披挂上阵要雄赳赳、气昂昂才是。
     4月2013,市教委召开正副处长级会议,市委组织部陈士杰副部长来宣读市委(1998)158号文,我任市教党委副书记。听了会上龚学平、周慕尧讲的话,我感觉到两位领导的决心,教育系统一场大变革、大发展即将展开,我又是个“生逢其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