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 作者: 方洲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380108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由方洲主编,历史是一幅鲜活生动的壮丽画卷,又是一部充满疑问的难读奇书。在绵延不绝的五千年中国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越王勾践是否真的卧薪尝胆,世间到底有无鬼谷子此人,赵括的长平之战是替廉颇背黑锅吗,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十二年,武则天为何死后留下一座无字碑,杨贵妃为什么未被册立为皇后,司马光为何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成吉思汗为何万里召见丘处机,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传说中的太平天国秘密宝藏究竟在何处,北京公主坟葬的是清朝哪位公主,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 《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走进神秘莫测的历史长廊,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在探索中增长你的人生见识,在沉思中肩负你的历史使命,在青春激扬的岁月踏出坚实的足印,迈向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未来世界!
目录
第一篇 揭开秘密尘封的王朝政治内幕――智谋权变相博弈,兴衰成败问宫墙
第二篇 领略血雨腥风的古代战争风云――挥刀立马忠国魂,风云背后忆沙场
第三篇 寻找历史名人轶事的悬案真相――古人轶事几多疑,名人名下写传奇
第四篇 解密事件潜藏的真假虚实玄机――历史怪圈难有论,层层探秘层层谜
第五篇 探索古代文明文物的印记奇观――华夏文明来探源,国宝珠光最神秘
第六篇 见证历史遗存的城坊遗址足迹――倾国倾城非传说,神州土地寻踪迹
第七篇 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俗文化――俗风民情是传承,俗事凡尘是本真
第八篇 揭秘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档案――千年疑云皇世家,龙椅背后展风华
第九篇 思考古代文臣的喜忧仕途命运――朝臣百官问天子,命运由谁主沉浮
第十篇 追寻一代枭雄武将的传奇风采――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遗迹何处寻
第十一篇 叩问古代文人士子的落寞人生――自古书生比鲲鹏,却是题书叹清风
第十二篇 感受平凡乡野庶人的非凡奇迹――孤胆揭竿何所惧,一声惊雷平地起
摘要
    随着19世纪最后一道晚霞的落幕,20世纪曙光的浮现,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附近,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古老文物在时间的催促下和考古学者的不懈努力中逐渐浮出“水面”,距今数千年的、中国最早可以确定具体位置的都城――殷,也显现出了自己的“美貌”。 殷被认为是商王朝相继迁移五都的最后一个国都,陪伴商王朝走过了273个春秋,直至商的灰飞烟灭。相比存在500多年的商王朝,殷占据了其一半的时间,目送一个国家稳定之后的所有沧桑变革,因此商王朝还被称为殷商。 君王死后,城市消泯,从此殷化为废墟,归于尘土。或许殷墟再推迟几百年出土,人们可能到现在还认为,史书上所记载的商君王盘庚迁都至殷不过是个传说而已。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学者对盘庚迁都殷的问题表示质疑。 盘庚究竟是否迁都于殷?表示肯定的学者是站在出土古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确定的。且不说小屯村地下数以万计的刻镂文字龟甲和兽骨,也不说那些制作精巧的青铜器和兵器,但就一个艺术水平高超的后母戊(原名司母戊)大方鼎,都令学者们很难否认,一个普通的古城市会有这样的制造水平,舍了殷为都,还有谁可胜任? 偌大的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轮廓方直,重达800多公斤,自有不可动摇的气魄。除了鼎身四面的中央处无纹外。其余各处包括提手、脚柱,都刻有精美的云雷纹和各具形态的生动纹饰,尤以饕餮刻纹为主。除此之外,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内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霸气十足。根据多方面的考证,后母戊鼎很可能是商王室的重器,因为其雕工和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商代青铜文化的巅峰,再无出其右者。 如果说后母戊鼎加深了人们对盘庚迁都殷的想法,那么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进行,一座座宫殿宗庙建筑遗址、一片片王陵墓地、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繁华的手工业作坊的相继出现,更使人们确信了殷墟的前身是一个都城。 不过,盘庚是否迁都到殷,仍旧遭到怀疑。据《史记》记载:成汤帝于公元前1711年灭夏,建都于商丘南毫。成汤五世孙仲丁迁都到河南郑州,仲丁弟河澶甲迁都到今河南内黄东南,六世孙祖乙又迁都于今河南温县东,八世孙南庚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山东曲阜,直到九世孙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也就是说,盘庚迁都是从黄河以北迁往黄河以南,到达成汤建都南毫之前的居所――商丘县北部的北亳。 说来说去,盘庚还是回到了原点,而并非迁都于安阳殷。不仅如此,《竹书纪年》中也有与《史记》不谋而合的记载,且书中将北亳称之为殷。很显然,史书上表明盘庚迁都不是去了现代我们所看到的殷墟,而是去了北亳之殷。原来此殷非彼殷,是一个历史的文字误会,令殷墟误以为是都城。 然而,谁又能解释安阳殷墟规模宏大的遗址和文物是怎么回事?谁能解释为何就连商丘的遗址也不能与安阳相比呢?难道真如少数历史学者推测的那样,是成汤的十三世孙武乙迁到安阳小屯。才留下如此庞大的都城么?可是,数以万计的史料都这样显示,商王朝历经五次迁都,若是由武乙迁都安阳,岂非有了六次迁都之说了? 一个历史的谜题就这样难倒了世人,至今仍没有人拿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是由盘庚迁都到殷。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殷作为商王朝后半期经济水平的代表,其宏大、秀丽的规模,可以让人深切地体会到3000多年以前中土的繁华。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