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菊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菊花审美文化研究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张荣东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80752773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花卉,菊花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和意象。本书主要研究菊花题材文学与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侧重在文化方面,包括菊花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张荣东  男,1969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大庆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曾在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菊花原始文化内涵的生成
  第一节  菊花考源
  第二节  菊花的早期文化内涵
    一  古代菊花民俗含义的形成
    二  古代菊花象征含义的产生
第二章  菊花从实用到审美功能的转变
  第一节  菊花的实用价值
    一  菊花的物候作用
    二  菊花的药用功能
    三  菊花的食用价值
  第二节  菊花审美认识的产生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菊花象征功能的审美内涵
    二  魏晋六朝时期菊花审美认识的勃发
    三  唐代对菊花文化内涵的继承与丰富
  第三节  宋代以来对菊花文化内涵的发掘”
    一  宋代对菊花审美内涵的提升
    二  宋代以来的菊花命名与菊事活动
第三章  菊花人格象征含义的产生及其演进
  第一节  屈原与菊花人格象征含义的萌芽
  第二节  陶渊明对菊花人格象征含义形成的贡献
    一  魏晋时期菊花的文化含义
    二  陶渊明对菊花人格象征含义的提升与定型
  第三节  唐代菊花的象征意义
    一  唐代菊花象征含义的拓展
    二  白居易对篱菊精神的改造
  第四节  宋代菊花人格象征含义的丰富与发展
  第五节  蒲松龄对菊花意象传统文化内涵的改造
第四章  陶渊明采菊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陶渊明采菊辩
    一  采菊主题的产生
    二  陶渊明采菊的目的及后人对采菊主题的接受
  第二节  陶渊明采菊文化意义的生成
    一  隐逸思想内涵
    二  篱菊意象的生成及其文化内涵
  第三节  东篱风致:一种人生境界和美学风格的形成
    一  东篱风致的文化内涵
    二  陶渊明人生境界形成的时代氛围与哲学基础
    三  陶渊明人生境界对后世的文化影响
第五章  古代文学中的菊花
  第一节  创作发展状况
    一  概述
    二  唐前诗文中菊意象梳理
    三  菊花赋的繁荣及其原因
    四  宋代咏菊文学的高度繁荣
  第二节  菊花的思想内容体系
    一  屈菊精神
    二  陶菊精神
    三  菊花的其他思想内涵
  第三节  咏菊文学的艺术模式
    一  菊花的习性与香色
    二  他物的映衬烘托与拟人手法的运用
    三  菊花的伴偶
第六章  古代园艺中的菊花
  第一节  菊花的园艺学分析
    一  原始菊花形态考述
    二  菊花的园艺栽培
    三   插花盆景
  第二节  古代菊谱述略
    一  古代花卉谱录概述
    二  宋代菊谱述略
    三  明清菊谱述略
  第三节  菊谱编撰盛行的原因
第七章  古代民俗中的菊花
  第一节  菊花与重阳节
    一  重阳节源流考释
    二  重阳节与菊花联系的道教根源
  第二节  陶渊明对重阳节文化品格的提升
  第三节  南阳菊考释
    一  南阳之寿
    二  菊水与菊潭考释
第八章  古代美术中的菊花
  第一节  菊花与绘画
    一  菊花入画考
    二  陶菊图
    三  菊花图简论
  第二节  四君子题材绘画的形成与繁荣
    一  四君子考
    二  四君子题材绘画的繁荣及其意义
  第三节  工艺美术中的菊花
结束语
征引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