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客厅内外—林徽因的情感与道路
字数: 24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王晶晶
出版日期: 2011-07-01
商品条码: 978750604115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化目前的“第一才女”,有着特殊且耐人寻味的情感经历与生命历程。她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很优秀的学者、诗人、小说家:父亲林长民、法律上的父亲梁启超、丈夫梁思成、爱慕者兼知音徐志摩、终生追随者金岳霖、道义支持者胡适、好友费正清和费慰梅、铁杆粉丝沈从文、朋友张奚若、学术伙伴李济甚至包括不同意见者冰心……王晶晶编著的这本《客厅内外――林徽因的情感与道路》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与交往,尽量还原真实的情景,希望成为了解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独特视角。
内容简介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化目前的“第一才女”,有着特殊且耐人寻味的情感经历与生命历程。
她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很优秀的学者、诗人、小说家:父亲林长民、法律上的父亲梁启超、丈夫梁思成、爱慕者兼知音徐志摩、终生追随者金岳霖、道义支持者胡适、好友费正清费慰梅、铁杆粉丝沈从文、朋友张奚若、学术伙伴李济甚至包括不同意见者冰心……本书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与交往,尽量还原真实的情景,希望成为了解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独特视角。
作者简介
王晶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2004年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导师为“苏大三剑客”之一的陈子平。现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作品有《笑声泪影中乡关何处的悄吟――重读(呼兰河传)》(2001年)、《小说与电影的对视――阅读米兰?昆德拉》(2006年)、《现代人及其精神困境――论(红楼梦)、鲁迅及(财主底儿女们)》(2007年,硕士论文)。
目录
第一章 执子之手,与子借老――林徽因和梁思成/001
爱的赞颂/001
梁、林二人的肖像/005
给胡适的信/012
宴尔新婚/017
在北平的华年/026
寻访古建筑/036
林徽因的病/053
流亡西南的岁月/063
梁思成的再婚/080
第二章 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世界――林徽因和徐志摩/089
一出三幕爱情剧/089
男主角/110
玫瑰与莲/120
最后的情感挣扎/129
八宝箱之谜/138
他是她的爱人吗? /145
第三章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林徽因与金岳霖/169
一往情深深几许?/169
“老金”其人/174
徐志摩――林徽因――金岳霖/188
哲学家的爱情哲学和不婚实验/192
第四章 “太太沙龙”与“京派”文人/200
“京派”的前世今生/200
朱光潜/211
冰心/217
沈从文/226
第五章 沙龙里的其他常客/237
费慰梅和费正清/237
一丛剪影/247
主要参考书目/256
摘要
寺院建在山边一处很高的台地上,周围三十多棵古老的松树一同历经并
见证了风雨沧桑。由于年代久远和香客稀少,这座雄伟的大殿受着时间和人
心的双重冷落及遗忘,直到这一天,四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悄然来到它的
面前,推开那高大、尘封已久的门,嘎吱的一响,在渺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十
分清晰。
这座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破败、颓圮的寺庙,它那巨大、坚固和简洁的
斗拱,举势和缓却深远超长的出檐,无不在静默中隐隐透着久远的气度和被
湮没的辉煌;可是它的真实面目,还在历史的尘封里扑朔迷离、模糊不清―
―就像照耀着它的夕阳的佘辉,半是光芒、半是昏暗。
门打开了,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四人轻踏进去。瞻仰大殿,惊喜异常:
大殿分为七间,光透进来,若明若暗间显得更加辉煌无比。在一个很大的平
台上,有一尊菩萨的坐像,他的侍者环他而立,有如一座仙林,菩萨与众仙
或神情端凝,或含笑超尘;奇怪而不一致的是,在平台的左端,坐着一个真
人大小的女人,在众仙人中,显得非常渺小,且不似仙人的肃然威严,却是
美丽端庄。询问寺里的老僧,答曰,她就是篡位的武后。梁、林对整个塑像
群进行仔细观察后,断定它们是晚唐时期的作品,而如果泥塑像是未经毁坏
的原物,那么庇荫它的房屋必定也是原来的唐构!因为重修房子必定会损坏
里面的一切。
晚霞一下回光返照般地照亮了大殿。不久夜晚降临了,短暂的休息后,
第二天,他们开始了对寺庙的仔细全面的调查――为了找到确凿的证据――
希望在眼前晃动。
惊喜随着勘查的推进,一个接一个地降临: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
的柱础,一一细看,无论是单个还是总体,全都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晚唐特征
;优选的惊喜则是,当梁思成、莫宗江爬进藻井上面的黑暗空间,梁思成眼
前一亮,一种在唐代绘画里才偶有所见的屋顶架构竟明白无误、活生生地出
现在眼前!这种双“主椽”的构建――古制称“叉手”的做法,不同于较常
见的“王柱”,不但在之前五年的考察中从未发现,而且和后世中国建筑的
做法全然不同。
可是这样的收获实在不是灵光乍现的产物和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他们工
作的艰辛,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若没有生命热情的支撑,绝不可能
进行下去。
所谓的“黑暗空间”,是遮挡梁架以上内里结构的顶板与斜坡殿顶构成
的一个黑暗的空阁,人如果想进入其中,只能攀上顶柱从屋檐下的狭小空隙
爬进去。为了探究明白,梁思成和他的助手不顾空阁内沉积千年的灰尘,以
及难以预知的不测和危险,手持电筒,毫不犹豫地爬了进去。厚及盈寸的尘
土,踩上去像棉花一样,梁思成小心翼翼地爬着,顺着一束并不明亮的光线
,他发现原来“阁楼”里住着好几千只蝙蝠,它们聚集在脊檩上边,就像厚
厚的一层鱼子酱一样,令人毛骨悚然。按照常规,古建筑的脊檩上一般用墨
笔写有建造日期或相关的记载,可是这“厚厚的一层鱼子酱”却使梁思成无
法找到在上面可能写着的日期。木材上爬满了千千万万专靠吸食蝙蝠血为生
的臭虫,厚厚的灰尘和臭虫中不时还有蝙蝠的尸/体横陈其间,或是被同伙
挤压而死,或是被无孔不入的臭虫活活咬死。其纷乱龌龊之状,令人唏嘘。
梁思成和助手戴着厚厚的口罩掩盖口鼻,在接近的黑暗和难耐的秽气中
一连好几个小时地测量、画图和用闪光灯照相。每当闪光灯亮起,无数只蝙
蝠就惊恐地四散翻飞,扑棱棱乱作一团,争相向外逃窜,整个大殿浊尘飞扬
,混乱不堪;当他们终于从屋檐下钻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在背包
和衣服里爬满了千百只臭虫,身上也到处被咬得很厉害。如此令人不堪忍受
的景况,梁思成却声称,这些日子是“多年来寻找古建筑中最快乐的时光”
。
为了“不辜负古人的匠心”,梁思成、林徽因和助手们早晚攀登工作,
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唯恐不
周。我们也许还记得,梁思成因为年轻时的车祸患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身
上穿着沉重的钢马甲;同时我们不禁忐忑不安起来,这几百年的积尘灰雾,
不但侵蚀了林徽因美丽的容颜,还有她已发生病变的虚弱的肺……
工作到了第三天,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林徽因在一根梁的下面注
意到其根部有很淡很淡的墨迹,仿佛是一道闪电划过阴霾重重的天空,瞬间
照亮了历史的迷雾――没有比实际写在庙宇的梁上或刻在石头上的日期更能
清晰地证明它确切的年代的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惊喜,
几天来艰苦的探索发现,越来越证明一座富丽堂皇的唐代建筑已在面前,可
是怎么才能知道它的准确建造日期呢――最后确凿的证据和答案……现在,
就在目前了。梁檩离地面有两丈多高,又斑驳且积满灰尘,殿内光线极其昏
暗,那遥远的文字实在难以辨认。四人聚在一起仰头辨识了很久,凭各自的
目力所及,揣测再三,只能认出一两个零星的官名,于是梁思成和两位助手
忙着想办法找人在佛像群中搭起脚手架以便清洗梁柱和就近审视……林徽因
仍然没有离开,她素来远视,于是仰着头,从不同角度目不转睛地看着,在
最右边的一根梁上,几个字依稀可辨,她把头尽量往后仰,再往后仰,终于
看清了,那一行漫漶支离的字是“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神秘
的历史密码正一步一步破译开来。
林徽因心里一动,却又生怕会由于生动的幻觉而看花了眼,因为她记得
在外面台阶前经幢石柱上似乎看到过这个名字。她马上离开大殿,来到石柱
前核实,她大喜过望地发现,除了一大串官名以外,石柱上赫然写着同样的
句子:“女弟子宁公遇”!石柱上刻的年代是“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公
元857年(唐,公元618―906)。
P48-5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