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丁海东
  • 出版日期: 2001-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285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0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学前游戏论》: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学前游戏论》是关于研究学前游戏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学前游戏的分类指导、国外学前游戏理论的流派等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基本原理
第一章 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第二节 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

第二章 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第一节 学前游戏的分类
第二节 学前游戏的发展

第三章 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
第一节 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第四章 影响学前游戏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第二节 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节 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

第二编 教育实施
第五章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 学前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第二节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
第三节 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第四节 学前游戏的评价

第七章 学前游戏的分类指导
第一节 婴儿游戏的指导及实例
第二节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及评价
第三节 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及评价
第四节 幼儿表演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第八章 学前家庭教养中的亲子游戏
第一节 亲子游戏的进展与特点
第二节 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

第三编 发展与借鉴
第九章 学前游戏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国外学前游戏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前游戏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发展

第十章 国外学前游戏理论的流派
第一节 经典的游戏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三节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四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五节 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附:向幼教界推荐观察评价幼儿游戏水平的几个量表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3)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游戏发展儿童主体性,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教育功能和全面发展价值。
(4)把游戏看做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即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因为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看到的游戏的主体性是游戏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对象性活动所发挥和发展的主体性。从而提升和扩展了只强调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的社会性本质观所限定的层次和视阈。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不是对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发展。把游戏看做是主体性活动,并不是否认而是也承认和肯定了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出发的对游戏活动性质的认识。具体而言,这二者的关系是,游戏的主体性是前提和基础并决定着游戏的社会性,因为只有在承认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基础上,说明游戏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游戏才不会丧失灵魂,才能真正实现游戏这种活动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5)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从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主观臆断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对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活动进行过多的和不恰当干涉。揭示和凸现游戏的主体性本质,有助于在实践中对儿童游戏的科学化指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