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杨开慧
字数: 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陈冠任
出版日期: 2011-06-01
商品条码: 978751150412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76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杨开慧》内容简介:诗词“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就是纪念夫人杨开慧的。杨开慧是出身于长沙一家书香门第的闺秀。不仅是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杨开慧在早期情感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风华正茂时浪漫爱情另一半的营造者,而她29岁短暂的生命历程,又与我党波澜起伏的革命斗争历史紧紧相联,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杨开慧的名字虽然为很多人熟悉,然而,她留给世人的东西太少。真正了解、知晓她的人不多。陈冠任的《杨开慧》从纷繁的史料中细心探寻,并采访众多历事件的亲历者,以最真实、最准确的事实,记述了杨开慧鲜为人知的一生以及她与的生死之恋,展现了这位不屈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爱与恨和不平凡的人生。
谨以《杨开慧》献给建党90周年和杨开慧诞辰110周年。
作者简介
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有名畅销书作家,著有《国殇2》、《国民党十大品牌军》、《十大品牌军》、《十大常胜军》、《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浈纪实》、《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板仓杨家
1.杨家是书香门第,向家是诗书世家/002
2.父亲与革命党有染,东渡日本/004
3.“我将来只做我愿意做的事”/006
4.海归父亲不当厅长当先生/010
5.“这是什么船?为什么这样横冲直撞?”/012
6.世交的孩子也成了挚友/013
7.湘潭学子的坎坷求学路/015
第二章 初识润之
1.“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020
2.杨开慧与是如何相识的/024
3.她按住胸口说:“我也要去济世救民!”/027
4.学生要驱逐校长,差点被开除/032
5.一个征友启事,只征得三个半朋友./034
6.杨家兄妹相约:袁大头要复辟,就起来革他的命/037
7.第一次去板仓,就待了一个半星期/040
8.“俄国这一回改天换地了!列宁真伟大!”/043
9.杨开慧太小,没参加新民学会/046
10.罗章龙东渡:去而复返,050
第三章 红线牵
1.“要是能到北京来,该有多好!”/053
2.北海桥头的初恋/055
3.杨、毛通信,称呼“润”、“霞”/062
4.32四的激流:长沙和北京的互动/067
5.“没有穷人的穷,哪有富人的富?”/072
6.“忽然一天一个炸弹跌在我的头上”/075
7.驱张到京:“张氏不出湖南,誓不罢休!”/079
8.当了杨家准女婿:扶柩到武汉/083
9.杨开慧是女子中学第一个剪短发的/088
10.杨开慧不上《圣经》课,不做礼拜/091
11.“校方不能干涉我们爱国!”/095
第四章 毛、杨结成连理枝
1.把父亲留给母亲的奠仪费拿出来给了/100
2.“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106
3.无政府主义者在书社闹事,被杨开慧斥走/107
4.省学联的女领袖/111
5.“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114
6.有过一次包办婚姻:从没同居过/117
7.“书可以不读,学生运动非搞不可!”/119
8.“女工们的工作状况真恶劣”/122
9.黄爱、庞人铨大闹长沙,129
10.和何叔衡行动“突然”,拒绝众人送上轮船/133
11.建党,建党!/139
12.长沙“开放女禁”急先锋,143
13.20岁生日前入党,为“中共女党员第二人”/144
14.“优选的合法形式就是去搞平民教育”/146
15.黄、庞殉难:杨开慧表兄妹与亲戚对着干/151
第五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
1.“没有代表工人的这一竖,天地就不分”/159
2.清水塘是夫妇的第一个家/162
3.“开慧姐真好,这里是革命的大家庭!”/167
4.“先建立工会,斗垮鲁班庙”/169
5.杨开慧有一只神秘的小木箱/173
6.杨开慧细声地问道:“先生,你找谁?”/178
7.与省长代表谈判赢了他/184
8.毛岸英出生第三日,才急匆匆地赶到医院/189
9.省长对一个劲点头:“工人采取这种主义,极为得当!”/192
10.“就是要像开慧姐那样生活,那样战斗!”/195
11.“润之!你快从后门走”/198
第六章 在上海的日子
1.第一次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202
2.杨开慧心有幽怨,赌气不给回信/206
3.三户楼的生活:表面平静实际上生龙活虎/212
4.引爆五卅运动烈火的顾正红是杨开慧的“学生”/218
5.杨开慧当天就把远道而来的张琼送走/221
6.等14人集体上书孙中山/224
第七章 韶山风云
1.柳直苟和李淑一结成良缘/229
2.“在外做了大官”的携妻带子回韶山/231
3.“我们夫妻俩也打个大虫给你们看看”/239
4.杨开慧在毛氏宗祠办起了夜校/244
5.妯娌情深:共同为毛泽覃操办婚事/248
6.韶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杨开慧是监誓人/253
7.“顾正红”的名字映人杨开慧眼帘/258
8.“工农商人与学生,报仇雪耻一条心”/263
9.讲演队向农民进行革命宣传/267
10.教育会长唐默斋成了过街老鼠/271
11.“雪耻会的章程,兄弟照办,绝无二言”/278
12.“他抓他的,我走我的”/286
13.杨开慧筹办韶山党总支,追悼汪先宗/289
第八章 在广州
1.做了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295
2.“不要紧,天不会塌下来”/298
3.夫妇默认了弟弟的“二婚”/304
4.柳直荀强硬接收团防局/307
5.湖南农运牵动杨开慧的心/311
第九章 回到长沙
1.大浪淘沙:昔日同学对农民运动看法不一/315
2.“毛先生泽东奔走革命,卓著勋绩”/322
3.特务掏出手枪:“毛润之在里面吗?”/325
第十章 疾风骤雨
1.督府堤41号:风雨欲来的紧张日子/333
2.杨开慧第三个儿子出生/338
3.夫妇登上黄鹤楼:心潮逐浪高/342
4.未来的亲家:与刘谦初、张文秋与杨开慧仅见过一面/344
5.马日事变后,杨开慧打开后门接送战友/348
6.蔡和森被撤职,在家养病/354
7.“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356
8.杨开慧作了最坏的打算:把岸青送回了老家/360
9.“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363
10.“抓我的人就在车上,我哪能做声”/365
11.此时长沙的气氛十分紧张/367
12.杨开慧最后诀别于月黑风高之夜/372
第十一章 板仓的战斗
1.“人手少,可以暗地搞破坏活动”/378
2.秋收起义一路进军,杨开慧天天“打牌”/381
3.杨开慧指挥的“夺枪行动”/384
4.表弟向钧被杀:“穷人翻身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斗争上面”/389
5.“工人农民一定会有翻身解放的一天”/392
6.板仓与井冈山之间的信鸿/396
7.噩耗接二连三传来,杨开慧欲哭无泪/400
8.杨开慧与省委失去联系/407
9.长沙各地关于杨开慧有各种各样的传说/411
10.否决了湖南省委的意见/413
11.念我远方人,复及数良朋/419
第十二章 为有牺牲多壮志
1.新年伊始,传来杨开明出事的噩耗/427
2.红军攻打长沙又突然撤走了/431
3.何键挖了的祖坟,又要抓杨开慧/434
4.“要记住郑姨是怎么牺牲的”/440
5.“霞仔被捕了”/445
6.狱中一月/449
7.开慧之死,百身莫赎/460
摘要
板仓冲,位于长沙县东北隅,离长沙城约120里,与平江、湘阴两县交界。这里群山环抱,飘峰、影珠两山,挺立于板仓东西,巍峨峭拔;山上松竹茂密,树影婆娑。冲前的板仓溪,清澈见底,经泪罗,人洞庭,源远流长。
这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山村,就是的第一个夫人杨开慧的故乡。
板仓原属长沙县清泰都,后属东乡,分上、下板仓。杨家就住在下板仓屋。杨家的房舍分为上、中、下三幢,平行排列,前高后低,全是坐西朝东,由泥土砖砌成,盖小青瓦,前筑有防护矮墙,形成一个较大的院落。院落三面环山,屋坪前是两口明镜的水塘,再往前面是一片宽敞的稻田,板仓溪就在稻田中逶迤流过。杨家下屋四周风光十分秀丽。
1901年11月6日拂晓,南方初冬一个可爱的早晨,万朵红霞,簇拥在飘峰山顶,似山花,如火焰,把板仓冲映得通红。这时,从杨家下屋右侧的厢房里,传出了一个新生婴儿的啼哭。
20世纪初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1898年戊戌变法兴起.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使得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各地变法、图强大潮暗动。
在这一过程中,湖南地处中南腹地,被帝国主义视为“铁门之城”。自从20世纪初年,岳州、长沙被辟为商埠之后,封建豪绅和外国列强进一步勾结,加深了湖南人民的痛苦,同时也增强了湖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衡州教案”和“辰州教案”迭次发生,以长沙泥木工人带头掀起_的长沙“抢米”风潮和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泰东乡虽然偏于一隅,民风开放而又激进。也受到各地反帝反封建斗争浪潮波及。
婴儿的父亲,叫杨昌济,字华生,1871年4月21日生于板仓。
杨家世居板仓。书香门第。
杨昌济的高曾祖父是清代太学生。祖父杨万英是邑痒生,于1861年去世。父亲杨书祥,字书樵,捐过一个例贡生,饱读诗书,没有做过什么官,一生在家以授徒为业,生有四个子女:长子昌运,字荣生,第二个是女儿,嫁给金井郑姓人家,杨昌济是老三,老四杨昌恺,字瑞生。杨书祥之弟叫杨小吾,因无子,杨昌恺过继给他做儿子。因此,杨昌济与杨昌恺等虽是亲兄弟,杨昌济却有时称兄弟们为“堂兄”、“堂弟”。
杨昌济的母亲向氏是平江县石洞人。向家乃诗书世家,与杨家世代联姻,对杨家子弟影响甚深。
杨昌济7岁时进馆发蒙,蒙师就是自己的父亲杨书祥。然而,他不幸8岁失恃,14岁失怙。母亲、父亲相继去世,给他早年的生活留下了不少阴影。1888年,杨昌济17岁时,与舅父前妻所生的二女儿向振熙结婚。向振熙出自诗书世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与杨昌济成亲后,生有一女,取名杨琼,但是,杨琼出生后不久即不幸夭折。婚后第二年,杨昌济参加长沙县学试,一举考上邑痒生。1890年应试举人不第,便出门授徒,边教边学,三年后再次乡试,又不第,心情苦闷,日渐消沉。随后,在乡里授徒,在板仓附近的巷子山陈家当塾师,偶尔到长沙居住一段时间。
1898年,杨昌济进入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此时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兴起,杨昌济参加了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成为他们组织的南学会的“通讯会友”,借此机会,他向谭嗣同、唐才常等请教、交流。
唐才常,字伯平,号绂,浏阳县人,贡生出身,先后肄业于长沙校经、岳麓及武昌两湖书院。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变为变法救亡。此时正在武昌求学的唐才常,在救亡热潮的激励下,满腔热血地回到长沙,积极参与湖南的维新活动,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中坚人物。
戊戌变法经历108天后,昙花一现,风卷残云而去。变法失败后,已接触新学的杨昌济,看破了科举功名的虚伪和无用,从此绝意仕进。正好这时,他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8月25日,儿子杨开智出生,杨昌济半喜半忧怅怅回了板仓,从此又隐居乡间设学授徒。
到1901年11月,他设学教徒又过了3年,此时女儿出生,家里又添了人丁,他十分高兴。
杨昌济先生虽是个教书先生,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因为婴儿出生的这天早晨飘峰山上红霞万朵,他感慨中华民族处于苦难深重的年代,对后一辈寄托着殷切的希望。于是,给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女儿在这凄风惨雨的艰难世道中犹如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
杨开慧生于一个风雨如晦的岁月,但是,她的降生却给波澜不惊的板仓杨家,尤其是隐居不快的父亲杨昌济平添了一些平淡生活的亮色。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