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

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

  • 字数: 3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张云 等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401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二十张脸谱全方位展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多面人生,张云编著的《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论述了曾国藩生平功过是非,探究其内心的历史负荷与无奈,评价其文化目前之地位。为读者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文提供了极全面的参考。
内容简介
2011年11月26日,是晚清重臣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张云编著的
《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是一部描写和客观评价曾国藩的历史类图书。《
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罗列了曾国藩不同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父
亲、长兄、丈夫、统帅、师友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作者简介
张云,生于1947年9月,江苏省启东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军衔;兼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理事,曾国藩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国防研究所兼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通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史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治学严谨,理论功底厚实,论著甚丰。共计发表著作20余部(包括主编、合著);论文200余篇,约600余万字。主要学术事迹被收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上海市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家辞典》等。

韩洪泉,生于1981年12月,山东省沾化县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训练部参谋。曾国藩研究会会员。著有《曾国藩与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文化遗产》等。
目录
再读曾国藩(代前言)
舞台一 家族庭院里
脸谱——儿孙
脸谱——父亲
脸谱——长兄
脸谱四——丈夫
脸谱五——先祖
舞台二 湘军帷幄内
脸谱六——鼻祖
脸谱七——涤公
脸谱八——统帅
脸谱九——元凶
脸谱十——幕主
舞台三 晚清庙堂上
脸谱十一——卿贰
脸谱十二——疆臣
脸谱十三——侯爷
脸谱十四——爵相
脸谱十五——师友
舞台四 历史长河中
脸谱十六——政治家
脸谱十七——军事家
脸谱十八——外交家
脸谱十九——思想家
脸谱二十——文学家
附录 曾国藩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摘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立而率性的个体往往不受欢迎。古人特别是士
     人,
     更习惯于把自己看做家族血脉承续和国家兴衰攸关的一分子。深受传统思
     想
     濡染的曾国藩就是如此。终其一生,家风的传承,家族的事务,家人的生
     活,家
     书的撰写,占用了他的大量精力,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他,从来是
     乐此不
     疲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曾国藩是先辈的好后代、祖父的好孙子、父母的
     好儿
     子,他还是叔叔的好侄子、舅舅的好外甥、岳父的好女婿。
     作为儿孙,曾国藩继承了中国社会“孝”的传统,对父祖毕恭毕敬,
     对家事尽
     心尽力,在总结和传承耕读家风上用力尤多。他虽然在家事上有不论巨细
     、过
     于琐碎的毛病,甚至因此受到过父亲的批评,但其用心与初衷是无可厚非
     的。
     毫无疑问,他那种强烈的、真诚的家庭责任感,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
     是一种
     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这个“好儿孙”的成长之路吧。
     据清人笔记记载,曾国藩驻节安庆时,当地一名12岁的诸生名叫孟昭
     暹,
     诗文书法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对对联,曾以“盘庚”对“箕子”,名噪一
     时。酷爱
     作对的曾国藩招其面谈,听说其祖父也是生员,就随口出了一句上联“孙
     承祖
     志”,孟生未加思索,应声对道:“孟受曾传。”曾国藩听后大
     为赞赏,也非常高兴。④因为下联中的“孟”指孟子,“曾”即
     曾氏始祖曾参,是孔子的高徒,而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同
     时此联又一语双关,言下之意是指我孟生有幸从小就受到您
     曾大人的教诲。
     曾姓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又兴旺的姓氏。曾
     氏后裔以曾参为始祖,而曾参是“轩辕黄帝之英裔,夏禹王
     (禹姓姒氏)六十三世孙”。自黄帝传至禹,再到禹的五世孙
     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郜,始以“部”为姓。又五十四传至子巫,
     避乱奔鲁国,将“郜”去掉耳刀旁“巧”,改姓为“曾”。又五传至曾参
     ,以孝著称,
     被孔子收为弟子,即《论语》中的曾子。据族谱推算,曾国藩是曾参的第
     七十代
     孙。1866年夏,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统军剿捻到达山东嘉祥境内时,曾经特
     意拜
     谒宗圣曾子庙和曾子墓林,并“捐银一千两,以助祀产之资”
     自西汉以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推儒学为正宗,孔子、孟子和颜回
     的后裔
     都是世袭的“翰林院五经博士”。曾参虽然名列“孔门四圣”(复圣颜子、
     宗圣曾
     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而且子思、孟子分别是其弟子、再传弟子,其
     后裔却长
     期未能获此殊荣。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朱厚熄特封曾参后裔
     曾
     质粹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于江西。清康熙年间,皇帝御赐孑L、孟、
     颜、曾四
     姓统一辈分派语,以前后贯穿不乱,全国同一,其中曾氏派语为:“宏闻
     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道光年间,又续赐曾氏派语为:“令德维垂
     佑,钦绍念
     显扬。”②民国初年,袁世凯又以大总统名义续赐曾氏派语为:“建道敦
     安定,懋修
     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③曾国藩兄弟是传字辈,其派名分
     别为传豫
     (国藩)、传晋(国潢)、传谦(国华)、传恒(国荃)和传履(国葆)。
     曾参之后,十五传至曾据,西汉永光年间受封为关内侯,因不满王莽
     篡汉,
     携全族南迁庐陵(今江西吉安)。曾据三十传至曾坝,于南宋年问迁居湖南
     衡阳
     唐福。曾坝十三传至曾友近,再四传至曾孟学。清顺治元年(1644年),曾
     孟学
     携家族迁至衡山白果,客居30余年,再迁至湘乡荷塘二十四都,最后定居
     于沙
     溪石牌熊家湾,是为大界曾氏之始。曾孟学的曾孙曾应贞(族中称为“元吉
     公”)是曾国藩一族的近祖,他勤于耕作,家境日渐丰裕,开启了大界曾氏
     繁荣昌
     盛之象。④应贞生辅臣,辅臣生竞希。嘉庆十三年(1808年),曾竞希率全
     家迁
     至湘乡县城南百余里外的偏僻山村白杨坪,这里就成为曾国藩的老家和出
     生
     地。曾竞希生子曾玉屏(族中称为“星冈公”),曾玉屏生子曾麟书(族中称
     为
     “竹亭公”),曾麟书生子曾国藩。
     曾国藩兄弟后来位列封疆大吏、荣膺侯伯高爵,中外瞩目,于是民间
     开始流
     传其祖辈墓地是“风水宝地”的传说。有的说其高祖曾辅臣葬于大界犁头
     咀,
     “九龙山龙脉结穴于犁头咀,团山是颗金印”,预示着这块坟地能保佑曾
     国藩挂
     帅、封侯。曾竞希葬于荷塘二十四都五区(今双峰县荷叶镇)泥鱼坝大西冲
     水桐
     士乇,据传说其山形酷似一只张开翅膀的金鸡。湘军攻下天京之前,有一
     年山洪
     暴发,将坟山前面几十亩水田冲洗为一片沙洲,沙粒色白如大米。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