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人识得春风面——探寻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美

谁人识得春风面——探寻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美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不关风月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964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历史隐秘中的断续的情节,有许多并不像我们原先想的那样明白和简单,让你通过阅读而去对传奇进行探索,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挑战……昭君之美作为哀挽诗的理想意态由来画不成,悲剧母题的嬗变贵妃之美在古典意义上的终结,美于智性思维杂多统一的力量画不出的西施,美的显现和那些利害攸关的事貂蝉艳美形象的隐秘。
目录
引子
篇 智性思维杂多的统一:画不出的西施
节 内在世界的僭越:西施之美的附会
第二节 意义内在于形式:西施之美于战争之外的言说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世界:美终止了智性的寻找
第四节 矛盾冲突的消除:西施之美的理想性
第五节 自我认识的显现:西施之美是自我启蒙之始
第二篇 那些利害攸关的事:貂蝉艳美形象的隐秘
节 诗比历史更真实:貂蝉的亮相出场 美因残缺的存在:貂蝉身世之迷中关羽的出现
第二节 心灵中理想的美:貂蝉形象的象征性
第三节 肉体政治的统治:自为的中貂蝉之美
第四节 道德和宗教规制中爱的缺失:貂蝉形象的隐喻
第三篇 自我外在的理想化实现:古代诗歌中的昭君之美
节 美于情感的意义:谁人得识昭君面
第二节 美的形式显现:昭君之美作为哀挽诗的理想
第三节 美被价值决定的存在:被虚拟的昭君爱情故事
第四节 美存在的意义表达:民族做为“类”的整体象征
第五节 整体构筑中所被提升的美:因她而充盈
第四篇 美在古典意义上存在的终结:杨贵妃形象的理想化诠释
节 自信中被放大了的自我:贵妃之美的自然属性
第二节 超越于现实的情感:贵妃之美的概括性
第三节 确实遇见倾国色:贵妃之美的审美价值
第四节 被虚拟的身份平等:贵妃在真实距离中的美
第五节 悲剧母题的嬗变:贵妃之美在古典意义上的终结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