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周作人自编集:苦雨斋序跋文

周作人自编集:苦雨斋序跋文

  • 字数: 10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周作人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2109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学者止庵穷数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补从未出版作品,为市场上最全面最权威的周氏文集。
    周作人,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懂生活之艺术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白话美文的标准,他的文章多篇入选国语老课本。
    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
    胡适说,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内容简介
《周作人自编集:苦雨斋序跋文》: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时候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因为无专门,所以不求学但喜欢读杂书,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点事情而已。所读书中于他最有影响的是英国蔼里思的著作。——周作人(1885-1967)
作者简介
《周作人自编集:苦雨斋序跋文》内容简介: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八日周作人日记云:“收集序跋文,取合编为知堂序文,共五十三篇,写目录成,即寄予天马书店。”十二月十一日云:“校序文并搜稿,当再寄给天马书店。”此“知堂序文”或为最初所拟书名亦未可知。一九三四年二月十八日日记又云:“上午作序跋文小引,下午了,寄给天马书店。”书名似已有改动。一九三四年三月,《苦雨斋序跋文》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第一分三十六篇,不见于自订各文集者十三篇,即《红星佚史序》、《匈奴奇士录序》、《炭画序》、《黄蔷薇序》、《点滴序》、《徐文长故事小引》、《陀螺序》、《狂言十番序》、《两条血痕后记》、《空大鼓序》、《苦茶随笔小引》。
目录
自序
第一分
红星佚史序
匈奴奇士录序
炭画序
黄蔷薇序
点滴序
绿洲小引
土之盘筵小引
自己的园地旧序
雨天的书序一
雨天的书序二
徐文长故事小引
陀螺序
茶话小引
汉译古事记神代卷引言
酒后主语小引
狂言十番序
艺术与生活序一
艺术与生活序二
谈龙谈虎集序
苦雨斋小书序
泽泻集序
两条血痕后记
空大鼓序
专斋漫谈跋
永日集序
过去的生命序
草木虫鱼小引
苦茶随笔小引
儿童文学小论序
儿童剧序一
儿童剧序二
看云集序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序
知堂文集序
书信序
苦茶庵笑话选序
第二分
竹林的故事序
桃园跋
枣和桥的序
莫须有先生传序
陶庵梦忆序
杂拌儿跋
杂拌儿之二序
燕知草跋
近代散文抄序
近代散文抄新序
发须爪序
英吉利谣俗序
重刊霓裳续谱序
中国新年风俗志序
潮州七贤故事集序
文学的艺术译本序
越谚跋
摘要
    该书北新本未收,《艺术与生活自序二》,该书中华版未收。第二分十七篇,不见于自订各文集者七篇,即《莫须有先生传序》、《杂拌儿之二序》、《近代散文抄新序》、《中国新年风俗志序》、《潮州七贤故事集序》、《文学的艺术译本序》和《越谚跋》。
     周作人的序跋文,同读书录(即俗称“书话”者)一样,是其散文主要样式,也最能体现他的风格特色。如本书自序所说,序跋未选人此书者尚有不少,以后更多所写作,后人曾另编《知堂序跋》一书,还算不上汇总,篇目已多出四倍矣。本书题为“序跋文”,所选又皆为此类文章,当然首先是一部文体意义上的自选集了。然而细看自序,编选意义又不为文体所囿。上来先划定“为圣贤立言”与“自己乱说”的区别,而将自己列为后者:“我是不喜欢讲载道的,即使努力写大品的序,也总难入作者之林,其结果是虽非题跋亦仍是小品耳。”
     这里“大品”与“小品”,以及“载道”与否,首先是就作者思想和创作动机而言。彼此同写文章,立意根本不同。周氏此时所说的“圣贤”或“道”,是把“君师”与“民众”均说在内,所谓“自己乱说”,即不趋附于任何一方,这与“言志”一样,都是自由主义的概念。联系到大半年前为《周作人书信》所作序信,可以说其一强调写法上不合规矩,其一申明思想上有背正统,于是他的面貌俱在了。序跋写法,亦如那里所说是不“矜持”不“客我想印了出来也好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大约就是这几点。其一,邓先生既然记录了下来,又记得很好,这个工作埋没了也可惜。
     其二,恰巧有书店愿印,也是个机缘。其三,我自己说过就忘了,借此可以留个底稿。其四,有了印本,我可以分给朋友们看看,这些都有点儿近于自私自利,如其要说得冠冕一点,似乎应该再加上一句:公之于世,就正大雅。不过我觉得不敢这样说,我本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这只是临时随便说的闲话,意见的谬误不必说了,就是叙述上不完不备草率笼统的地方也到处皆是,当作谈天的资料对朋友们谈谈也还不妨,若是算它是学术论文那样去办,那实是不敢当的。万一有学者看重我,定要那样地鞭策我,我自然也硬着头皮忍受,不敢求饶,但总之我想印了出来也好的理由是如上述的那么简单,所可说的只有这四点罢了。
     末了,我想顺便声明,这讲演里的主意大抵是我杜撰的。我说杜撰,并不是说新发明,想注册专利,我只是说无所根据而已。我的意见并非依据西洋某人的论文,或是遵照东洋某人的书本,演绎应用来的。那么是周公孔圣人梦中传授的吗?也未必然。公安派的文学历史观念确是我所佩服的,不过我的杜撰意见在未读三袁文集的时候已经有了,而且根本上也不尽同,因为我所说的是文学上的主义或态度,他们所说的多是文体的问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