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 字数: 28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乔刚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8086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选取“生态文明”这一全新视角,围绕循环经济立法这一中心主题,包括循环经济立法的理念、价值、定位与原则、法律体系与结构、具体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展开研究,突出和体现“生态文明”这一独特视角对循环经济立法的深刻影响,通过跟踪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近期新趋势,总结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经验,考察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检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在理论、结构、制度和责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理论上提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进步、结构完备、制度完善和责任重塑等若干建议,以期推动循环经济立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和保障社会永续发展。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章  本体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缘起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生态文明的特征
四、生态文明的价值
五、生态文明与中国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产生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三、循环经济的内涵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
五、循环经济的价值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
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2002年之前的循环经济立法
二、2002年至2007年的循环经济立法
三、2008年以后的循环经济立法

第二章  借鉴论: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
一、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
二、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三、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
四、其他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
第二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启示
一、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不断进化
二、循环经济法的目标不断进步
三、循环经济法的体系逐渐完备
四、循环经济法的结构日趋合理
五、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日益健全
六、循环经济法律内容日臻完善

第三章  原理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定位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一、传统环境法的理念及其局限
二、我国现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与目标
三、循环经济法理念的生态化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的本位:从权利到义务
一、社会法时代的到来:从个体权利到社会义务
二、环境法和循环经济立法优先追求社会义务的承担
三、循环经济法是“管制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的融合
第三节  循环经济法的定位:从经济法到环境法
一、法律部门属性的划分标准:从调整对象到利益关系
二、经济法是经济利益本位法
三、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
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
二、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标准和特征
三、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第四章  结构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
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第五章  制度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与层次
一、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
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分层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一、基本制度的现状
二、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一、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主要专项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
三、小结

第六章  责任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现状与检讨
一、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内涵的广义化
二、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现状
三、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一、完善强制性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
二、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三、强化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
四、强化责任激励机制
五、充实责任内容
六、建立健全责任社会化机制
七、完善法律责任保障机制
结语  迈向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立法
一、互动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立法
二、循环经济法与环境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具体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实际上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如前所述循环经济就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施“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质量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追求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来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统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内含可持续发展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
     (一)内涵上的一致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传统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