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永年文史五讲

黄永年文史五讲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黄永年 述 曹旅宁 记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7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做学问,除了读书、作札记,别无他途。天下的事总要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宁可用粗的办法来实现博览群书,切勿只图精而变成了孤陋寡闻之士。学生学老师主要是学治学态度、治学方法,最多学一点基本原理,而不是亦步亦趋地在老师的领域内打转转,否则学术怎样能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
黄永年(1925年10月-2007年1月),江苏江阴人。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至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6年随迁校至西安,1978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1982年晋升为教授,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2001年退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委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学术著作有《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文史存稿》《树新义室笔谈》《学苑零拾》《学苑与书林》,教材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古文献学四讲》《古籍版本学》《史部要籍概述》《子部要籍概述》,古籍整理有《类编长安志》《雍录》《西游证道书》等。
目录
前言
记我的老师黄永年先生(代序)
目录学讲义
导言
经部
(一)经的起源及其内容、性质
(二)经今古文学
(三)义疏之学
(四)宋元经学
(五)清代的经学
(六)小学
史部
(一)正史
(二)编年史
(三)纪事本末
(四)别史
(五)杂史
(六)诏令奏议
(七)传记
(八)载记
(九)地理
(十)职官
(十一)政书(通制)
(十二)目录
(十三)金石
(十四)史评
子部
(一)九流十家
(二)儒家
(三)兵家
(四)法家
(五)农家
(六)医家
(七)天文算法
(八)术数
(九)艺术
(十)谱录类
(十一)杂家
(十二)类书
(十三)小说
(十四)佛道之书
集部
(一)《楚辞》
(二)别集
(三)总集
(四)诗文评
(五)词曲
附:1986年元月20日目录学考试试题

版本学讲义
明刻本
清刻本(清以后的刻本)
版本类型
版本目录

碑刻学讲义
一、绪论
二、分类
三、拓片(影印本、装潢、藏印题跋)
四、史料
五、书法
附:2003年6月17日碑刻学试题

太平广记讲义
导言
道教与佛教
神——五岳中祀
泰山府君与阎罗之兴替
唐以前(含唐)人心目中的鬼
“狐”与胡的关系

唐史讲义
武德贞观年间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斗争
李勋与山东
说李武政权
长恨歌
唐代河北藩镇与奚契丹
《通典》论安史之乱的二统说证释
羯胡柘羯杂种胡考辨

附录
治学浅谈
对指导研究生的自我评估
我和唐史及周齐隋史
自撰著述目录稿
摘要
    这里再谈我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和体会,大致可说这么几点:
     (一)我是在复旦后期才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后来试把它用于学术研究,觉得很灵,很解决问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指导研究,例如同志《实践论》里所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对研究古代文史同样有指导意义。再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研究唐代政治史时不主张把古人现代化,抵制了庸俗地玩什么古为今用,就是这些基本原理在我头脑中起了作用。
     (二)要在读书时发现了问题再写文章,写文章时把问题弄清楚或日解决。所谓问题,无非是两种:一是前人或今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但确属重要应该研究解决,这通常叫做“填补空白”;再是前人或今人弄错了讲错了的,需要加以纠正。发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可以试作研究写学术文章,文章确实写得好,也就是自己提出的见解确实站得住而毫无勉强之处,就可以发表,就算在这个领域作了点贡献。检查一下我的论文,还没有一篇不是这么写成的。例如唐史方面对河北藩镇的研究就是填空白,对两税法的研究就是纠正人家的错误。千万不能随便想了个题目,然后随便找几条资料甚至偷点人家的论点来凑文章。想当年闹评法批儒、评《水浒》、讲《红楼梦》时冒出过数以千百计的应景文章,哪一篇不是这么凑出来的,撇开政治问题不说,在学术上也是不值半文钱的。
     (三)要读常见书,用常见书,不要光依赖孤本秘籍。譬如研究古代史,纪传体的《二十四史》是常见书,《资治通鉴》也是常见书;研究先秦,《十三经》、诸子是常见书;讲诗文,若干大家的集子还有《文选》之类是常见书。这些其实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文献,碑刻、敦煌卷子以及近年出土的临沂、银雀山汉墓简牍,虽然也很有用,毕竟太零碎,只起辅助作用。吕诚之先生、顾颉刚先生、陈寅恪先生还有我岳父都能从常见书里看出人家看不到的问题,写出第一流的论著,这就是他们的真实本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