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校园往事(一)

校园往事(一)

  • 字数: 18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70864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张福臣主编,该书围绕大学校园的逸闻趣事,分为特稿、人物志、风物志、小典、传奇、书斋、大讲坛等版块。
每个专栏下又收集若干文章,将大学校园的经典往事,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一披露,集史料价值和可读性于一体。
目录
写在前面:梦归校园
校长的自白
从小牛倌到武大校长
特稿
司徒雷登魂回燕园之路
人物志
朱德在川大求学的档案
叶君健的大学生活
李四光与武汉大学鲜为人知的“十年渊源”
路遥二三事
被旧上海圣约翰大学开除的中国“煤炭大王”
徐悲鸿举荐傅抱石
郭沫若为广西民族学院题名
风物志
武大樱花鉴证历史
震旦博物院: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校歌校训故事之一:复旦新老校歌之争
西南联大:学术自由民主堡垒
齐鲁大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
小典
河大师生逃难纪实
怀念陆鸿年老师
翦伯赞谢绝蒋介石听课
老舍在济南的旧居
女子与幼儿教育的先驱者严修
厦大易名之争
县长考试
一元钱租金的金陵大学
张伯苓“训”学生
传奇
白卷英雄:反潮流小将的末路与重生
南开之父临死不为南开接纳
保定军校长自杀风波
牛津逃亡者栖身剑桥镇
鲁迅恋过北大校花吗
原始“学籍档案”发现始末
浙大校友策反雷达所
书斋
临危受命,接任武大第四任校长
《向中国大学说不》(连载一)
大讲坛
青年的出路问题
摘要
    从程嘉钧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所内进步分子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南京解放指日可待,只要尽量设法拖延,拖到最后总能等到解放。另一种意见认为,违抗国防部的命令拒不撤离是不可能的,所内的雷达设备很有可能在国民党全面溃退前被炸毁,与其坐等被毁,不如趁一片混乱之际,以迁广州之名,暂时先到杭州避一避。所里技术人员大部分是浙江人,撤到杭州想必会得到大家的欢迎。南京地下党也感到,暂避杭州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好办法。
     说来也巧,撤往杭州的想法与副所长叶彦世不谋而合。在雷达研究所中,叶彦世可谓是国民党的死忠派,但面对节节败退的局势,作为杭州人的叶彦世盘算着,万一一败涂地他还可以回乡开碾米厂。因此他说:“把研究所先拉到杭州,回家过了年再说。”
     不料这时,国防部已命令海军拨出船只运送雷达研究所的人员和设备撤离。就在工作人员慢吞吞地开始为设备装箱时,一个小道消息在急于寻找舱位准备南逃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中流传着:“雷达研究所由于来不及准备,不走了,有关部门正在用分配给雷达所的舱位送人情呢。”听到消息后,一些手眼通天的人物先下手为强,很快雷达研究所的舱位便被一抢而空。有人甚至把家具也搬了上去。当国防部得知雷达研究所的舱位被抢时,大发雷霆。可法不责众,能抢到舱位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此时,所长葛正权派往江西和湖南的调查组也没找到合适的撤离地点,最终无功而返。无奈之下,国防部第六厅只得批准了雷达研究所先撤杭州再迁广州的计划。不久,雷达研究所1156箱器材、6台雷达和大小车辆,以及100多名工作人员浩浩荡荡地从南京撤往杭州。刚到杭州张叶明就与谷超豪联系上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