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兵家史话
字数: 12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晓卫
出版日期: 2011-05-01
商品条码: 978750971637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1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王晓卫的《兵家史话》以断代为序,分別介绍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和明清等各时期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46位兵家,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这份遗产不仅属于军人,也属于各行各业;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军事理论,被各国商界和企业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孙武、曾国藩等关于军队建设和管理的原则,被许多企事业团体运用到自身的经营或管理上。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在军事上的运用,也为许多西方汉学家所景仰。这就是《兵家史话》书所要带给您的智慧范例。
作者简介
王晓卫,男,1952年生,重庆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首届教学名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教学,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北朝文化、中国古代兵制史及古籍整理:兼擅传统诗词赋的创作。已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近20部,在《中国史研究》、《国学学刊》、《历史月刊》(台湾).《历史教学》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旧体诗词数百首、传统赋10余篇。代表著作有《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中国军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中华姓氏谱杨姓卷》、《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六韬全译》、《历代兵制浅说.》、《兵家史话》等。
目录
引言
一 先秦兵家群体的崛起
1.军事形势的变化及兵家群体的出现
2.中国兵学思想的奠基人武圣孙武
3.吴起的富国强兵和用兵治军思想
4.孙膑对孙武兵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尉缭对先秦兵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6.白起的军事艺术
二 先秦诸子的兵学思想
1.儒家的兵学思想
2.墨家的兵学思想
3.道家的兵学思想
4.法家的兵学思想
5.杂家的兵学思想
三 秦汉兵家注重实践的特点
1.战争特点及其对兵家的影响
2.兵形势家项羽
3.兵权谋家韩信
4.周亚夫的治军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
5.卫青以轻疾制敌的兵形势家特色
6.霍去病独具特色的用兵思想
7.马援对兵权谋思想的运用
四 魏晋南北朝兵家的鲜明个性
1.战争与文化背景
2.曹操的兵学思想及运用
3.诸葛亮的治军强兵和战略思想
4.陆逊以智取胜的思想
5.杜预因势制宜的思想
6.檀道济的因敌施计与重视心战
7.崔浩的战略战术思想
8.宇文泰融合胡汉传统的军事思想
五 隋唐五代兵家的多样性特征
1.文化背景与战争类型
2.杨坚的战略与国防思想
3.李世民尚权贵速、安不忘危的兵学思想
4.李靖的兵学思想
5.郭子仪的平乱方略
6.郭崇韬知己知彼的战局分析
7.柴荣的战略与治军思想
六 宋朝兵家的思想及其著作
1.文化背景与兵学发展的关系
2.许洞兵学思想的系统性
3.狄青的作战方略与治军思想
4.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
5.陈规的守城思想
6.岳飞的抗金方略与治军思想
七 辽金元兵家的异族风格
1.政权特征和战争特点
2.耶律休哥的审敌制宜和设疑制胜
3.完颜阿骨打的建军思想和用兵方略
4.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丰富性和掠夺性
5.忽必烈军事思想的时代特征
八 明朝兵家论著异彩纷呈
1.明朝的军事形势和兵学论著的兴盛
2.朱元璋的攻守方略和治军思想
3.王守仁融心学于兵学的理论特征
4.何良臣的因形用权思想
5.戚继光的治军练兵思想
6.宋祖舜对古代守城理论的发展
7.尹宾商《兵》的兵学体系
8.揭暄《兵经》的丰富内容
九 清朝兵家思想的重要变化
1.清朝社会的巨变
2.战争特点的变化及其对兵家的影响
3.努尔哈赤军事艺术的不稳定特征
4.皇太极兼收并蓄的军事思想
5.曾国藩建军练勇的思想
6.左宗棠兵学思想的转型特征
7.李鸿章因时因势而变的军事思想
8.袁世凯的军事改革思想
结束语
摘要
尉缭强调灵活用兵的战术指导原则。关于“奇”与“正”,孙武主张“以正合,以奇胜”;尉缭主张“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更强调“奇正多变”的灵活性。关于“动”与“静”,尉缭主张“动静如身”,要求部队具备灵活机动和突发性的攻击能力。关于守城,他注重守军和援军的积极配合,活动运转,互相策应,如守军要适时出击、援军要给敌人以援救不力的假象等。总之,他强调将帅在战场上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权衡战局,灵活用兵。
尉缭的治军理论非常丰富。首先,他强调以法治军,主张“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他认为,“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尉缭子》中保存的《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兵令》等,当是尉缭和其弟子制订的治军之令。其次,他提出,制度既定,还得靠素质良好的将领去执行。尉缭十分推崇吴起,提倡将领要像吴起一样与士卒同甘共苦,同时又严格按军令行事。他以狂妄自大、信息不灵、眼光短浅为将领的三大弊病,主张坚决克服。他认为,将领要不断磨砺提高自己,做到计虑周密、令行如山、善应变化、防微杜渐、行事果断、以礼待人等。其三,他强调有了素质良好的将领,还须有素质良好的士兵。尉缭一方面强调部队平时积极训练,注重实战效果,一方面提出裁减兵员、训练精兵的主张。他的裁减兵员的主张,是对孙膑“杀士”思想的发挥,也是对吴起以后重视选练士卒的风气的总结。
尉缭的军事思想充分吸收了孙武、吴起、孙膑等前辈兵家思想的精华,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了新的境界。然而,他的“使民内畏重刑”等愚民政策,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先秦最杰出的兵家之一。
6 白起的军事艺术
白起指挥的有名作战
白起(?-公元前257年)是战国后期有名军事家,征战一生“常胜将军”。又叫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他因善用兵,在秦昭襄王时期屡建奇功,先后担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等,长期为秦国受命统军作战的将军,并因军功受封武安君。他因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秦军死者过半,反对秦王再次攻赵,并两次称病拒绝出任将军,被免为士伍。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被秦王赐剑自杀,结束其悲壮的一生。他死后,秦国不少乡邑设祠祭祀他。
白起在近40年的军旅生涯中,身经百战,指挥过多次重要的作战,在中国军事目前留下光辉的一页。他指挥的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之战、攻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例。
伊阙之战,是秦军与韩、魏联军对伊阙的争夺战。公元前294年,白起在攻取韩国两城后,率军攻韩的伊阙,韩则联合魏军以拒秦。由于秦军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白起先采用静观其势的战术。韩、魏双方也为保存实力而相观望,于是秦与韩、魏联军形成相持之局。次年,白起在充分掌握敌情的前提下,.抓住韩、魏两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巧设疑阵以偏师牵制住兵力较强的韩军,而以优势兵力迅猛攻击兵力较弱的魏军。魏军猝不及防,顷刻瓦解,其将犀武被杀。魏军一溃,韩军顿时处于秦军两面夹击的境地,军心顿时大乱,不战已溃。秦军乘胜追击,歼敌24万,生擒韩、魏联军主将公孙喜,攻取韩之五城。这次作战的主要特点是奇正相生,以变少为多、变弱为强而制胜。
白起攻鄢、郢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79~前278年间,是具有战役意义的秦军重创楚军的作战。白起率军数万,利用楚国内政混乱、民心涣散之机,孤军深入楚地,破楚邓(今湖北襄樊北)、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和别都鄢等战略要地,然后挥师攻破楚都郢,再向东进取竟陵(今潜江西北),向南打到洞庭湖边。秦在新占土地上置南郡,楚只好迁都陈(今河南淮阳)。这次作战的主要特点是速战速决,以迅速破城瓦解楚军兵心,不追求大规模杀伤敌人,却重创楚军主力。鄢、郢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目前深入敌国作战的有名战例。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