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

  • 字数: 5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田延峰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0980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艰难、辉煌、速亡的过程,《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秦思想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法家。在秦的早期存在巫术文化及其思想:西周到春秋时期,史官文化及天命、礼乐、宗法思想占据知名品牌;战国早期的“富国强兵”思想到秦孝公时期演变为有效的经济社会转型;战国中后期,秦国形成了系统的法的意识形态,并有兼融多种思想的趋势;秦统一前夕,出现了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和谐论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论;秦帝国时期阐释了系统的帝制国家理论。秦思想的发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大一统的君主专制集权统治国家的形成过程,与诸子思想并行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由田延峰编写。
作者简介
    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宝鸡文理学院。专业方向为考古学、中国思想文化史。在学术研究中重视二重证据法的运用,努力提升理论思辨水平。
目录

导言  秦思想研究概说
第一章  “鸟身人言”——秦的祖先世系与思想
  一、玄鸟不是图腾
  二、“鸟身人言”
  三、屈肢葬
  四、政治权威
  五、文化转型
  六、小结
第二章  畴祭与天命——秦的立国与思想
  一、秦的立国
  二、畴祭与天命思想
  三、礼乐制度及思想
  四、宗族与宗法制度的转型
  五、小结
第三章  “子孙饮马于河”——雍城时代的思想变化
  一、定都雍城
  二、“子孙饮马于河”
  三、多元文化因素及其整合
  四、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思想
  五、德的观念
  六、小结
第四章  “错法变俗”——商鞅变法的思想导向
  一、力政求强
  二、秦国的步伐
  三、商鞅其学
  四、“错法成俗”
  五、军国主义思想导向
  六、尚功思想导向
  七、君主专制思想导向
  八、意义的分歧
  九、小结
第五章  功利功名功业——秦国法思想的总结
  一、鼎的传说
  二、功利功名功业
  三、纵横家与秦思想
  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法
  五、法与农战
  六、法与刑赏
  七、法与道德
  八、法的功能
  九、法与法家
  十、秦思想的综合趋势
  十一、小结
第六章  统一前夕秦思想的双重变奏——《吕氏春秋》、《韩非子》的思想
  一、《吕氏春秋》的思想
  二、《韩非子》的思想
  三、小结
第七章  帝制之始——秦帝国时期的思想
  一、皇帝与帝国
  二、博士制度与诸子命运
  三、皇帝的权威
  四、帝国统治的依据
  五、《日书》反映的思想观念
  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七、小结
结语  “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秦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二、帝制国家理论的演变
  三、秦的精神气质
参考书目
后记
摘要
    就有爵者来说,他们以各种特权与利益区别于无爵者。这样,在秦国就形成了君主、有爵者、无爵者这样的等级。商鞅变法时确定有官爵相称的原则,官可归人有爵者等级。有爵者与无爵者之间是流动的,任何人都可建立功勋,进入有爵者等级,有爵者也可能因为犯罪等原因失掉爵位,但以无爵者向有爵位者等级流动为主。在无爵位者等级中,奴婢可以通过军功等免除奴婢身份,这实际上给了奴婢法定的解放途径,从而使他们可以成为自由人甚至进入有爵者阶层。②当然,以这种方式解放奴婢是**缓慢的,也没有从思想上对奴婢存在的不合理性有什么反思,但这一个小小的缺口为奴婢解放掀开了帷幕,并逐步扩大。
    从国家的产生来说,国家权力的产生是因为它能为人提供基本需要,包括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等,当出现行使权力的长期设立的统治组织时,就可以说国家产生了。所以,国家的产生,是因为能够符合人类的利益,有助于满足人类的需要,从而使人认可了国家权力与统治形式。就专制权力的产生来说,同样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与认可,他们能够从中获得相当的好处,这种好处得到社会的承认。美国的一些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之为“社会名誉”。“社会名誉”可以是各种物质利益,也可以是社会地位、权力、荣誉等。“社会名誉”是产生权力和统治的一个重要源泉,谁成功地获得了对“社会名誉”的占有权,甚至垄断了它们,那么他就可以通过将这些财产授予别人的办法来达到让别人追随自己,进而达到统治的目的。③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