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A:不在现场(口袋本)

A:不在现场(口袋本)

  • 字数: 15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美)苏·格拉夫顿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01695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由美国作家苏·格拉夫顿编写的侦探小说《A:不在现场》讲述了一个复杂的冤案侦探故事。该书被译成26种语言风行优选28个国家,入围优选100部很精彩侦探小说榜单,是“字母系列”开篇之作,是少有的作家自我挑战。
内容简介
等他把我的奥兹莫尔比。开过来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扛着一袋铅。白外套帮我把他扶上前座。贵客睁开一只眼睛谢谢我们,然后又睡着了。
“他是我见过的很有礼貌的酒鬼。”我对白外套说。
他说:“什么样体形、样貌和举止的酒鬼都有。他们全都是瘪三。看来这一位曾动过整容手术。”
“是啊。”我给他一元小费,他谢谢我。整容的事他说得不错。我这位新朋友的右半边脸僵硬,比较白,有几道细疤,疤痕旁边的皮肤发亮。他动过整容手术,而且是很好大的手术。
“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带他回家,让他醒醒酒,说出他住在什么地方。”
白外套对我咧嘴一笑,说:“好吧,你这个倒霉催的。要是我,我就把他扔进水沟,尽管走。这些酒腻子只会给别人添麻烦。我对付这些家伙很有一套。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人得省点儿力气,在紧要关头。保护自己。”
“看得出来你从中获益匪浅。”我说。他先是一副不解的样子,然后发起脾气来,但那时候我已上车启动了。
当然他说的也有点儿道理。特里·伦诺克斯给我惹来好多麻烦。不过这毕竟是我的本行呀。
那年我住在月桂谷亚卡大道一幢山坡上的小房子里,位于一条死巷的尽头,前门有长长的红木台阶,对面有个小尤加利树林。房子带着家具,屋主是一位妇人,目前到爱达荷州孀居的女儿家暂住去了。房租很便宜,一半是因为屋主希望能随时一通知就搬回来住,一半是因为那些台阶。她年岁渐大,实在受不了每次回家都得面对长长的台阶。
我总算把酒鬼扶上了台阶。他很想帮忙,但两条腿像橡皮做的一样不听使唤,抱歉的话说到一半他就睡着了。我开了门,把他拖进屋内。他瘫在长沙发上,我给他盖了一条毯子,让他继续睡。他打鼾打了一个钟头,鼾声就像大海豚发出的。然后他突然醒来,要上厕所。如厕出来后,他斜着眼睛偷看我,想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了他。他自称特里·伦诺克斯,住在韦斯特伍德,家里没人给他留门。他的声音响亮而清楚。他要一杯不加糖的咖啡。我端出来,他小心翼翼地端着托碟和咖啡杯。 
作者简介
    苏·格拉夫顿 Sue Grafton (1940—
),苏·格拉夫顿一九四〇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电视剧作家。格拉夫顿的创作天赋在早期小说及长篇剧作中已初现端倪。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她甚至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英国作品改编为充满美国风情的电视剧集。
    一九八二年苏·格拉夫顿推出的“金西·米尔虹探案系列”,每部作品皆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命名,其创新手法一直为推理小说迷津津乐道。格拉夫顿运用人
物侧写的手法,有效地拓展了侦探小说的视野,让人物回归为小说的靠前主题,同时也使曲折的情节有更进一步的深化空间。其作品笔触果断、情节多变,读来令人
大呼过瘾。
    字母系列首部作品《A:不在现场》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评出的很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B:窃贼》和《C:尸体》接连包揽两届安东尼读者
票选很好小说奖和夏姆斯奖。二〇〇八年,苏·格拉夫顿获得英国犯罪家协会授予的卡地亚钻石匕首奖;二〇〇九年,荣获“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她的小说被译
为二十六种语言版本,风行优选二十八个国家,至今销售记录达数百万本,堪称侦探小说界的畅销大师。
摘要
    “哦,我以前当过将近一周的童子军,”我愉快地说,“后来为了庆祝母亲节,要我们在一块手帕上画一支玫瑰。我觉得很无聊,就退出了。”
    他没有笑。“你可以用一下贝克尔中尉的办公室,”档案送来后他说,“别惹麻烦。”
    我走进贝克尔的办公室。
    我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这堆文件资料理出个头绪,渐渐明白为什么康·多兰不愿让我查看这些资料。因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连串来自西洛杉矶警察局的电报,内容都是关于另一起谋杀案的。一开始我以为弄错了,以为是另一起案件的公文被疏忽大意地错装进了这个档案袋中。但详细案情跃然纸上,其间的含意令我心跳加快。一位名叫丽比·格拉斯的会计师——二十四岁的白人女性——在劳伦斯·法伊夫死后四天,也同样因摄入夹竹桃粉末而丧命。她曾经是“海克拉夫特与麦克尼斯”公司的雇员;而这家商务管理公司曾代理过劳伦斯·法伊夫律师事务所的业务。真是见鬼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翻阅着探员们的报告副本,头脑中努力将警局那些简洁的备忘录情节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并用铅笔记下圣特雷萨与西洛杉矶警察局之间互通电话的总数。其中一份备忘录中说:在劳伦斯·法伊夫办公桌抽屉的钥匙环上,发现了丽比的房门钥匙。警方和她的父亲做厂长谈,但半未了解到更多情况。还找到她傲慢无礼、言语夸张的前男友莱尔-阿伯内西,做了一次问讯。他似乎确信她和“圣特雷萨某位不知名的律师”有了私情。但除此之外。没人能够进一步证实任何情况。当然,其中微妙的联系隐隐地暗示:或许正是它让尼基·法伊夫妒火中烧,将丈夫与他寻花问柳的对象一并毁灭。遗憾的是,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
    我在笔记中匆匆记下了很后留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事隔多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用处。随后,我将椅子推回原处,朝门口走去。康正在与贝克尔中尉交谈,但他肯定是觉察到了我的想法,因为他借故中断了谈话。我并没有漏掉疑点,这明显让他觉得很满意。在门框边等他悠然自得地缓步走来。
    “你可以给我解释一下那是怎么回事吗?”
    他的表情有些困惑,但又带着一丝苦涩。“这种事我们实在无从查证。”他坦率地说。“你认为她也是尼基杀的?”“我敢为此打赌。”他断然道。“我觉得地方检察官并不这么想。”他耸了耸肩,把双手插进衣袋里。“没有人比我更熟悉《加州证据法典》,可他们把我派出去的探子都调回来了。”
    “档案里的东西都是些间接性的证据。”我说。
    “没错。”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