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在清华
字数: 14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梁实秋
出版日期: 2011-04-01
商品条码: 978750069871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梁实秋,民国四年进清华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时间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在宝贵的青春岁月?《我在清华》甄选了梁实秋记录这清华八年的点滴文字。《我在清华》通过他的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生动地再现了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那个有读不完的书、有住不腻的环境的清华学校。其机智诙谐的文字,圆润洒脱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清华和清华人的那一段段散落在时间轨迹里的好看丽的年华。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有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15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年6月迁居台湾。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偏见集》、《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目录
第一辑 清华八年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清华学生生活之面面观(节选)
清华学生生活与文学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书房
讲演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南游杂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谈闻一多(节选)
忆周作人先生
悼念余上沅
悼朱湘先生
悼念王国华先生
同学
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
淑女士(节选)
第二辑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清华的环境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短评一束
集稿余谭
短评二则
学生自治之讨论
对清华文学的建议
“灰色的书目”
第三辑 荷花池畔
荷花池畔(1921年)
荷花池畔(1922年)
尾生之死
最初的一幕
苦雨凄风
摘要
而国文根底也很坚实,作诗仿韩昌黎,硬语盘空、雄浑恣肆,而情感丰富、正直无私。这时候,我和一多都大量的写白话诗,朝夕观摩,引为乐事。我们对于当时的几部诗集颇有一些意见,《冬夜》里有“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之句,《草儿》里有“旗呀,旗呀,红黄蓝白黑的旗呀!”这样的一首,还有“如厕是早起后第一件大事”之句,我们都认为俗恶不堪;就诗论诗,倒是《女神》的评价优选。基于这一点意见,一多写了一篇长文《(冬夜)评论》,由我寄给北京《晨报副刊》(孙伏园编)。我们很天真,以为报纸是公开的园地,我们以为文艺是可以批评的,但事实不如此。稿寄走之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几番函询亦不得复音。幸亏尚留底稿。我决定自行刊印,自己又写了一篇《(草儿)评论》,合为《(冬夜)、(草儿)评论》,薄薄的一百多页,用去印刷费百余元,是我父亲供给我的。这一小册的出版引起两个反响,一个是《努力周报》署名“哈”的一段短评,当然是冷嘲热骂,一个是创造社《女神》作者的来信赞美。由于此一契机,我认识了创造社诸君。
我有一次暑中送母亲回杭州,路过上海,到了哈同路民厚南里,见到郭、郁、成几位。我惊讶的不是他们生活的清苦,而是他们生活的颓废,尤以郁为最。他们引我从四马路的一端,吃大碗,的黄酒,一直吃到另一端,在大世界追野鸡,在堂子里打茶围,这一切对于一个清华学生是够恐怖的。后来郁达夫到清华来看我,要求我两件事,一是访圆明园遗址,一是逛北京的四等窑子。前者我欣然承诺,后者则清华学生夙无此等经验,未敢奉陪(后来他找到他的哥哥的洋车夫陪他去了一次,他表示甚为满意云)。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