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来藏之研究

如来藏之研究

  • 字数: 16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释印顺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5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来藏之研究》如来藏说,可说是中国佛学的主流!依此去观察,如贤首宗说“性起”,禅宗说“性生”,天台宗说“性具”,在说明上当然不同,但都是以“性”——“如来(界)性”、“法(界)性”为宗本的。
内容简介
《如来藏之研究》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印顺法师的佛学研究成果和思想,受到学术界、佛教界的广泛欢迎。应读者要求,我局今推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将印顺法师的佛学著作以单行本的形式逐一出版,以满足不同领域读者的研究和阅读需要。为方便学界引用,《全集》和“系列”所收各书页码接近一致。
作者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有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有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別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
第三节 如来藏的名称与意义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第一节 如来与法身
第二节 如来与界
第三节 如来与我
第四节 佛子与佛种性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第一节 声闻经论的心净说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
第一节 法法平等与事事无碍
第二节 《华严经》含蓄的如来藏说
第三节 心·菩提心·菩提·众生界
第四节 《如来藏经》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第一节 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
第二节 如来与如来藏
第三节 如来藏我
第四节 如来藏不空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第一节 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
第二节 《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论
第三节 《宝性论》所依的经论
第四节 《宝性论》义的分别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第一节 瑜伽学派略说
第二节 瑜伽唯识学的如来藏说
第三节 真谛所传的如来藏说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
摘要
    有人说:阿弥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本佛,这是不尽然的。佛佛具足三身,佛与佛间有什么本末?又有人说:阿弥陀佛的愿力大——四十八愿,与娑婆世界特别有缘,所以大家信仰阿弥陀佛。这也是方便说,佛的誓愿无量无边,岂止四十八愿?佛的愿力,平等平等,有何差别?佛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的,除了娑婆世界以外的,难道不是阿弥陀佛所要化度的众生?如依这种方便说,便不能显出阿弥陀佛的特胜。上就名称方面讲,再从阿弥陀佛所表的特殊功德说。在一切佛中,阿弥陀佛表显的特殊功德,就是慈悲救济。当然佛佛皆有慈悲救济,慈悲救济不只是阿弥陀佛的。但这里是就佛法的表德说。如观音的大悲,普贤的大行,文殊的大智,都是约所表的特德说。阿弥陀佛法会,有观音、大势至二菩萨,观音菩萨也是以大悲救济为特德的,然观音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救济有着重心的不同。观音菩萨的救济,着重在一般性的世间现实的,如人世间水火风灾的救济,贫穷、疾病、无儿无女的救济等。阿弥陀佛着重在解脱生死,导入佛智。一般世间的众生,生死流转,无有着落处。在苦难的浊土中,又不容易成办解脱生死、成佛度生的大业,所以以悲愿庄严净土,摄受众生,作为修行了生死,自度度他的阶梯。因为一生净土,便得不退转,直线向上。阿弥陀佛的特德,是这样的慈悲救济;一切佛的慈悲功德,由阿弥陀佛的功德表彰出来。例如在一个政府的组织中,有掌外交,有掌内政,有掌军事,各司其职。掌外交的,不一定不懂内政;掌军事的,不一定不懂外交。不过在共同的组织下,代表一部门而已。
     佛菩萨的特德也如是,阿弥陀佛表彰了佛果的慈悲救济的特德。普贤、文殊、观音等表彰了菩萨的大行、大智、大悲的特德。以慈悲救济的佛教说:佛中以阿弥陀佛为代表,菩萨中以观音菩萨为代表。俗语说“家家弥陀,户户观音”,这并不是无因的。弥陀、观音的慈悲救世,接近众生,深入人心,所以才会家喻户晓。二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净土。说到净土的有无,若对教内人说,以圣教量为证,当然不成问题。若以此而向不信佛教的外界说,便起不了作用。因为你以佛说为教量,他可以神说的吠陀、《新旧约》与《可兰经》为教量。各信所信,并不能解决问题,使他起信。要说明净土的有无,也不用天眼远见,也不用神通往来,因为天眼与神通,在不信者,会把你看作错觉幻觉的。所以,应该以合理的论证来说明。佛教说世界无量数,这在过去是难以使人信受的,而现在却不成问题。天文学家承认除了这个地球之外,像地球那样的还有无数的世界。既承认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极多极多,那么进一步说,在无数的世界中,一定有比我们更好的世界,也有比我们更坏的世界,世界决非接近一模一样。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最理想的;更好的,更理想的世界,就是净土。佛法说,净土不只一个,极乐世界就是无数净土中的一个。至于说西方,方向本是没有绝对性的,东看是西,西看是东。向东向西都可以。如我们要到欧洲,一直向西,一直向东都可以。不过在无限量的宇宙中,依据我们所住的世界,日出日落的方向观念,指说为西方(日落处,含有深意,见《净土新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