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汪曾祺经典作品

汪曾祺经典作品

  • 字数: 2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汪曾祺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006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汪曾祺经典作品》: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内容简介
《汪曾祺经典作品》介绍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 《羊舍的夜晚》、《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 《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目录
小说
异秉
受戒
岁寒三友
寂寞和温暖
大淖记事
七里茶坊
职业
陈小手
安乐居
陆判
散文
花园
冬天
夏天
我的家乡
北京的秋花
草木春秋
淡淡秋光
翠湖心影
泡茶馆
昆明的雨
观音寺
天山行色
湘行二记
滇游新记
皖南一到
泰山片石
国子监
午门忆旧
读廉价书
胡同文化
随遇而安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寻常茶话
烟赋
旧病杂忆
自得其乐
吃食和文学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五呋
豆腐
摘要
    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以后他一定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店堂里来坐个点把钟。儿子大了,晚上再来的零星生意,他一个人就可以应付了。且说保全堂。这是一家门面不大的药店。不知为什么,这药店的东家用人,不用本地人,从上到下,从管事的到挑水的,一律是淮城人。他们每年有一个月的假期,轮流回家,去干传宗接代的事。其余十一个月,都住在店里。他们的老婆就守十一个月的寡。药店的“同仁”,一律称为“先生”。先生里分为几等。一等的是“管事”,即经理。当了管事就是终身职务,很少听说过有东家把管事辞了的。除非老管事病故,才会延聘一位新管事。当了管事,就有“身股”,或称“人股”,到了年底可以按股分红。因此,他对生意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东家从不到店,管事负责一切。他照例一个人单独睡在神农像后面的一间屋子里,名叫“后柜”。总账、银钱,贵重的药材如犀角、羚羊、麝香,都锁在这间屋子里,钥匙在他身上,——人参、鹿茸不算什么贵重东西。吃饭的时候,管事总是坐在横头末席,以示代表东家奉陪诸位先生。熬到“管事”能有几人?全城一共才有那么几家药店。保全堂的管事姓卢。
     二等的叫“刀上”,管切药和“跌”丸药。药店每天都有很多药要切“饮片”,切得整齐不整齐,漂亮不漂亮,直接影响生意好坏。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药是什么人切出来的。“刀上”是个技术人员,薪金优选,在店中地位也最尊。吃饭时他照例坐在上首的二席,——除了有客,头席总是虚着的。逢年过节,药王生日(药王不是神农氏,却是孙思邈),有酒,管事的举杯,必得“刀上”先喝一口,大家才喝。保全堂的“刀上”是全县头一把刀,他要是闹脾气辞职,马上就有别家抢着请他去。好在此人虽有点高傲,有点倔,却轻易不发脾气。他姓许。其余的都叫“同事”。那读法却有点特别,重音在“同”字上。他们的职务就是抓药,写账。“同事”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辞退时“管事”并不说话,只是在腊月有一桌辞年酒,算是东家向“同仁”道一年的辛苦,只要是把哪位“同事”请到上席去,该“同事”就二话不说,客客气气地卷起铺盖另谋高就。当然,事前就从旁漏出一点风声的,并不当真是打一闷棍。该辞退“同事”在八月节后就有预感。有的早就和别家谈好,很潇洒地走了;有的则请人斡旋,留一年再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