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用英语高级口译教程

实用英语高级口译教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00817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口译练习材料翔实,相关录音生动逼真,有助于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实用英语高级口译教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系统总结了口译理论,体现了口译活动的概况;实践部分包含18个单元,每单元主要环节包括:单句口译、对话口译、篇章口译、口译练习、词汇扩展、口译技能、参考答案等。本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精选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编排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译技巧。
目录
Part Ⅰ 口译概述
Part Ⅱ 口译实践
Unit 1  外事接待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准备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2 国际交流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中的听力理解准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3  旅游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中的记忆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4 文化与娱乐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笔记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5 教育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笔记的常用符号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6体育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口译笔记的常用缩写词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7 妇女、儿童和老人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数字口译技巧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Unit 8  健康与保健
Section Ⅰ 单句口译
Section Ⅱ 对话口译
Section Ⅲ 篇章口译
Section Ⅳ 口译练习
Section Ⅴ 词汇扩展
Section Ⅵ 口译技能——词类转换
Section Ⅶ 参考答案
……
Unit 9  宣传与介绍
Unit 10  信息时代
Unit 11  科学与技术
Unit 12  环境保护
Unit 13  能源
Unit 14  农业
Unit 15  贸易与投资
Unit 16  人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Unit 17  中国的对外政策
Unit 18  国际关系
附录
参考书目
摘要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可供考证的有关口译的历史资料很少。要回答“口译究竟是在哪一年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确实十分困难。我们只能猜测,口译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在形成初期可能表现为操不同语言的部族或民族之间某种非职业的、粗糙的、附带着大量手势且谈不上什么口译技术或技巧的中介性口头交流。这种古代的、初级的口译形式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化、技能化口译。早期的口译是粗放式的,没有系统的工作方法,译员群体普遍由非职业化译员构成。20世纪初始,随着战争、协议、国际会议等国与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世界上对口译译员的需求大量增加。在短短数十年内,口译译员队伍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兼职口译家,如巴黎和会上首次使用成熟的口译技术的早期译员保尔·芒杜(历史学家,伦敦大学教授),早期译员、语言运动大师加斯东-贝热里(外交家,曾任法国驻土耳其大使),联合国翻译处的创始人、国际会议首席翻译让·艾赫贝(印度及东方哲学家),日内瓦翻译学院创始人、国际会议译员安托万·维尔门(语言学家)等等。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是口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该会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口译技术,即口译的记忆、笔记、复述等基本技术。自此,口译译员有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工作方法,口译也逐渐变成了一种职业化的双语交际工作。可以说,在这种意义上,现代社会中的技能化口译在本世纪诞生了。这时候的口译方式表现为发言人讲一段话,译员翻译一段。因为讲话、翻译是交替进行的,所以称为交替传译,有时也称为“连续口译”或“接续口译”。巴黎和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正式使用交替传译的会议。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期间,美国发明了一种让译员一边使用耳机听源语,一边使用话筒传送译语的“共时翻译”设备,这就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同声传译”设备。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纽伦堡战犯审判中人们才首次正式启用了同声传译,以保证在大量繁杂的听证、辩护、审判工作中能在原语话语结束时几乎同时结束译语,从而节约宝贵的时间。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纽伦堡战犯审判是口译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口译界又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发展,这便是口译理论研究的开展。1957年对口译界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巴黎素邦大学高等翻译学校宣告成立。尽管创始阶段条件比较艰苦,但该校逐渐地拥有了一批译员出身且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优秀教授。他们于20世纪60年代初步建立了口译的方法论,又于80年代正式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口译理论,即口译的“释意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始人是国际有名口译理论家和实践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女士和玛丽亚娜·勒代雷夫人。该理论认为口译的本质是译出语言外在形式中的意义,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思维、知识和认知过程等语言外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理论对译员的翻译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将口译程序分为三个过程,即理解一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一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该理论已在国际口译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口译界最为重要的参考理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