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

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郑春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550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基于对朱熹《家礼》一书的翔实介绍,本书对朱子礼学乃至中华礼文化所内蕴的人文意趣及其现代意义作了颇具深趣的阐发,同时以编撰者所理解的这样一种中华礼文化所特有的人文关怀观照现代生活,由“家礼”生发开来而有了“学校礼仪”、“俗节礼仪”、“行业礼仪”等诸多方面的现代礼文化,使“家礼”在现代社会中走出“小家”,而升华为一种“普世之礼”,对因置身急剧的社会变动而曰渐功利化的现代人更好地了解、传承中华礼文化,并以此规范言行、纯化心灵,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礼与《家礼》
  第一节  关于中国“礼”的解读
  第二节  朱子《家礼》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祠堂·遗书·深衣
  第四节  朱子《家训》的解读
  第五节  《家礼》与家庭伦理建设
  第六节  《家礼》的传播与衍化
第二章  家庭礼仪
  第一节  诞生礼与童稚习礼
  第二节  成年礼
  第三节  婚娶礼
  第四节  庆寿礼
  第五节  丧葬礼
  第六节  祭祀礼
第三章  学校礼仪
  第一节  学校祭孔活动
  第二节  书院朱子祠祀
  第三节  拜师礼与谢师礼
第四章  俗节礼仪
  第一节  春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二节  元宵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三节  清明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四节  端午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五节  乞巧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六节  中秋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七节  重阳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五章  行业礼俗
  第一节  农耕的习俗与礼仪
  第二节  茶事的习俗与礼仪
  第三节  饲养的习俗与礼仪
  第四节  商业的习俗与礼仪
附录一  朱子《家礼》原文
附录二  朱子《家礼》摘译
附录三  改进型拜师礼模板
附录四  《朱子家礼·昏礼》现代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文庙的建制,是中国礼制的典型产物,是历代帝王、地方官员所必须遵守的,故而能得到优选的保护。文庙是祭祀孔子及历代硕儒的重要场所,千百年来已经成为宣扬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历史上追随孔子思想的人有无数,或以学术见长,或以卫道自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独到的建树,在他们作古之后,经过历代王朝的精挑细选,按照固定的位次,排列于大成殿和东西庑之中,得到顶礼膜拜。历代读书人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多以“希贤、希圣、希天”为平生志业。若是学行俱佳,有功于国家百姓,符合立德、立功、立言的条件,则身后可以奉诏入祀孔庙,永受国人钦崇。北宋时期,赵匡胤竭力褒扬孔子和儒学,下令修饰先圣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及先儒二十一人像,南宋时期文庙的排位已有定制。
     朱熹秉承王充的观点,以孔子“无王者之位,有王者之德”而尊之为素王,并于学校设孔子牌位祭拜。朱熹生前十分重视释奠礼仪,淳熙六年、绍熙元年、绍熙五年三度应朝廷之旨而整理之。特别是在知潭州的绍熙五年七月作《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给先贤排位,以附州案,俾移学官,成为学校释奠的重要规制。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食饮酬酢之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