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的《大纲》

马克思的《大纲》

  • 字数: 37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249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汇集了靠前外知名学者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和《大纲》在世界上的传播的重要文章若干篇,必将会重新点燃人们对人类解放事业的信念和希望。150多年前,马克思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他比他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人都更清晰地感觉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认识到了优选化靠前经济的产生是内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他预言这个过程不但将促成自由主义理论家所吹嘘的成长和繁荣,也会催生暴力冲突、经济危机和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很近几年的靠前金融危机更是证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
译者:闫月梅 等 编者:(意大利)马塞罗·默斯托(Marcello Musto)

马塞罗·默斯托(Marcello Musto),执教于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政治学系。在许多靠前性杂志上发表过百余篇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论文,主编过三部关于马克思的论文集。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批判性阐释
1.1857年的历史、生产的总体性和科学方法——《导言》
2.现代经济中的价值概念——论《大纲》中货币和资本的关系
3.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4.剩余价值范畴的发现
5.《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6.马克思的《大纲》与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
7.社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马克思在《大纲》中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概述
8.《大纲》视角中的《资本论》

第二部分 创作(大纲)时的马克思
9.《大纲》时代马克思的生活——关于1857-1858年的传记研究
10.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作为经济新闻记者的马克思
11.马克思的《危机笔记》(1857——1858年)

第三部分 《大纲》在世界上的传播与接受
12.《大纲》在世界上的传播与接受。导言
13.德国-奥地利-瑞士
14.俄国和苏联
15.日本
16.中国
17.法国
18.意大利
19.古巴-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
20.捷克斯洛伐克
21.匈牙利
22.罗马尼亚
23.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24.丹麦
25.南斯拉夫
26.伊朗
27.波兰
28.芬兰
29.希腊
30.土耳其
31.韩国
32.巴西-葡萄牙
附录马克思的当代意义:《大纲》创作150年——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对话
译后记 
摘要
    四、在伦敦等待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于1849年夏季到达伦敦,当时31岁。他在这个首都城市的生活远不是平静的。随着1845年劳拉(Laura)的出生、1847年埃德加(Edgar)的出生和他们到达伦敦不久后吉多(Guido)的出生,已经达到六口人的马克思一家不得不长时间生活在伦敦当时很贫穷和很破旧的地区之一即索霍(So-ho)地区。除了家庭问题外,马克思还投入到他通过共产主义者同盟而资助的德国流亡者救济委员会的工作当中,这个组织的使命是帮助在伦敦的许多政治流亡者。
    尽管身处逆境,马克思还是设法达到创办一家新的出版物的目的。1850年3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这是一个月刊,马克思计划将其作为“可以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阵地。他认为,“目前这个表面上平静的时期,正应当用来剖析前一革命时期,说明正在进行斗争的各党派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党派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错误地相信,目前的情况会证明是一个处于不久之前结束的革命和另一场即将到来的革命之间的短暂的间歇期。1849年12月他写信给他的朋友魏德迈说:“我几乎不怀疑,在月刊①出版三期或许两期以后,世界大火就会燃烧起来,而初步完成《经济学》著作的机会也将失去。”“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大危机”无疑即将到来,而且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场革命运动即将出现——尽管只是在这场危机爆发之后才出现,因为工商业的繁荣削弱了无产阶级大众的决心。后来在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新莱茵报》的系列文章《法兰西阶级斗争》中,他断言,“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才有可能……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它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即使当经济开始普遍繁荣时,马克思仍然没有改变他的观点,在《新莱茵报》靠前期(1-2月)他写道,好转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东印度的市场“差不多已经饱和”,南北美洲和澳洲的市场不久也会饱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