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10)

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10)

  • 字数: 19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216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2011版)》: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 预测时代前程
内容简介
《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2011版)》对海峡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东岸的台湾地区等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2011版)》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专题,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如何开放开发,在两岸交流中先行先试,进行了深入探讨。《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2011版)》汇集了对海峡经济区研究具有颇深造诣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为海峡经济区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创见。
目录
Ⅰ  主 题 篇
1  提升、集聚两岸竞争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支撑

Ⅱ  总 论 篇
2  海峡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展望
3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展望
4  台湾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Ⅲ  专题篇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研究
5  探索两岸合作共建特色模式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
6  两岸共建平潭国际低碳经济示范岛的设想
7  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平潭共同家园模式研究
8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对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借鉴意义
9  抓住机遇将平潭开发上升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
10  海峡两岸合作模式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路径选择
11  对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的建议
12  福建综合实验区的发展问题研究
13  对于将平潭定位为“两岸共同体实验特区”的意见
14  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管理”之刍议
摘要
    (四)要全方位集聚和提升两岸竞争力
     一是拓展两岸产业合作层次和领域。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提升产业合作层次,将合作重点从传统领域逐步转向新兴产业领域,从传统制造业合作向传统与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合作并重转型,使两岸产业更好地对接,并在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二是深化两岸金融合作。抓紧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扩大两岸证券交易所交流合作,加快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两岸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为解决两岸经济交流中的问题,扩大两岸经济互利合作,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步骤,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完善,促进两岸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通。
     (五)要合力打造中华民族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文化是经济的灵魂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当今世界的竞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华民族要在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在于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一个没有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是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人类历史的曙光是从东方开始的”。海峡两岸的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并且都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世纪,要集聚、提升两岸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努力奋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和中华民族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